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混战打响,西门子、汇川、和利时谁能赢得未来?
- 2025-06-30 16:35:17

近年来,工业自动化企业密集布局平台化战略,试图在未来的工业自动化版图中占据主导地位。西门子、施耐德电气、汇川技术、和利时、中控技术等头部企业,各自凭借技术优势与行业积累,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平台,掀起了自动化领域的平台化浪潮。
平台化战略是必然选择
目前,自动化领域长期存在协议碎片化、系统架构封闭等问题,不同品牌设备之间协议不互通。而平台化的布局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统一技术标准,以开放接口为手段,打破硬件设备、工业软件的壁垒,从而降低客户集成成本。
从商业模式角度来看,传统自动化企业依赖硬件设备销售盈利,可以说是“一锤子买卖”。而平台化后,可借助订阅制,如软件License、数据服务收费等,实现持续收益。此外,平台还能吸引系统集成商、行业专家入驻,基于平台开发行业应用,形成“自动化企业主导、生态伙伴共创”的商业模式,拓展盈利渠道与市场影响力。
目前,市场竞争加剧,无序拼价格、同质化竞争成为一些行业“内卷式”竞争的突出表现。与此同时,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平台化布局能够帮助客户根据不同需求快速开发、部署和优化自动化应用。特别是,通过低代码/无代码开发工具,客户可自主开发或与开发人员协作开发满足特定业务流程需求的自动化应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可部署轻量化本地平台,降低整体IT投入。
此外,AI技术蓬勃发展,为自动化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平台型产品为这些新兴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基础,进一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分析与处理,挖掘数据价值,推动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平台化战略布局与技术路线剖析
了解了平台化战略是工业自动化企业应对的必然选择后,我们自然要关注各企业在这一战略上的具体实践。
西门子 Xcelerator
西门子Xcelerator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自2022年官宣落地中国以来,已发布超300款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流程工业、自动化控制等多个关键领域。
“繁星计划”吸引了超130家生态伙伴,涵盖机器人及自动化、工业软件、AI 产业应用、知识教育四大领域。在平台生态赋能下,打造并上架了多款联合解决方案,致力于让客户看得懂、买得起、装得快、用得好。
此外,西门子还与NVIDIA合作,助力工业企业在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执行的全流程内应用AI技术,实现下一代工厂自动化。
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
施耐德电气早在2020年就推出了基于软件定义的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
基于IEC 61499标准,采用“即插即生产”的自动化软件组件方式,成为开放自动化的先行者。该平台为控制逻辑、运动控制、人机界面、安全功能以及仿真等控制应用构建了统一的自动化环境,适用于流程、混合和离散等多种行业,有效简化工程设计与维护工作流程。
此外,2025年推出“Automation Copilot”生成式AI助手,与微软合作实现代码自动生成,推动工程效率跃升。
汇川技术 iFA 平台
今年2月,汇川正式发布了国内首款工业自动化全集成软件平台iFA,对标的正是西门子的TIA。
iFA平台不仅实现了从设备到工艺再到产线的全集成开发,还与工艺标准化平台InoQuickPro、数字化平台Inocube深度融合,实现OT到IT的无缝衔接。iFA平台集成了设计仿真、虚拟调试、生产运营等功能,具备强大的编程、监控和控制能力,能够实现从物料到成品、从设备到产线的全流程无缝开发、实施、监控与运营。
通过iFA平台,所有电控系统都将具备完整且统一的数字模型,真正意义上实现工厂级互联互通与IT、OT融合,帮助用户快速且低成本地实现多品种、小批量、大批量等柔性制造需求。
和利时 XMagital
和利时XMagital为企业提供了“互联互通互操作,即插即用即生产”的平台。XMagital是一套全新的可自由定义智能系统,遵循原生融合、开放生态、全面智能三大理念,基于统一平台,自由定义生产控制操作、生产计划调度、设备资产管理、安环质量管理、经营决策管理五大应用集群,为工业用户提供客户定制化的智能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
XMagital 架构特点:扁平化“1平台+N应用”架构,通过统一数据模型和服务化组件,实现控制与管理的原生融合,减少系统间协调成本。具有三大核心能力:打破OT/IT壁垒,支持实时任务调度;解耦软硬件,避免供应商锁定;集成DeepSeek等大模型,提供AI工具链。
中控supOS
2017年,中控创始人褚健教授亲自发布了中控面向未来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统一数据底座,向下连接工厂各类设备和业务系统,向上支撑应用的开发运行,所有数据都可以在supOS上贯通、建模、分析。当时褚老师更是形象地为supOS做了比喻:它就是工业领域的安卓系统,华为、小米做国产手机安卓,那么,中控就做国产工业的安卓。
目前,supOS已经完成了5个大版本的迭代,积累了工厂全信息集成平台、多元分布式对象化数据湖、组态式低代码开发环境、工业大数据资产平台、工业场景智能应用平台等核心成果,实现了流程与离散,大中小企业的全适配。
supOS 6.0带来了四大全新特性,包括工业AI智能体、微内核的轻量化架构、全栈数据底座的数据智能,以及承载一图四清单的商店生态。将为用户带来操作高效化应用智能化、平台轻量化、数据资产化、能力多样生态化的全新使用体验。
谁能在平台之争中赢得话语权
目前,工业自动化头部企业的竞争早已从单一产品的性能比拼,升级为生态体系构建能力的较量。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在2025年度演讲中曾提到,“硬件薄利,软件薄利的时代已经到来。一定要做平台,依靠平台规模和好的商业模式取胜。只有平台的公司才能成为链主,或者是生态里重要的影响者。”
由此可见,平台化浪潮势不可挡,我们从头部企业的战略布局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方向。但是,在推进产品平台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导致平台化战略往往停留在口号层面,难以真正落地实施。
首先,“开放”与“解耦”大旗,是否意味着完全自由?用户选择第三方组件是否会显著增加集成复杂性和成本,变相形成“软锁定”?
其次,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挖掘工业数据的更多价值。中小型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和人才储备,利用平台提供的工具挖掘数据价值?
除了这些因素外,对行业Know-How的深入理解和广泛积累也是平台满足不同行业客户需求的基础。不同行业具有独特的生产工艺、业务流程和管理要求,平台需要能够快速适配这些行业特性,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平台的易用性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效率和满意度。一个用户友好的平台界面、简单易懂的操作流程和完善的培训与支持服务体系,能够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提高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例如,汇川技术iFA Evolution的图形化编程界面借鉴了博途的优点,同时还能兼容三菱、信捷等国产PLC的编程风格,这使得工程师在学习和使用时更加容易上手。对于有一定工业控制编程基础的工程师来说,能够快速熟悉iFA Evolution的操作。而且,汇川技术还提供了丰富的培训资料和在线教程,进一步降低了学习成本。
当然,平台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生态的竞争。能否迅速吸引足够多且高质量的合作伙伴是生态构建的关键。生态合作伙伴包括硬件供应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咨询服务商等,正是这些伙伴的加入,为平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和创新活力,从而进一步拓展平台的应用场景和行业覆盖范围。
未来,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将集中体现在行业Know-How的沉淀能力、AI的深度融合水平以及生态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这三个关键维度。那么,在这场激烈的平台之争中,谁能赢得话语权?您使用过哪些平台,感受如何,欢迎留言讨论。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