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服装丨市场观察

本周看点:

-欧莱雅集团CEO谈:我们到底算不算一家“奢侈品公司”?

-越来越「素」的高阶品牌,还能保持审美独立性吗?

-女装尺码缩水 成年人开始“反向消费”买。

资讯配图

行业环境

1.奢侈品牌现在「太」需要鞋履设计总监了…

关键词奢侈品市场,经济低迷,消费信心,创意总监,鞋履设计

概要2024年全球高端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下降1%至3,640亿欧元,预计2025年继续下滑2%-5%。经济低迷和地缘政治导致消费信心下降,品牌创意洗牌加剧不确定性。鞋履产品成为新战略重点,DIOR、LOUIS VUITTON等品牌加大投入,利用其场景覆盖广、设计灵活的优势,替代爆款包袋,成为入门级产品新护城河。

2.越来越「素」的高阶品牌,还能保持审美独立性吗?

关键词奢侈时尚市场,巴黎时装周,复古正装,辨识度不足,风格趋同

概要当前奢侈时尚市场呈现回归传统的趋势,2026春夏系列中,各大品牌如LOUIS VUITTON、DIOR等纷纷弱化logo,转向复古正装风格,以素雅剪裁和经典廓形为主。尽管这一转变强化了工艺与面料细节,但也导致品牌辨识度降低,同质化问题凸显。部分设计师品牌如SOSHIOTSUKI和C2H4®则直接复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格,试图通过年代感审美对冲潮流同质化。未来,高阶品牌需在传统框架下探索新可能性,以重建审美独立性,但这一过程仍需时间沉淀。

3.读懂服装里的新经纬

关键词防晒衣,潮流更替,健康理念,户外运动,美学表达

概要近年来,防晒衣等功能性服装成为消费热点,折射出健康理念和户外运动的兴起。中国服装产业规模庞大,每年生产超700亿件,为潮流创新提供基础。从传统汉服到现代“国潮”,服装不仅是审美表达,更体现文化自信与科技融合。智能温控、生物纤维等“黑科技”推动产业升级,满足多元需求。服装的变迁记录着消费风潮和社会进步,成为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生动载体。未来,创新驱动将继续赋能服装产业,提升供给质量,展现时代发展的活力。

4.女装尺码缩水 成年人开始“反向消费”买

关键词女装,童装,尺码,性价比,设计

概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成年女性开始购买大码童装,以应对女装市场尺码缩水、设计不合理及价格过高的问题。童装品牌为适应青少年身高增长,不断加大尺码上限,部分款式设计简洁,质量可靠,且价格低于成人款,吸引消费者。此外,女装市场普遍存在的尺码偏小、板型紧窄等问题,促使女性转向宽松舒适的童装。然而,童装设计与成人身材比例存在差异,可能导致穿着效果不佳或舒适度不足。尽管存在局限,这一现象仍反映出女性对合理尺码、舒适设计和性价比的迫切需求,凸显了女装市场的不足。

5.奢侈品牌们发力“第七艺术”:从成立电影部门到打造影片专属作品

关键词奢侈品牌,电影制作,投资,宣传短片,纪录片

概要近年来,奢侈品牌加速跨界电影领域,通过成立制作公司、投资影片或定制产品深化文化影响力。2023年,Saint Laurent成立首个品牌旗下电影公司Saint Laurent Productions,已推出6部电影及多部短片,合作导演包括王家卫等。2024年,LVMH集团成立22 Montaigne公司,专注娱乐内容开发,旗下宝格丽已推出三部品牌纪录片。Prada基金会设立电影基金,每年资助150万欧元支持艺术电影。卡地亚为导演Wes Anderson的电影定制高级珠宝,香奈儿则在戛纳电影节为多部影片提供造型支持并参与制作。这一趋势显示奢侈品牌正通过影视内容强化品牌叙事与艺术关联。

6.这些「玩面料」的品牌,有惊喜…

关键词奢侈品牌,传统审美,天然纤维,复古工艺,面料肌理

概要近年来,奢侈品牌逐渐去Logo化并回归传统审美,注重剪裁与天然面料的运用,但趋同化也带来辨识度下降的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小众品牌如18East、CASEY/CASEY、STOF、s.k.manorhill和NÒMARHYTHMTEXTILE等则凭借对天然纤维与传统工艺的坚持,构建出独立且富有质感的美学体系。这些品牌强调手工感、复古廓形与面料创新,通过亚麻、羊毛、丹宁等材质及染色、刺绣等工艺,打造兼具日常性与高级感的产品,在断舍离与理性消费趋势下,成为追求独特审美的时尚选择。

7.“新消费三巨头”,如何倒反天罡?

