一场微软与OpenAI之间围绕AGI定义的“豪赌”正愈演愈烈。

近日消息,在微软与OpenAI于2019年签订的原始协议中,有一项堪称AI界最大的“对赌协议”的条款:当OpenAI实现AGI时有权立即终止微软的技术访问权,旨在防止AGI被滥用于商业目的。这也意味着如果OpenAI宣布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微软将失去对OpenAI后续最新技术的访问权限,其巨额投资可能面临“清零”风险。

从2024年10月开始,OpenAI和微软一直在针对一系列问题进行谈判,其中既包括产品使用权和抽成问题,以及专为营利组织后微软的股权。但最重要的是,微软方面希望删除这一限制条款,但截至目前OpenAI始终拒绝这一要求。

未来,如果微软成功删除该条款,这意味着在AGI真正爆发前,微软无需担心被断供;但如果条款保留,对其长期AI战略将埋下定时炸弹。这一条款不仅触发了两家公司在AGI前景判断上的分歧,也揭示了AI行业当前最核心的博弈之一。

AGI实现将触发合作终止条款

2019年开始,微软先后向OpenAI投资了超过130亿美元,持有OpenAI约49%的股份。根据利润分成机制分三阶段——初期:微软获75%利润分成,直至收回130亿美元投资;中期:OpenAI利润达920亿美元后,微软分成比例降至49%(与持股比例一致);终局:利润达1500亿美元后,微软及其他投资者需将股份无偿转让给OpenAI非营利基金会,OpenAI回归完全非营利状态。

同时,微软将为OpenAI提供超级计算资源,支持其AI模型的训练和开发。OpenAI则将利用微软的云计算服务来开发工具和应用程序,并与微软合作开发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技术。

这意味着OpenAI不仅钱要分给微软,其研发出的产品,也要给微软保留随意使用的权利。这自然使OpenAI希望摆脱微软的合同限制。

不过,好在双方还有一项AGI触发的高风险条款:若OpenAI董事会单方面宣告实现AGI,微软将立即失去对后续新模型的访问权限,且双方合作协议自动终止。一旦终止合作,微软此前投资的130亿美元将无法通过技术使用或利润分成收回,形成"巨额投资一夜清零"的局面。协议明确规定,AGI系统将被排除在微软的知识产权许可范围之外。

然而,尽管这一条款对微软极为不利,但微软方面认为AGI短期内难以实现,尤其是2030年前更是一纸空谈。微软CEO纳德拉曾公开表示,“如果这真是人类的最后发明,那一切就得重来”,这表明微软并未将该条款当回事。然而,随着OpenAI模型能力的急剧跃升,以及CEO奥特曼屡次强调AGI已近在眼前,微软开始意识到风险可能从理论变为现实。

与此同时,随着OpenAI模型能力的飞跃以及与微软合作关系的微妙变化,双方在AGI(通用人工智能)条款上的分歧日益凸显。OpenAI希望保持对AGI技术的控制权,以防止其被微软滥用或商业化;而微软则希望确保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并通过投资OpenAI获得技术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年多来,OpenAI一直希望摆脱微软的合同限制,包括希望使用非微软算力资源来低成本训练AI,而该条款为OpenAI提供了在AGI实现后重新谈判或退出协议的潜在筹码。

权力不对等性”

实际上,双方最大的分歧,不是协议表面内容,而是协议隐藏的“权力不对等性”。

微软与OpenAI之间存在一项保密合作条款,其规定:一旦OpenAI董事会认定其模型具备“在大多数经济价值工作上超越人类”的能力,并且该模型能够创造超过1000亿美元的潜在利润,那么微软将立即失去对新一代模型的访问权限,双方的合作协议也将自动终止。

这一协议并不要求实际完成1000亿美元的利润,仅需证明AGI具备这样的发展前景即可。这意味着,如果OpenAI宣布实现AGI,微软将无法再使用其后续开发的任何新技术,其投资价值将大幅缩水。

除了无需实际实现1000亿美元的潜在利润之外,OpenAI董事会还拥有单方面宣告AGI成为现实的权力,即只要OpenAI宣布AGI实现这一模糊的标准——“在多数经济价值工作中超越人类的高度自主系统”,微软即可出局。

毫无疑问,OpenAI董事会拥有决定AGI实现与否的权力,这一裁量空间巨大,微软若提出异议,仅能通过诉讼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协议内容还包括微软被禁止自研AGI。这一限制在微软应对突发情况和商业级模型设计方面造成了显著的被动性,任何替代路径需绕过条款重谈或等待其失效。

当前谈判动态与潜在走向

目前,微软与OpenAI的谈判焦点在于如何处理这一条款:微软要求彻底删除 AGI触发条款,或确保即使 OpenAI宣布实现 AGI,也要保留其访问权;OpenAI则希望保留这一条款,以维持其独立控制权。

然而,在微软苦恼这一条款之际,OpenAI却还暗中准备通过“AGI五级进程”论文等内部文档,为触发时机设定更高门槛,以保留自我裁量权。不过,微软并非毫无反击之力。

据悉,在过去一年的融资过程中,OpenAI一直以即将转型为更传统的公司结构作为吸引投资者的承诺。部分投资者的融资条款要求OpenAI必须成功完成重组,才能获得全部资金。

然而,今年5月,OpenAI放弃了一项颇具争议的计划,也就是将其强大的人工智能业务置于营利性实体控制之下。这意味着OpenAI继续将由公司创立时的非营利性董事会管理。

目前,OpenAI正在尝试改变其现有的治理结构,计划转型为一家“公益公司”,不仅取消对投资者设置的财务回报上限,还允许投资者和员工持股,以帮助OpenAI更好地发展。

不过,这一过程中,微软的立场和态度将直接影响其融资能力和估值空间。其中,日本软银近期就计划向OpenAI投资332亿美元。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协议的修正或保留是评估OpenAI上市及估值的关键变量。

未来可能出现的两种结局:

一是妥协方案:微软放弃部分股权换取AGI技术使用权,双方保留合作关系。

二是彻底决裂:若谈判破裂,OpenAI宣告AGI并终止合作,微软投资清零并加速自研;OpenAI则面临算力短缺与生态割裂风险。

总体来看,第一种妥协方案可能性更大,毕竟双方都不想“双输”的局面出现。此外,微软与OpenAI的合作还存在一定的反垄断风险,尽管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反垄断调查结果,但欧美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对此保持高度关注。微软放弃对OpenAI的一部分“合同控制权”,也有助于消除政府机构的反垄断担忧。微软CEO纳德拉此前也表示两家公司需要实现“平衡”。

微软与OpenAI的协议本质是一场围绕AGI定义的豪赌。微软以130亿美元押注AGI不会过早实现,而OpenAI则保留"技术核按钮"以防资本侵蚀其使命。当前谈判不仅是商业利益的再分配,更将决定未来十年AI权力格局的走向。若双方未能妥协,这场对赌恐以双输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