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区少年齐聚异能无人机基地,解锁科技研学新体验
- 2025-07-30 13:08:52

7 月 28 日,来自广东、广西、江西、海南、福建、贵州等 8 个省自治区的近 200 名少年,怀着对科技的好奇与向往,走进异能无人机科普研学基地,开启了一场充满惊喜的科技探索之旅。基地老师早已备好丰富的科普大餐,用专业与热情迎接这群小小探索者。
活动伊始,一场生动的无人机科普讲座拉开序幕。老师通过实物讲解,为孩子们揭开无人机的神秘面纱。从 1917 年世界上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的诞生,到如今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影视航拍、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孩子们听得入迷。“原来无人机能帮农民伯伯施肥,还能在地震时搜寻被困人员!” 来自广西的小宇兴奋地说。


科普环节结束后,孩子们迎来期待已久的模拟飞行体验。手握遥控器,他们瞬间化身为小小飞行员。在虚拟场景中,大家小心翼翼地操控无人机起飞、悬停、转弯,不时因操作失误引发阵阵欢笑,也因精准完成动作而欢呼雀跃。“第一次体验时手都在抖,练了几次就能平稳飞行了!” 福建的小林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操控成果。


随后的实操飞行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掌握了 “左手控高度、右手控方向” 的操作要领,操控着无人机穿越障碍、完成指定动作。当无人机成功避开所有障碍平稳降落时,基地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偶尔出现的无人机 “失控” 场面,也让孩子们在紧张惊叫后收获宝贵的实践经验。


实操飞行结束后,机甲大师体验区成为新的热门打卡点。孩子们分组操控着威风凛凛的机甲大师,在指定场地内展开激烈的 “对战”。有的指挥机甲完成障碍跨越,还有的组队进行攻防演练。机甲运行时的机械声与孩子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十分热烈。“操控机甲大师需要手眼协调,比无人机更有对抗性!” 贵州的小轩一边调整操控姿势一边说。


最令人惊叹的当属筷子无人机制作环节。当老师拿出普通的筷子、电机、桨叶等材料时,孩子们满脸疑惑。经过裁剪、拼装、安装飞控系统等步骤,一双双平凡的筷子竟摇身变成能自主飞行的无人机。“太神奇了!原来简单的材料也能造出会飞的机器!” 江西的小琪举着自己制作的无人机激动地喊道。




整个研学过程中,基地里时而响起惊喜的欢呼,时而传出紧张的惊叫,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对科技的热爱与向往。异能无人机将继续优化研学课程,增设更多前沿科技体验项目,让更多孩子在实践中感受科技魅力,真正实现 “每次研学都学有所获”,为青少年科技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扫码关注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
— 往期回顾 —
央视聚焦!推动低空经济“飞”出新赛道—羲禾航空 
巅峰聚力!影飞科技&天峋创新强强联手 开创战略合作典范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