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万亿蓝海,空域改革撕开政策缺口

当无人机穿越深圳湾跨海大桥配送生鲜,当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掠过上海陆家嘴摩天楼群,当张掖丹霞的热气球载着游客俯瞰七彩地貌,人类对低空空间的开发正从科幻想象变为商业现实。2025 年 6 月,《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场酝酿三十年的空域改革终于破冰。作为低空经济商业研究人员,我们敏锐捕捉到:这场法律变革不仅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更是资本涌入的冲锋号 —— 到 2025 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 1.5 万亿元,2035 年有望突破 3.5 万亿元。

一、空域资源再分配:从 "空中禁区" 到 "商业航道"

1. 空域分类管理突破传统框架

修订草案首次明确 "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将 1000 米以下空域划分为管制、监视、报告三类空域,通过 "负面清单 + 分级授权" 模式释放资源。以深圳为例,2024 年开放的无人机物流专用通道使配送效率提升 3 倍,京东物流的 JDX-50 无人机在山东滨州完成 15 公里跨黄河配送,耗时仅 18 分钟,比地面运输节省 55% 时间。政策红利下,顺丰、美团等企业已在全国布局超 2000 个起降点,预计 2025 年低空物流市场规模将突破 500 亿元。

2. 审批流程从 "马拉松" 到 "高速公路"

草案提出 "推动建设民用低空飞行相关服务监管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飞行申请、空域协调、气象预警的全流程数字化。甘肃张掖丹霞景区的低空旅游项目便是典型案例:游客通过平台提前 1 小时提交飞行申请,系统自动规划避开候鸟迁徙路线的最优航线,旺季日均接待量从 300 人次跃升至 800 人次,年营收突破 5000 万元。这种 "线上一网通办 + 线下一窗受理" 的模式,预计将企业运营成本降低 40% 以上。

3. 国际经验印证改革红利

美国通过《联邦航空法》逐步开放空域,亚马逊 Prime Air 的无人机配送已覆盖 5000 万人口,2024 年配送量突破 1 亿单;英国 U-Space 项目实现无人机与有人机动态空域共享,伦敦希思罗机场周边空域利用率提升 25%。这些实践证明,空域开放每提升 10%,低空经济规模将增长 18%-22%。

二、投资新赛道:从 "单点突破" 到 "生态重构"

1. 基础设施:低空经济的 "高速公路网"

草案明确 "加快构建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网络",通用机场、起降点、导航基站等将成为投资热点。截至 2025 年,深圳计划建成 1200 个起降点,浙江规划建设 150 个公共无人机起降场。西安雁塔区 2024 年投运的 eVTOL 起降点,已吸引喜相逢集团等企业入驻,形成 "飞行器租赁 + 维修保养 + 培训认证" 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2. 核心技术:突破 "卡脖子" 环节

飞行器制造:峰飞航空的 2 吨级 eVTOL 采用复合翼设计,电池能量密度提升 30%,已完成深圳至珠海 20 分钟跨海飞行测试,计划 2025 年启动商业化物流运营。

通信导航:中国电信在济宁微山湖打造的 "低空经济 + 智慧物流" 项目,通过 5G 网络实现无人机实时数据回传,飞行稳定性提升 95%,配送误差控制在 0.5 米以内。

适航审定:草案建立 "基于风险的分类分级适航管理",亿航智能的 EH216-S 成为全球首个获适航认证的载人 eVTOL,已在西安完成首飞并接入文旅场景。

3. 应用场景:从 "小众体验" 到 "大众生活"

物流配送:顺丰无人机在山区配送成本下降 70%,日均处理订单超 2 万单;美团无人机在深圳送出第 1000 万单外卖,用户愿为 15 分钟达支付 5-10 元溢价。

医疗救援:浙江丽水的普惠型航空医疗救援保险,政府投入 518 万元保费,个人仅需承担 45 元 / 分钟,2024 年成功救治 22 名急危重症患者,响应时间缩短 60%。

