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钟跨越四城,单程最低398元,长三角首条城际低空公交航线的开通,标志着中国城市低空竞争进入“空地协同”新阶段。

7月8日,长三角首条城际低空公交航线投入运营。从浙江平湖经海宁到绍兴越城、柯桥,单程飞行时间仅需18分钟,旅客支付最低398元即可体验城市间的“空中快车”。这条航线让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迈入“空地协同”新阶段。

同日,《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这份由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城市进化论联合火石创造发布的报告,对全国近300座城市的低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全面“体检”。

低空经济正在加速走向规模化和规范化。从去年底国家发改委挂牌成立低空经济司,到民航局成立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制度障碍逐步扫清。

中央和地方双轮驱动下,低空经济加速从政策规划走向产业实景,成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01 头部格局:三强领跑,万亿城市卡位战

报告显示,北京、深圳、上海三城持续“领飞”,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得分分别为95.58、86.12和79.15,与其他城市拉开明显差距,呈现“强者恒强”态势。

三强城市已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北京在企业聚集度、创新聚集度、资本活跃度上均排名第一4。深圳则在产业规模上遥遥领先——截至2024年,深圳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已突破千亿元,无人机年飞行量超70万架次,稳居全国首位。

而上海整体表现较为均衡,制定了2027年达到500亿元规模的目标。

紧随其后的第二梯队同样竞争激烈。广州、成都、南京、苏州、杭州、西安、沈阳七座城市“链接力”指数得分均在43分以上,共同构成全国低空经济的头部阵营。

其中西安位列全国第九,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围头部阵营的城市。不过对比上年,西安排名从第五下滑至第九。报告分析指出,主要系引领企业、资本投入等新增指标影响所致。

数据显示,西安的“资本活跃度”得分仅为37.04分,成为明显短板;同时其“环境友好度”得分52.98分,也相对滞后。

西安的优势在于企业聚集度,排名超过杭州位居全国第八。截至2024年末,西安拥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341家,飞行器设计与制造企业65家。

在低空基础设施、生产制造、运营服务及飞行保障四大板块分布上,西安的结构相对均衡,显示出产业链发展的全面性。

02 地级市突围:14城的差异化生存之道

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低空经济不仅是大城市争相竞逐的新赛道,也是中小城市脱颖而出的新机遇。本次榜单中,除了苏州进入前十强外,14座普通地级市成功跻身50强,包括珠海、绍兴、芜湖、惠州、安阳、中山、株洲等。

珠海表现最为亮眼,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排在全国第13位,环境友好度居全国第5位。珠海将 “双航展+无人系统大会”作为发展纽带,在通航产业链上具备突出优势,积累了丰富的融合空域管理经验。

绍兴、安阳等城市则依托中小城市空域资源优势,开辟出特色发展路径。绍兴在浙江率先实施低空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低空新基建、航路航线和应用场景等专项规划。

安阳则深度融合低空经济与运动文旅产业,并依托河南唯一聚焦通航及无人机产业关键技术的省实验室,加快形成产业创新生态。

株洲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基地,排名第36位。该市已聚集上下游企业120余家,初步构建集航空动力、整机制造、通航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其芦淞通用机场是湖南省首个也是唯一A1类通用机场,通航运营能力位居全省首位。

“当上海‘五小龙’、广州‘三剑客’在eVTOL赛道争锋,比拼技术突破、适航认证与商业化落地速度,越来越多的低空物流、低空文旅、智慧农业等项目在中小城市乃至广大县域‘上新’,寻找切入赛道的机会。”报告如此描述当前中国低空经济的多元发展格局。

03 区域协同: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击”

随着低空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跨区域协同正成为新趋势。从上海提出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到北京推动京津冀低空经济协同发展,再到川渝携手共建 “成渝双城低空经济走廊” ,“抱团出击”的故事正在全国上演。

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实践尤为领先。平湖—海宁—越城—柯桥航线的开通,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探索出跨行政区域低空经济发展的闭环模式。上海、南京、苏州等核心城市向上突破技术研发,绍兴、嘉兴、芜湖等城市则在大区域产业生态中寻找自身发力点。

大湾区也在加速整合资源。广东计划到2026年,全省低空经济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全省通用飞机飞行达到15万小时。依托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广东已成为少数能够实现原材料、芯片、零部件、动力系统等完整配套的省份之一。

山东则在构建“双核引领、多点支撑”的格局,支持济南、青岛双核引领,东营、烟台、潍坊等多点支撑,冲击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破千亿元的目标。

04 产业新局:5050亿市场与城市坐标重构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全国市场规模已突破5050亿元,同比增速高达33.8%。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竞相入局。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明确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不少地方政府设立专门产业基金,为这一新兴赛道注入源头活水。

西安发布《加快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聚焦长续航电池、高精度导航、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技术,推动核心部件国产化;同时设立产业基金奖励优质项目,争取成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

陕西的低空经济布局已突破西安一城,呈现多点发力态势。榆林拥有超5000平方公里超大范围不限高度固定空域,年可飞行天数达300天以上,人口密度仅约78人/平方公里,低空空域资源全国罕见。

中国首个专业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已落地榆林靖边。

陕西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榆林建设全国低空经济试验区。省级政策加持与空域资源优势,使低空经济极可能成为榆林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

火石创造创始人、CEO杨红飞指出,低空经济的竞争本质是城市“链接资源—赋能场景—反哺技术”的闭环能力之争。这份报告不仅扩展了榜单范围(从30强到50强),更是一个“动态导航仪”,呈现百舸争流中“空中疆域”的变化趋势。

在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看来,城市抢占低空赛道,不一定都要去发力“大而全”的整机制造,而要更多地立足各城市产业或资源禀赋,在更大范围内拥抱“专而精”的生态协同。

低空经济的竞争本质是城市“链接资源—赋能场景—反哺技术”的闭环能力之争。当上海“五小龙”、广州“三剑客”在eVTOL赛道争锋,越来越多的低空物流、低空文旅、智慧农业项目在中小城市乃至广大县域“上新”,寻找切入赛道的机会。

全国低空经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副理事长马剑指出:“低空经济也是一种耐心经济,需要耐心政府、耐心资本和耐心企业的参与。”

随着长三角首条城际低空公交航线的开通,区域协同发展模式正在改写低空经济竞争规则。城市群“抱团出击”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低空天路纵横,城市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资料来源:

《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2025)》(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城市进化论、火石创造)

城市低空经济50强:万亿之城“洗牌”,14座地级市“突围” - 《财经》客户端

2025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西安“全国前十” -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图片
精选推荐

低空产业圈|低空链招募

低空经济崛起:这五类人才,正在成为万亿赛道的“抢手货”

低空经济无人机这个六大商业盈利模式你了解吗?

一份低空经济项目商业计划书都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低空经济热潮涌动,企业如何抓住机遇、避开陷阱?

低空经济盈利密码:无人机配送 + 文旅 + 数据变现,这 5 种模式正在颠覆传统

低空经济第一股争夺战:eVTOL企业的上市竞速赛开始了

普通企业入局低空经济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低空经济投资模式全攻略,一文读懂

政策标准化VS产业集群化,2025低空经济五大趋势全解析

低空经济产业公司发展规划与组织架构体系方案

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设计方案(仅供参考)

低空经济产业园规划指南:机巢铺路、空域报备、场景为王

普通人快速入门无人机领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