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资讯配图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 Tairos。
作者 |  许丽思
编辑 |  漠影
机器人前瞻7月28日报道,昨天,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发布了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钛螺丝”。这是国内首个以模块化的方式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的具身智能软件平台,通过即插即用的方式面向机器人行业开放。
腾讯在2018年成立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自研了多款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多模态四足机器人Max、轮腿式机器人Ollie以及自研三指/五指灵巧手TRX-Hand、自研机械臂TRX-Arm以及人居环境机器人原型“小五”等,覆盖了操作、运动、感知、智能、硬件设计等机器人核心技术栈。
在Tairos平台发布活动结束后,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福田实验室主任张正友接受了机器人前瞻等媒体的采访。
张正友强调,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的定位是打造具身智能平台,成为所有机器人厂商的合作伙伴。另外,实验室所推出多款机器人并非是追求商业化的产品,而是研究原型。团队会用具有挑战性的场景牵引技术研发,推出新的研究原型,展示在感知、灵巧性等各方面的能力。
资讯配图



01.

提供三大模型及算力服务
加速打造机器人大小脑


Tairos平台包含模型算法云服务两大组成部分,模型层面包含了多模态感知模型、规划大模型以及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云服务平台则包含了仿真平台、数据平台以及开发工具等,平台通过标准化接口调用及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
其中,多模态感知模型相当于人的右脑,能让机器人真正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规划大模型相当于人的左脑,能让机器人理解自身的角色与能力,理解任务目标并拆解为可执行步骤;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相当于人的小脑,打通从“看见”到“做到”的关键环节,将机器人的感知转化为安全精准的行动指令。
Tairos平台还推出云端仿真环境,预设了多个机器人与场景和任务,支持在云端一键拉起模型验证。云端仿真环境针对不同模型生成了多个场景资产,高精度复现真实场景,还内置了20种交互动作与62种可操作物体,支持高级位移、物体分解、基础导航等特色功能。
“我们的目的并非是要超越所有机器人公司的模型,而是提升一些公司的机器人智能,并且我们目前的模型是比较全的。”张正友说。
张正友介绍,Tairos的特点在于模块化设计,机器人厂商可以选取自己想要的模块,比如某家企业擅长感知能力,但长程规划不足,就可以用Tairos的规划模型。
另外,层次化架构设计使得不同功能的大模型可以相对独立地发展和更新,同时又能高效地协同工作、互相增强,在实际业务应用中更加灵活高效。Tairos平台是较完整的,厂商只需要很少量的数据,就能用起来。
资讯配图
在正式打造Tairos平台之前,团队调研了行业内六十几家企业,发现国内大量机器人公司其实很难同时做好软件和硬件层,因为具身智能本身需要非常大的投入。Tairos在发布前已经进行充分的试用和测试,在行业与多家机器人企业在工业、汽车、家电等多行业进行场景落地探索。
在WAIC2025腾讯展区,搭载了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的宇树人型机器人G1已经上岗,可以给到场观众当“导游”,人居环境机器人“小五”听懂了人类的语言,可以跟现场观众拥抱,而来自越疆的机械臂X-Trainer通过接入Tairos,也可以做到“动动嘴就让机器人给你做好饭”。
Tairos平台首批合作伙伴名单已于WAIC 2025腾讯论坛上公布,包括越疆科技、乐聚机器人、帕西尼感知科技、擎朗智能、众擎机器人科技、宇树科技在内的多家机器人公司共同见证平台发布。接下来,Tairos平台不仅对所有机器人硬件公司开放合作,也对各领域模型开放算法接入能力。


02.

硬件本体不为商业化
意在前沿技术验证


尽管具身智能赛道火热,腾讯对Tairos平台的商业化态度却较为冷静。
“我们现在的方向是通过跟第三方合作来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更完整的机器人产品,Tairos平台不以赚钱为目的,是腾讯集团对机器人领域的持续投入。我们希望能够把模型打造为比较稳定的产品,用来赋能机器人行业。”张正友明确表示。
这种态度延续了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的风格。自2018年成立以来,其研发的机器人均为研究原型,目的都是为了研究和验证,而非单纯追求商业化。
以养老机器人小五为例,人居环境是一个极具难度的场景,安全性、鲁棒性挑战都很大,用这样比较难的场景驱动研发,打造研究原型,目的不是把它们变成一个产品,更大的目标是把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和本体里的某些核心技术,比如触觉传感器技术等,把这些能力继续往前推进。
他还认为,研究不能被产品化所引导,靠产品引导研究是做不成的。
关于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为什么不做双足人形机器人研发,张正友称,一是双足人形形态已固定,更多是控制问题;二是人类双足是为适应远古复杂环境进化而来,而如今人居环境多为平地,双足效率低,他们更愿探索如轮腿结合的Max机器人这类高效形态;三是人形标准会限制创新,比如机器人无需拘泥于用人类语言进行对话,可通过屏幕提升交互效率,机器人形态仍有很多探索空间。


03.

结语:机器人目前应用场景有限
还尚未到“大哥大时代”


张正友谈道,就目前的机器人发展情况来看,还未能到“大哥大时代”的阶段。因为在“大哥大时代”里,能够为产品付费的用户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现在的机器人大多还是被用于数据采集、科研、导览。等到机器人能够在特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动成本下降,才能进入每家每户。
未来,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会与福田实验室持续深耕具身智能领域相关技术,做好机器人行业的“钛螺丝”,继续往前推出更前沿的平台版本,与全球开发者共同探索机器人在养老、家居、工业等更广阔场景的无限可能。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