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成立于2016年的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江苏南通,在上海和美国设有研发中心,是一家专注于智能驾驶和线控底盘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313亿元,2024年销售额预计突破4亿元,员工总数360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比高达70%。 

创始人刘兆勇博士是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曾获中国国家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拥有20余年汽车智能控制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经验。在创立格陆博之前,他见证并参与了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公司的发展与上市历程。

格陆博南通总部基地占地53亩,涵盖生产、试验、研发及验证跑道一体化功能。公司配备了世界先进的电子总成测试、EMC测试设备以及无尘自动化组装流水线,构建了完整的研发生产体系。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格陆博已通过IATF16949、ISO26262功能安全ASIL D、ISO21434信息网络安全等多项权威认证,成为国内线控底盘领域的头部企业。

资讯配图

 

发展历程

格陆博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国汽车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的缩影。公司创立之初便确立了“自主可控”的战略核心,在智能驾驶产业链中聚焦“控制执行”环节——相当于车辆的“小脑和四肢”。

2016-2018年:公司完成A轮和B轮融资,实现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关键跨越,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称号,初步建立起EPB(电子驻车系统)和ABS(防抱死系统)的量产能力。 

2019-2021年:B+和B++轮融资加速企业创新升级,跻身“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行列。2022年完成2亿元B++轮融资,由百度风投、新鼎资本、汇川哇牛等多家知名机构联合投资。

2022-2024年:在C轮融资加持下,公司ESC、GIBC(one-box)、电磁阀等产品实现规模化量产,高质量交付能力跃居行业前列。2023年销售额达2亿元,2024年预计突破4亿元。

2025年:正在交割的C+轮融资将推动多个生产基地落地,GIBC年出货量目标10万套,iCDS与EMB以“国内首发量产”姿态引领行业变革。公司计划2026年上市,估值预计超过100亿元。

资讯配图

产品技术路线

格陆博的制动技术发展遵循着从基础到高端、从单一到集成的演进路线,展现出清晰的技术发展脉络:

• 基础产品突破阶段

公司从电子驻车系统(EPB)起步,逐步攻克ABS(防抱死系统)、E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基础电控制动产品。这些产品成功打破外资垄断,为国内主流自主品牌车企配套,积累了宝贵的量产经验和数据。 

• 集成系统发展阶段

在掌握基础技术后,格陆博向更复杂的集成式制动系统进军,推出GIBS(Two-box)方案——电子助力器与ESC分开配置的系统。2019年后,公司进一步突破技术壁垒,研发出GIBC(One-box)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将电子助力器与ESC集成在一起,实现体积减小、重量减轻、响应速度提升。

• 全线控技术攻坚阶段

格陆博最新突破是电控机械制动系统(EMB),这是线控制动的终极形态。EMB彻底摒弃了液压管路,实现完全电子化的制动控制,具有毫秒级响应速度、更高能量回收效率和更简化的底盘结构等优势。2025年上海车展上推出的GIBC 3.0和量产版EMB系统,标志着格陆博在线控制动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EMB系统在简化汽车结构、提高控制能力的同时,带来更快的制动响应、更短的制动距离,以及更好的制动体验。”格陆博技术专家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介绍道。该系统被视为智能驾驶系统控制执行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资讯配图


产品体系,全栈式线控底盘解决方案

除制动系统外,格陆博已构建覆盖智能底盘全领域的技术矩阵:

• 线控制动产品系列

包括EPB、ABS、ESC、EBS、GIBS(Two-box)、GIBC(One-box)以及EMB系统,满足从L0到L5各级自动驾驶需求。其中GIBC 3.0基于全自主研发,关键零部件(电磁阀、HCU、ECU等)自研自产,具备紧凑化、轻量化、可拓展、可定制化等优势,满足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严苛要求。

• 运动域控制器iCDS

格陆博通过多年技术升级,已将iCDS迭代至第三代。其具备强大算力与控制能力,实现底盘、动力、智驾等整车跨域融合,通过多合一高度集成与全冗余硬件设计,赋能车企实现动态协同控制与持续迭代升级。

• 线控转向与悬架系统

公司同时布局线控转向控制(WEPS)和闭式空气悬架控制系统(GASC),形成“三轴一体”(纵向控制、横向控制、垂向控制)的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实现100%国产化,为行业树立“技术自主”与“成本可控”的双重标杆。

资讯配图


客户与市场表现

格陆博凭借技术创新和可靠品质,赢得了国内主流车企的广泛认可:

公司已与奇瑞、广汽、长安、比亚迪、吉利等上百家主机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产品批量供货国内主流自主品牌和合资车企。在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底盘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5.3%

随着智能化加速渗透,我国乘用车线控制动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2024年我国乘用车线控制动渗透率为50.8%,预计2025年将增至65%,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元。格陆博作为国产线控制动厂商的代表,正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核心竞争力

格陆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

公司已申请30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过100项,彰显了强大的创新能力。研发投入累计近数亿元,组建的专业研发团队均来自国内外知名Tier1企业,拥有超过20年的线控底盘研发及产业化经验。

公司配备了75台不同类型的世界先进测试台架,包括电子总成测试、EMC测试等,可应对各种高低温、惯性、综合性能、在环仿真等测试需求。近期,公司还取得了“带减噪结构的ESC液压制动装置”等创新专利,持续优化产品性能。

在软件方面,格陆博搭建了整车实时动力学模型,采用HIL硬件仿真闭环测试,实现功能软件的灵活开发。通过算法仿真建模,实现代码自动生成,支持软件在线OTA更新升级,大大缩短开发周期。

随着C+轮融资的推进和多个生产基地的落地,格陆博正加速扩大产能和技术领先优势。公司计划将GIBC年出货量提升至10万套,并推动iCDS与EMB的国内首发量产。7

在智能底盘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战略高地的背景下,格陆博通过全栈自研能力与规模化量产优势,为车企提供覆盖L2级辅助驾驶至L4级高度自动驾驶的全场景线控底盘解决方案,大幅降低高端技术成本。

行业专家指出,随着智能电动汽车快速普及,线控制动市场正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格陆博的EMB技术突破恰逢其时,不仅打破了博世、大陆等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更以100%国产化率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备胎”方案。

南通生产基地内,最新下线的EMB系统正在无尘车间进行最后检测。这些集成了数百项专利技术的银色盒子,即将搭载于多家主流车企的高端新能源车型。从EPB到EMB,格陆博用十年时间走完了国际同行数十年的技术路程,为中国智能汽车装上了自主可控的“双腿”。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恒汉腾先进技术服务| 汽车智能化-线控底盘-千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