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请将「低空猫头鹰」设为星标即可收到日常推送
资讯配图

    国资资本的引擎正以破局之势激活东北低空经济的万亿蓝海,沈阳1.1亿全链条平台与浑河eVTOL首飞形成共振,150米高空的观光航线与120个起降点的基建蓝图隔空呼应——这场由政府主导、场景落地共推的产业革命,已从“政策布局”驶入“东北样板”的实战赛道。

01 今日焦点:沈阳国资平台重磅入场,1.1亿资本布局低空全链条

    2025年7月28日,沈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达1.1亿元人民币,由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区域航空龙头)联合沈阳地铁经营公司、沈阳数据集团等4家国企共同持股,法定代表人徐晓东为沈阳航空产业集团高管。公司经营范围首次实现“三位一体”覆盖:

资讯配图
  • 核心运营
        航空商务服务、通用航空服务(需审批);
  • 技术融合
        人工智能系统集成、电子专用设备制造;
  • 硬件闭环
        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及数字文化装备销售。

战略深意

  1. 国资主导资源整合
        作为东北首个全链条低空经济国资平台,其股东组合覆盖空域管理(航空集团)、场景入口(地铁公司)、数据底座(数据集团),形成“空域-场景-数据”铁三角。
  2. 直指万亿市场缺口
        经营范围中“电子专用设备制造”与“智能飞行器销售”联动,剑指低空产业链中游硬件缺口——当前国内低空传感器国产化率不足35%,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1200亿元。
  3. 呼应区域战略目标
        2024年沈阳提出“2026年培育100家低空企业、产业规模30亿”目标,此次成立恰是政策落地关键一环。
    资讯配图

低空猫头鹰洞察
沈阳1.1亿国资平台的诞生,揭示2025年低空经济核心趋势—— “地方政府从政策供给者转向生态运营商” 。企业需重点关注:

  1. 绑定区域平台
        优先入驻沈阳、长沙等国资主导的产业集群,获取空域、数据资源倾斜;
  2. 攻坚垂直场景
        深耕高寒物流、工业巡检等特色需求(如东北油田无人机巡检渗透率不足10%);
  3. 卡位标准制定
        参与地方低空设备制造标准建设(如沈阳电子专用设备制造),抢占规则话语权。
    当低空经济进入“拼落地效率”阶段,深度融入区域战略者方能赢得指数级增长。

02 场景革命:沈阳浑河eVTOL载人首飞成功,低空观光商业化破冰

    2025年7月28日10时,沈阳浑南奥林匹克公园3号码头西广场,一架白色涂装的亿航EH216-S型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腾空而起,在150米高度沿浑河廊道完成8公里验证飞行,标志着东北首个载人低空观光项目正式启动。此次首飞实现三大突破:

资讯配图
  • 技术可靠性验证
        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机身(减重30%)+激光雷达避障系统(探测距离200米),在浑河沿岸复杂气流环境下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
  • 商业闭环构建
        同步推出东北首家“共享无人机柜”(由沈阳磐焱科技联合大疆开发),用户支付宝信用分达 600 即可免押金,支持24小时自助租赁;
  • 监管模式创新
        浑南区建成全市首个区县级低空安管体系,实现飞行计划“一键审批”(响应时间<5分钟)。

产业深水区突破

资讯配图

    低空猫头鹰洞察
    浑河首飞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低空经济商业模式的压力测试。企业需把握:

    1. 窗口期卡位
          2025年Q3民航局eVTOL适航新规落地前,加速获取运行数据;
    2. 场景耦合度
          深耕“文旅+低空”融合产品(如沈阳故宫夜航),避免同质化竞争;
    3. 安全冗余设计
          参照浑河项目双保险机制(硬件备援+监管平台),降低政策合规风险。
      当低空观光从概念走向票务系统,唯有将技术、监管、体验编织成网的企业能捕获最大红利。

    03 地方行动:双核驱动战略,沈阳打造低空经济“东北样板”

    项目
    浑南廊道观光(文旅核)
    沈北蒲河试点(产业核)
    核心载体
    亿航EH216-S载人eVTOL
    亿航智能物流无人机
    技术亮点
    激光避障+高寒电池技术
    集群管理+Fail-Safe安全系统
    场景布局
    共享无人机柜、空中摄影
    无人机足球赛、编程竞技场
    经济价值
    单机日营收峰值1.2万元
    低空文化园年引流50万人次
    资讯配图

    产业生态加速器

    • 国资平台赋能
          7月28日成立的沈阳低空经济公司(注册资本1.1亿)将统筹空域资源,年内规划120个起降点;
    • 青少年培训基地
          沈北低空文化园开设10类无人机竞赛(含空中格斗赛、编程挑战赛),培育专业飞手3000人/年;
    • 制造链本土化
          依托沈飞601所技术储备,本地企业攻关碳纤维机体制造(成本降低22%)。

    04 深度分析:低空观光的三大产业跃迁逻辑

    跃迁一:从“体验经济”到“流量入口”
    浑河首飞揭示低空观光的深层价值:

    • 数据金矿生成
          飞行器搭载的激光雷达实时扫描河岸地形,年积累测绘数据价值超2亿元;
    • 城市IP打造
          沈阳借“空中游浑河”差异化竞争,对标深圳“山海连廊”航线(年营收3.8亿),抢占东北文旅制高点。

    跃迁二:安全与体验的螺旋升级
    浑南区实践验证低空经济核心公式:

    资讯配图
    • 亿航EH216-S的9级备援系统(含双飞控+4组电池)实现10万小时安全运行;
    • 区级安管平台打通空域数据孤岛,误报率下降76%(对比2024年传统监管)。

    跃迁三:从单点突破到生态裂变
    沈阳“双核联动”战略的启示:

    1. 纵向融合
          观光项目反哺制造业——沈北无人机竞技场为亿航提供22% 的飞控系统测试订单;
    2. 横向拓展
          共享机柜模式可复制至物流领域(试水医药物流配送,成本比汽车低35%)。

    本文数据来源:天眼查、沈阳市政府公报(2024-2025)、国家低空经济白皮书、亿航智能招股书、沈阳发改委文旅白皮书(2025)、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低空经济场景应用白皮书》

    #低空经济#eVtol#民航局#低空政策

    感谢您的关注与陪伴!点击下方卡片锁定我们

    每日第一时间获取:


    ✅低空空域改革政策权威解读

    ✅国内外低空经济前沿动态

    ✅产业趋势分析与投资机遇


    ✨我们将持续深耕低空领域,成为您洞察行业风向的窗口。快点击关注,与数万从业者共探低空经济新蓝海!

    资讯配图
    编辑: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