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华经产业研究院为助力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特重磅推出《2025-2031年中国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本报告由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对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进行多年跟踪研究,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解读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市场,深度挖掘行业潜在商机;科学运用研究模型,多维度对行业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后精心研究编制。

轨道交通连接器指运用于轨道交通设备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连接形成的构件系统,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由于轨道交通连接器产品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行车安全,轨道交通连接器必须实现更高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标准,满足高可靠、耐环境、抗干扰、抗振动冲击以及高密度、高速传输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轨道交通连接器属于连接器领域中附加价值较高的中高端产品。

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产业链结构较为清晰,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由铜、铝、电缆线等;产业链中游为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产业链下游为轨道交通连接器应用领域,主要为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

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近些年,中国轨道交通随着智能制造行业的带动而快速发展,数据显示,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增加量近些年呈现上涨态势,2023年中国轨道交通设备行业增长量为3.8万辆。预计到2024年中国轨道交通设备行业增长量为4万辆。

近年来我国铁路完成固定投资额总体稳定,带动铁路运营里程稳步提升,从而促使轨道交通连接器等铁路配套部件新增需求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推进,其线路和运营里程持续上升,为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6.54亿美元。

目前轨交连接器领域国产化率较低,以永贵电器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优秀企业逐步在连接器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快国产化步伐。永贵电器在中国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占据了19%的市场份额。

永贵电器为轨道交通连接器细分领域国内龙头,产品系列丰富,基础技术领先。公司连接器产品系列丰富,可应用于铁路机车、动车组、城轨车辆车内以及车间的信号、电力、控制传输。近年,公司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加强自主研发,不断拓宽轨道交通产品线。目前已形成连接器、减振器、门系统、计轴信号系统、贯通道、受电弓、蓄电池箱等七大轨交产品线。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轨道交通与工业收入为7.25亿元。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2025-2031年中国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还重点分析了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结合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的发展轨迹和实践经验,总结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专业预判。帮助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竞争态势,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先行把握商机,正确制定投资战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合理规避投资风险。

本报告数据来源主要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产业环境透视

第一章2020-2024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20-2024年经济发展成就分析

一、2020-2024年经济发展规模

二、2020-2024年结构调整状况分析

三、2020-2024年人民生活水平

四、2020-2024年社会改革加快

第二节 2020-2024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政策环境

一、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二、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三、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政策走势解读

四、上下游产业相关政策

第三节 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分析

第二部分行业深度分析

第二章2020-2024年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第一节 2020-2024年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企业数量分布

二、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三、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四、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第二节 2020-2024年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一、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二、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四、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第三节 2020-2024年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成供需分析

一、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供给能力分析

二、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需求市场分析

第三章2020-2024年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重点区域发展分析

第一节 华北地区

一、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二节 华东地区

一、华东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三节 东北地区

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四节 华中地区

一、华中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五节 华南地区

一、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六节 西南地区

一、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七节 西北地区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四章2020-2024年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企业综合排名分析

第一节 2020-2024年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企业分析

一、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企业资产规模企业分析

二、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企业销售收入企业分析

三、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企业利润总额企业分析

第二节 2020-2024年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不同类型企业排名

一、重点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民营企业

二、重点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外资企业

三、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铁路客车连接器主要企业及市场占有率

四、重点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铁路机车连接器主要企业及市场占有率

五、重点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城轨车辆连接器主要企业及市场占有率

第三部分市场供需分析分析

第五章2025-2031年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分析

第一节 2025-2031年宏观经济形势研究

一、2025-2031年国际环境变化及对我国经济影响

二、2025-2031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动力机制研究

三、2025-2031年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战略举措

四、2025-2031年创新驱动战略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五、2025-2031年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风险防范研究

