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面到天空,科技大厂、传统车企与物流巨头正以千亿资本重绘未来交通版图。

低空经济领域正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跨界竞赛。广汽斥资15亿成立全资子公司华望汽车技术公司,业务直指智能车载设备、无人飞行器及服务机器人制造;江淮汽车联手亿航智能与合肥国先控股,在合肥投建低空航空器制造基地;中国邮政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的中邮无人机公司,正式吹响“国家队”入局号角。

科技大厂、传统车企、物流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天空,背后是一场关于未来交通主导权的战略博弈。

01 风口已至,低空经济成巨头竞技场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明确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东风下,资本与技术如潮水般涌入这片新蓝海。

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2025年国内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其中低空物流赛道增速尤为惊人,《2024中国低空物流发展报告》预计其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1200-1500亿元。

车企成为跨界布局的急先锋。长安汽车宣布未来5年将在低空经济领域投入超200亿元,未来10年投入超1000亿元;吉利旗下沃飞长空完成全自研产品AE200的验证机演示飞行;奇瑞公开与清华大学共同申请的“分体式飞行汽车”专利。

物流巨头则凭借场景优势加速卡位。顺丰旗下丰翼无人机已完成第100万架次飞行,空运货物超520万件;京东自主研发二十多款物流无人机,在七省份实现常态化运营;中通与韵达相继开辟无人机配送航线。

资本市场的热情同步高涨。2025年4月,翊飞航空科技完成亿元级融资,其ES1000无人运输机凭借200米超短距起降与1.5吨载重能力,获得顺丰集团100架订单。

低空经济已从概念探索阶段,快速进入商业化落地前夜。

02 战略图谱,三路巨头的差异化布局

科技企业以智能化技术为矛,直指空中交通系统的“神经中枢”。吉利关联企业与奔驰合资成立的杭州星穹张量科技,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软件与网络安全开发;华为与广汽合作的GH项目通过华望汽车技术公司实体化运营。

这类企业将地面智能驾驶技术向空中延伸,复用比例高达70% 的电动车三电与导航技术,大幅降低研发门槛。

传统车企凭借制造基因抢占飞行器硬件赛道。广汽集团推出全新飞行汽车品牌GOVY高域,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已完成首飞;江淮汽车与亿航智能合作中,将其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成熟工艺与供应链管理经验导入eVTOL生产。

“把江淮汽车先进制造技术引入低空经济,我们一起高效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性能飞行器的生产制造。”亿航智能首席运营官王钊道出合作核心。7车企的规模化制造能力与供应链管理经验,正成为飞行汽车量产的关键赋能。

物流巨头聚焦低空运输场景商业化闭环。中国邮政构建“1+3+N”无人机低空运输网络,在山区、牧区等偏远地区提供运输服务;嘉友国际联合多家企业设立盛友行科技公司,专门开展“低空+跨境物流”业务,瞄准非洲等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地区。

顺丰丰翼无人机的百万架次飞行记录中,包含大量医疗物资、高时效包裹运输,验证了低空物流的商业可行性。物流企业凭借丰富的场景数据和运营经验,正在低空经济领域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03 场景落地,从示范运营到商业闭环

当前低空经济的商业化呈现清晰的演进路径:特定场景先行,逐步向大众市场拓展。

应急救援与偏远物流成为突破点。无锡邮政的无人机航线将21.3公里运输时间从75分钟缩短至26分钟,效率提升65%;翊飞航空ES1000实现成都至甘孜州德格县的运输时间从14小时压缩至2小时。这些场景有效解决了传统物流的痛点,展现出低空运输的不可替代性。

文旅观光构建消费级入口。祥源文旅先后与亿航智能、小鹏汇天达成合作,探索“低空+文旅”模式;广汽旗下高域科技计划2024年推出飞行汽车示范项目,打造城市立体出行样板。

景区空中游览项目因安全性和体验感优势,成为公众接触低空经济的首个窗口。

城市空中交通(UAM)是终极目标。合肥已在骆岗中央公园建成2座eVTOL运营中心,亿航智能设立华东区域总部;广汽计划2027年实现“多级站点—地面运力—空中交通”全链路出行服务。

随着EH216-S获得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eVTOL三证(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城市“空中出租车”的梦想正走向现实。

基础设施和政策配套同步推进。合肥对获民航审批的无人机物流航线企业给予年度最高1000万元补贴;中央空管委在合肥、杭州、深圳等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加速空域管理机制创新。

04 产业变局,跨界融合重塑竞争格局

低空经济引发的产业变革已超越单纯的技术迭代,正在重构整个交通生态体系。

技术复用催生产业协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飞行汽车制造高度重合。宁德时代投资数亿美元研发eVTOL航空电池;亿纬锂能推出能量密度达320Wh/kg的航空电池样品;威衡科技将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技术迁移至无人机领域。这种技术协同大幅降低了产业进入门槛。

制造能力迁移加速量产进程。江淮汽车将柔性生产线技术应用于航空器制造;小鹏汇天建设全球首个飞行汽车现代化流水线,预计2025年三季度竣工。汽车工业的成熟制造体系,正成为解决飞行汽车量产难题的关键。

商业模式创新拓展价值边界。长安汽车与亿航智能的合作覆盖“研发-制造-销售-运营”全链条;中邮无人机联合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构建起降保障网络。从单纯卖产品到提供立体出行解决方案,企业的价值创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跨界融合深入,低空经济领域的竞合关系日益复杂。车企与科技公司既合作又竞争,物流巨头同时扮演客户与竞争者角色。这种动态平衡中,生态系统的构建能力将成为新的竞争壁垒。

低空经济的万亿市场图景下,技术路线之争仍在延续。亿航EH216-S代表的纯粹eVTOL航空器,与小鹏“陆地航母”、奇瑞“分体式飞行汽车”代表的陆空两用路线同台竞技。

2025年6月,广汽飞行汽车示范项目在广州珠江新城启动预约体验,首周注册用户突破10万;顺丰在川西高原的无人机物流网络完成第10万次医疗物资配送。

随着合肥、深圳等六大eVTOL试点城市空域开放,低空经济正加速从政策蓝图变为日常场景。

当科技大厂、传统车企与物流巨头的资本与技术在这片新空域交汇,人类出行方式的第四次革命已然拉开帷幕——地面拥堵的车流之上,一片更广阔的蓝海正在开启。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精选推荐

低空产业圈|低空链招募

低空经济崛起:这五类人才,正在成为万亿赛道的“抢手货”

低空经济无人机这个六大商业盈利模式你了解吗?

一份低空经济项目商业计划书都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低空经济热潮涌动,企业如何抓住机遇、避开陷阱?

国家战略定调!低空经济跻身“新增长引擎”的三大支柱

五个低空经济逆向思维赚钱方式

共享经济 2.0:低空交通分时租赁的商业逻辑与成都市集实战案例

普通企业入局低空经济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浅谈低空经济五大热点话题

低空经济投资模式全攻略,一文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