文旅融合:张掖丹霞景区的低空旅游项目年载客量超 3 万人次,直升机观光、热气球自由飞等产品使景区收入增长 30%,入选全国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典型案例。

三、资本新动向:从 "概念炒作" 到 "价值投资"

1. 融资热潮:技术驱动资本涌入

2024Q1-2025Q1,低空经济赛道融资案例 101 起,融资金额超 60 亿元,其中 eVTOL、无人机系统和低空物流是资本焦点。喜相逢集团通过融资租赁模式进入低空经济领域,计划投资 50 亿元布局无人机物流网络,预计 2026 年实现年营收 20 亿元。

2. 国际资本抢滩中国市场

美国 Joby Aviation 与西安合作开发 "低空 + 文旅" 场景,计划 2025 年在曲江新区投运首条空中观光航线;德国 Volocopter 联合中国通航在青岛建设 eVTOL 制造基地,目标年产能 500 架。这些合作不仅带来技术,更带来国际空域管理经验。

3. 风险与机遇并存

技术瓶颈:eVTOL 电池能量密度仍需提升 20% 才能实现商业化盈利,无人机超视距通信延迟需控制在 0.5 秒以内。

监管挑战:美国近年无人机与民航飞机危险接近事件年均增长 15%,中国需建立 "空管 + 公安 + 应急" 的协同监管体系。

市场培育:低空旅游客单价需降至 300 元以下才能规模化,物流配送需通过补贴实现初期市场渗透。

四、地方实践:从 "政策试验" 到 "产业集群"

1. 西安:西北低空经济桥头堡

雁塔区 2024 年实现陕西省首架 eVTOL 首飞,依托航天基地建成 "研发 - 制造 - 运营" 全产业链,吸引亿航智能、云上文旅等企业入驻,计划 2026 年形成 500 亿元产业规模。榆林市建成国内最大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顺丰物流无人机项目年处理订单超 100 万单,带动配套产业产值增长 40%。

2. 深圳:制度创新先行区

率先开放无人机专用空域,2024 年低空物流配送量突破 2000 万单,大疆、顺丰等企业联合制定《城市低空物流行业标准》,推动无人机配送成本下降至传统物流的 1/3。

3. 浙江:全域低空经济示范区

杭州、宁波试点 "低空 + 应急" 场景,温州打造无人机培训基地,全省计划 2027 年建成 150 个公共无人机起降场,培育 10 家百亿级低空经济企业。

结语:把握政策窗口期,抢占低空经济制高点

《民航法修订草案》的出台,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从 "政策试点" 迈入 "法治护航" 的新阶段。当深圳的无人机穿越晨雾配送早餐,当西安的 eVTOL 掠过古城墙俯瞰历史,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一场关于空间价值的革命。正如峰飞航空董事长所言:"低空经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脚踏实地的产业重构。" 在这场变革中,那些率先布局基础设施、突破核心技术、深耕应用场景的企业,必将成为万亿蓝海的领航者。

(注:文中数据引用自民航局、赛迪顾问、京东物流官网、张掖丹霞景区公开报告等。)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不做投资建议)
图片
精选推荐

低空产业圈|低空链招募

低空经济崛起:这五类人才,正在成为万亿赛道的“抢手货”

低空经济无人机这个六大商业盈利模式你了解吗?

一份低空经济项目商业计划书都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低空经济热潮涌动,企业如何抓住机遇、避开陷阱?

低空经济盈利密码:无人机配送 + 文旅 + 数据变现,这 5 种模式正在颠覆传统

低空经济第一股争夺战:eVTOL企业的上市竞速赛开始了

普通企业入局低空经济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低空经济投资模式全攻略,一文读懂

政策标准化VS产业集群化,2025低空经济五大趋势全解析

低空经济产业公司发展规划与组织架构体系方案

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设计方案(仅供参考)

低空经济“降温”真相:从狂热到理性,行业如何沉淀价值?

赛道过热预警?低空经济项目同质化竞争下的生存法则

政企合作新范式:城市低空经济示范区的运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