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青禾晶元:键合技术突破GeOI产业化瓶颈

散热效率提升40%、键合面积提升至95%以上!

技术背景与优势

锗拥有高折射率特性,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锗材料时,会发生较大角度的偏折,这一特性使得锗在操控光线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能够精准地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为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GeOI(Germanium on insulator, 绝缘体上锗)衬底技术作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的关键解决方案,凭借其独特性能,在高频电子器件、光电子集成及量子计算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该技术通过在绝缘层上集成锗薄膜,结合了锗材料的高载流子迁移率和硅基工艺的成熟特性。目前,全球范围内GeOI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研发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阶段。


产业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实际应用推广过程中,GeOI技术主要面临三大技术瓶颈:


热管理难题

锗材料的热导率仅为58 W/m·K,远低于硅材料的150 W/m·K。这一特性导致高功率器件工作时产生严重的热积累问题,采用传统高温键合工艺的GeOI器件,在高负载工况下温升可达100℃以上。但通过采用低温SAB(Surface Activated Bonding)键合工艺,将锗薄膜直接键合于高阻硅衬底,无中间氧化层,能够减小温度变化引发的热应力,降低界面开裂风险,有效提升散热,显著提升器件的性能与可靠性。

资讯配图


界面缺陷和键合强度

Ge表面易形成不稳定的氧化层,该氧化层不仅易挥发,且与SiO₂界面的结合力较弱;同时,键合界面可能存在微空洞或污染物,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键合强度下降。通过特殊工艺,对键合界面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去除自然氧化层,实现Ge和Si的直接键合,提高键合表面洁净度,减少污染,提升键合界面强度。


产品成本挑战

一方面,全球锗材料年供应量仅200吨,受此限制,高纯锗材料的市场价格高达硅材料的10倍以上;另一方面,现有硅基产线无法直接兼容多种尺寸的GeOI衬底,需要针对性改造,包括光刻、蚀刻等关键工艺参数的重新优化,这将使设备改造成本增加30%-50%。使用多尺寸兼容设备,可以降低改造成本;在产线中集成晶圆回收模块,实现Ge 重复利用,也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关键技术突破


针对上述挑战,青禾晶元SAB61超高真空常温键合系列设备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资讯配图


在热管理方面

设备采用常温键合技术,通过超高真空(10⁻⁶Pa)条件下的等离子体活化实现原子级结合。这一工艺完全避免了传统高温键合带来的热应力问题,实测显示器件散热效率提升40%。


在键合强度方面

通过清洗工艺或等离子体活化去除自然氧化层,提升键合表面洁净度,提高键合界面强度。


在量产成本方面

设备支持2-12英寸晶圆的混线生产,并集成H-cut回收模块。这种设计使锗材料利用率提升80%以上,8英寸GeOI衬底的单片生产成本从200美元降至75美元。


资讯配图


GeOI技术产业化的新纪元


未来,随着锗回收工艺的持续优化、异质材料常温键合集成技术的突破,以及太赫兹通信、量子计算专用器件等应用方向的深入探索,GeOI技术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关键支撑作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将成为推动技术落地的核心动力,而国产设备的突破,则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了重要的技术话语权。


GeOI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不仅是材料科学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更是半导体制造能力的全面跃升。在5G/6G通信、高性能计算、光电集成等前沿领域的持续推动下,GeOI衬底有望成为下一代半导体器件的核心基石,进而开启全新的技术时代。 


关于青禾晶元


青禾晶元半导体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半导体键合集成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业务涵盖高端键合装备研发制造与精密键合工艺代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先进封装、半导体器件制造、晶圆级异质材料集成及MEMS传感器等前沿领域,通过“装备制造+工艺服务”双轮驱动,构建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已成功开发四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矩阵:超高真空常温键合系统、混合键合设备、热压键合装备及配套工艺服务。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提供高精度、工艺稳定、高性价比的键合装备与方案,助力战略新兴产业崛起。



- End -

芯榜成立于 2015 年,是半导体垂直领域产业媒体,全网粉丝量超 100 万。其聚焦芯片产业,发布专业榜单,提供多样化服务,如举办峰会活动、原创内容访谈、开展研究咨询等,致力于成为智能数字服务平台,推动半导体及硬科技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