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章鹰)7月9日,上海AMTS汽车制造技术与装备及材料展上,中科新松正式发布了两款仿生人形机器人新品-睿可系列MR73A轮式人形和MR738升级人形机器人。
图:睿可系列MR73A轮式人形和MR738升级人形机器人 来自新松官微

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未来发展面对三大挑战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报告,全球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按收入计由2020年的147亿美元增加至2024年的254亿美元,2020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由69亿美元增长至12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5%。预计至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8亿美元。当下在中国市场上,埃斯顿和新松机器人是主要的工业机器人提供商。
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用于制造业,比如汽车、电子、食品加工等行业,它们的主要功能包括装配、焊接、搬运等。随着而来的三大挑战:1、在高精度制造中,机器人需要更高的定位精度和重复精度;2、成本问题;3、智能和自主化需求。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推进,机器人需要具备更高的自主性,比如自主决策,这都涉及到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中科新松仿生机器人的两大特色

中科新松推出新款仿生机器人,核心价值在于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固定工位、单一功能”的局限,将移动性、环境感知力与灵巧操作能力深度融合,提升机器人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协作潜力。
在自主化需求方面,新松的新款仿生机器人有突破。可 MR73A代表了更强大的“手”与“脑”的结合。这款拥有21个自由度的双臂机器人,通过“双臂柔顺控制”和“智能感知”两大核心技术,实现了作业方式的创新。
同时,可 MR73A集成的自主定位导航系统、动态避障及多点巡逻路径规划能力,能在仓库、工厂、展馆等复杂场景中自主移动,结合其多物体识别能力,灵活执行搬运、拾取、巡检、导等多样化任务,成为一个移动的多面手。在人机交互领域,可MR73A搭载的语音大模型和多语言支持,以及融合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的AI视觉技术,进一步强化了服务场景中的智能交互能力。
另外一款仿生机器人可 MR73B则聚焦于成为更可靠、高效的“腿”与“升降平台”。智能升降式核心亮点,可 MR73B在物流仓储场景中能自如适应不同高度的货架进行存取作业,或在产线上下料环节满足不同工位的高度需求,有效打通了空间限制,成为优化物流效率的关键一环。
可 MR73B其优势在于“智能升降”与“灵活调度”。它能以1m/s的速度移动,并具备自主导航、避障及关键的自主充电功能,充电时长仅2小时。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