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翼智能年营收破3亿,揭秘低空经济的“灭火”新场景
- 2025-07-04 07:00:00
深夜深山,火浪涌动,炽热的橘色光影跳跃,映出数千米陡峭山崖的轮廓。二十余名消防员沿险要山势艰难挺进,步履沉重而谨慎。每一次向火线的接近都是一次生命的赌注。而视线之上的天际,数架无人机已悄然悬停,精准释放的灭火剂如箭般射入火点,红光迅速暗淡。
这一刻,天与地之间不再是阻隔,而是一条崭新的救援通道。

卓翼智能正是这条通道的搭建者之一,这家扎根工业无人机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刚刚宣布,2023年公司总营收已突破3亿元人民币。更令人瞩目的不是规模的扩张,而是其开创性的低空灭火系统正在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动能,更为整个低空经济领域揭示了一个充满潜力与价值的社会应急场景——用"机海战术"扑灭森林大火的创新解决方案。
01 传统灭火之痛:人力与自然的残酷博弈
在广袤的中国土地上,森林覆盖率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2%提升至24.02%,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森林火险防控压力的剧增。应急管理部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森林草原火灾情况表明,全国一季度共发生火灾397起,其中重大火灾超过10起。
传统灭火方式在陡峭山地、茂密丛林面前显露乏力:
时效滞后性凸显: 扑火队伍依赖步行或地面车辆机动,在复杂地形中跋涉耗费数小时甚至数日时间,错过宝贵的初发火灾黄金控制窗口。2023年河南卢氏县森林火灾中,首批扑火队伍抵达核心火场所需时间长达15小时。
人身安全高风险伴行: 消防队员身处火线前沿,承受烟尘、高温、爆炸性燃烧、陡峭地势等重重威胁。近十年间,公开报道中在执行森林草原火灾扑救任务中英勇牺牲的消防战士人数已超过120名。
扑救效果难保精准: 地面高压水枪射程与高空火点位置严重脱节,常规风力灭火机在风势与火势转变中常显得捉襟见肘。据中国消防协会测算,在复杂地形中,火点精准打击效率低于40%。
人海战术资源负荷重: 一场大型山火往往需调动数百甚至数千扑火人员昼夜作业,救援成本和社会成本极为高昂。
山火无情,地形险恶。传统扑救手段在广袤森林、复杂地貌面前如同盲人摸象,效率受限,人身安全面临巨大威胁。
能否找到一种力量,突破地形限制、减少人员伤亡、更早扑灭火源?
低空经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02 卓翼智能破局:“蜂群无人机”构筑灭火新范式
卓翼智能成立于2019年,创立之初便以工业级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为载体,敏锐觉察到应急救援、物资投送这一充满痛点的新兴场景。在公司内部被称为"火线天使工程"的低空智能灭火系统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系统核心创新在于实现了"空中侦察、智能决策、集群打击"的灭火作业闭环:
精准态势感知:小型侦察无人机群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配备高清热成像与气体感应装置,实现对火势范围、蔓延方向、核心高温区与潜在爆燃点的实时扫描侦察,传回全数字火场态势模型。
协同集群控制:部署于后方的指挥决策系统通过卫星/5G链路进行高速运算,生成最优投弹路线、避障策略与资源分布方案,同时指挥30-50架灭火无人机升空作战。
饱和精确投送:灭火无人机群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自动协同飞抵预设投弹坐标点,悬停、瞄准、自动开舱投掷灭火弹,形成"蜂群灭火"效应。一枚灭火弹精准覆盖直径超过4米范围,对普通火点瞬间扑灭效果明显。
相较于传统方式,卓翼方案呈现明显优势:
效率跨越式升级: 无人机群可在接警后30分钟内抵达50公里半径内的火场,集群出动情况下单次可覆盖扑救超过2000平方米面积的火点。
人员零伤亡保障: 人机高度分离,消防指挥官仅在指挥车内调度全局。
综合成本显著下降: 系统一次出动成本远低于持续多日的人员大规模调度成本。
环保高效扑救: 灭火弹药采用环保无残留复合配方,效果强于传统用水。
2023年底内蒙古莫力达瓦地区火灾是卓翼系统最具说服力的实战验证之一。面对地处陡峭山区的火点分布,卓翼无人机集群在45分钟内完成对14个离散火点的精准识别与扑灭任务,而传统地面队伍则因地形阻碍徒劳行进近21小时才接近其中部分点。
低空经济终于冲破技术壁垒,成功将"灭火效率"这一社会痛点的解决方案嵌入商业模式。

03 千亿市场开启:低空经济如何重塑应急产业生态?
据行业权威研究机构《2024年中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研究报告》预测,到2026年中国消防应急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人民币。而卓翼智能所占据的集群智能灭火系统细分赛道,未来三年增速更可达50%以上,初步形成千亿级新兴应用市场。
市场驱动并非仅来自技术创新本身。政策、社会安全保障需求与商业模式演进同样为其提供强劲燃料:
政策牵引战略机遇: 《国务院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将智慧应急装备纳入重点发展领域"。《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发展规划(2023-2030)》明确提出要"推进航空灭火体系建设",重点投入无人机航空装备采购与服务建设。地方层面,山东、江苏、四川等13个省级单位已将无人机灭火服务纳入政府预算统筹采购目录。
商业模式的创新整合: 以卓翼为代表的企业探索出更具弹性采购方式,"服务采购"正取代"设备购买"成为地方政府更倾向的模式。保险公司也看到其商业价值,如深圳引入森林火险专项保障计划,由保险机构向卓翼购买无人机灭火服务用以降低森林火灾损失风险。
卓翼智能的3亿年营收只是行业井喷的前奏。随着低空基础设施进一步普及(如低空通信、监控网络覆盖)、法规支持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协同调度持续进化,基于无人机群的立体化灾害防控体系将从单一的"灭火能力"扩展至森林管理监控、洪涝灾情评估、危化品泄漏应急管控等综合领域,将低空服务打造为中国韧性城市与安全社会的核心力量。
04 写在最后:当无人机群守护生命之绿
在传统的森林大火叙事中,人类的勇毅与牺牲往往可歌可泣;而科技正在为我们提供另一种可能:以智慧化解险情,让绿色常在,让人群远离烈火炼狱。
卓翼智能营收突破3亿的数据背后,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轨迹,更是低空经济在社会使命和商业价值维度深度融合的实证样本。在森林防火领域展现的创新应用场景只是这一新经济形态落地的开始,其示范效应正带动更多社会刚需进入低空解决方案的视野。
未来,低空之于城市,如同毛细血管之于人体,微小却维系全局。 当一片森林不再为一次闪电、一次疏忽承受火海肆虐,当绿色生机与人民安宁因科技守护而常续,或许才是低空经济最为坚实的社会意义。
正如无人机群在火光冲天的黑夜无声飞行、精准扑救那样,高效、安全与敬畏生命,便是低空科技书写未来的力量。

低空经济盈利密码:无人机配送 + 文旅 + 数据变现,这 5 种模式正在颠覆传统
低空经济风口已至!加入「低空产业圈」,免费展示、共创项目、链接无限商机!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