第二节 2025-2031年产业发展形势研究

一、2025-2031年工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研究

二、2025-2031年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战略

三、2025-2031年住房保障体系与房地产发展研究

四、2025-2031年促进服务业发展重点机制研究

五、2025-203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前景研究

第三节 2025-2031年生态文明与环境研究

一、2025-2031年生态文明建设及制度研究

二、2025-2031年环境治理及模式创新研究

三、2025-2031年低碳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研究

四、2025-2031年大气污染治理战略研究

第四节 2025-2031年社会环境发展研究

一、2025-2031年人口投资前景政策研究

二、2025-2031年扩大消费需求增长研究

三、2025-2031年健康保障发展问题研究

四、2025-2031年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研究

第六章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规划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25-2031年经济环境预判

一、2025-2031年国民经济增长形势预测分析

二、2025-2031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2025-2031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形势

四、2025-203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测分析

第二节 2025-2031年重点领域环境分析

一、2025-2031年金融环境预判

二、2025-2031年资源环境预判

三、2025-2031年生态环境预判

第三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2025-2031年人口规模与结构

二、2025-2031年城镇化趋势与进程

三、2025-2031年居民收入增长预测分析

第七章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发展规划思路

第一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规划SWOT分析

一、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发展优势分析

二、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发展劣势分析

三、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四、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面临威胁分析

第二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规划思想与目标

一、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指导思想

二、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规划目标

第三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规划保障措施策略

一、完善产业政策

二、加大科技投入

三、健全标准体系

四、加强资源保障

五、改善行业管理

第四部分竞争格局分析

第八章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所属行业区域规划发展布局

第一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产业区域规划---东部

一、区域经济运行分析

二、区域产业布局分析

三、区域龙头企业分析

四、区域重点项目建设

五、区域规划趋势预测分析

第二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产业区域规划---中部

一、区域经济运行分析

二、区域产业布局分析

三、区域龙头企业分析

四、区域重点项目建设

五、区域规划趋势预测分析

第三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产业区域规划---西部

一、区域经济运行分析

二、区域产业布局分析

三、区域龙头企业分析

四、区域重点项目建设

五、区域规划趋势预测分析

第九章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产业园区规划与运营策略

第一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

一、园区开发规划设计

二、产业空间布局设计

三、运营管理模式设计

四、招商引资系统设计

第二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研究

一、园区的投融资策划

二、招商引资政策设计

三、招商方案设计管理

四、招商策略程序设计

第三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产业园区服务体系建设

一、园区土地运营体系设计

二、园区增值服务体系构建

三、园区金融投资体系设计

四、园区模式输出盈利模式

第四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产业园区开发运营策略研究

一、公开招标建设运营

二、进行系统科学规划

三、加强园区自主建设

四、合理出台税收政策

五、提高企业入驻标准

第五节 “十四五轨道交通连接器产业园区提升竞争力策略

一、促进产业集群方面

二、加强财政税收扶持

三、建立科技服务机制

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五、品牌营销推广方面

第十章规划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沈阳迅驰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五、企业投资前景规划

第二节 成都康尼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四、企业技术实力分析

五、企业投资前景规划

第三节 青岛康尼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四、企业生产实力分析

五、企业投资前景规划

第四节 芜湖沧宇轨道交通电气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四、企业资质荣誉分析

五、企业投资前景规划

第五节 郑州康尼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四、企业技术实力分析

五、企业投资前景规划

第五部分趋势预测展望

第十一章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前景调研策略分析

第一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规划趋势预测分析

一、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前景调研分析

二、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需求规模预测分析

三、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市场趋势预测

第二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投资前景预测

第三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投资前景研究

一、区域投资前景研究分析

二、投资方向及建议

第六部分投资前景研究

第十二章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企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第一节 2025-2031年企业投资前景规划背景意义

一、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第二节 2025-2031年企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三节 2025-2031年规划企业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重点客户的鉴别与确定

三、重点客户的开发与培育

四、重点客户管理功能

第十三章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规划制定战略研究

第一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战略规划的制定原则

第二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略规划制定依据

一、国家产业政策

二、行业发展规律

三、企业资源与能力

四、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规划分析工具

一、PEST分析

二、SCP模型

三、SWOT分析

四、波特五力模型

五、价值链分析

六、战略群体分析法

七、核心竞争力分析

八、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www.huaon.com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工业园区大数据、产业链地图、专精特新申报及市场地位证明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资讯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