关键词OOTD,潮流,社交媒体,情绪价值,圈层认同

概要2025年新消费三巨头Labubu、老铺黄金和蜜雪冰城凭借不同策略走红。Labubu和老铺黄金通过稀缺性和奢侈品属性吸引消费者,前者在二级市场价格飙升,后者以手工打造和限量发售实现高溢价。蜜雪冰城则以极致性价比和庞大门店数量占领市场,成为年轻人的“反消费主义图腾”。三者共同折射出当代消费趋势:情绪价值、圈层认同和性价比的平衡。然而,行业门槛低、消费者忠诚度不稳定及奢侈品属性可能被证伪等挑战也随之而来。未来商业竞争将聚焦于情感需求与钱包需求的平衡。

8.「南亚」这块工艺宝地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关键词时尚趋势,传统回归,南亚文化,奢侈时尚,刺绣工艺

概要近年来,时尚界审美趋势回归传统,南亚文化成为品牌灵感新宠。LOUIS VUITTON 2026春夏男装系列以印度文化为核心,融入刺绣、宝石镶嵌等元素,展现古朴神秘气质。其他小众品牌如AKINDOFGUISE®、Corridor等也纷纷从南亚工艺中汲取灵感,结合本土纺织技术重塑复古风格。南亚因其殖民历史与欧洲文化的交融,以及保留的古朴工艺,成为时尚界突破灵感瓶颈的新方向。印度品牌KartikResearch的崛起进一步推动南亚风情走向国际,预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可能成为未来时尚趋势。

9.街铺和商场,新一轮混搭游戏

关键词品牌店铺,街区商业,消费者需求,生活方式,调性

概要过去一年,LV等品牌回归街头店铺,引发对街区商业价值的关注。上海、成都等城市街区商业注重与社区融合,成为品牌展示调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场景。如上海安福路、广州东山口吸引不同消费群体,满足个性化需求。街区商业凭借自然客流和真实互动优势,与消费者建立直接连接,体现生活化和多样性,满足纯粹体验追求。这一趋势反映商业从同质化转向差异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型,品牌和消费者寻求更自由真实的表达方式。

10.奢侈品卖不动了,高端运动品牌拯救商场

关键词核心商圈,权力交替,奢侈品,高端运动品牌,旗舰店

概要核心商圈正经历品牌更替,奢侈品品牌撤离,高端运动品牌如始祖鸟、lululemon等占据核心位置。2024年数据显示,户外运动品牌首店激增,多位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并通过“空间革命”拓展至文化街区,打造体验式场景。品牌运用数字化运营、社群活动和在地化设计提升粘性。竞争焦点从“稀缺性”转向“体验感”,核心商圈争夺“空间定义权”,未来商圈能级或由用户停留时长和参与度决定。

资讯配图

头部品牌动态:

11.欧莱雅集团CEO谈:我们到底算不算一家“奢侈品公司”?

关键词美妆,奢侈品公司,收购战略,新兴市场,中国市场

概要欧莱雅集团CEO叶鸿慕在专访中分享了集团的发展战略与市场展望。他强调欧莱雅不仅是奢侈品公司,还涵盖大众美容、皮肤科学及专业美发领域,并积极布局科技创新。面对美国关税挑战,集团表现稳健,并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认为其仍是增长引擎之一。新兴市场增速显著,贡献与中国市场相当。集团通过地理、人群和价位的平衡战略维持增长,全球份额达15%。叶鸿慕还提到企业忠诚度与科学创新是成功关键,每年投入13亿欧元研发。他坦承经历失败,如收购科莱丽的案例,但为美容科技发展积累了经验。

12.消费理性时代,这个“中产收割机”如何逆袭奢侈品邻居?

关键词品牌扩张,门店回血,消费分层,中高端品牌,静奢风

概要COS在经历关店低谷后,两年内实现逆袭,成为中产“新战袍”,2025年天猫618女装销量前五,Lyst全球品牌榜跃升至第六。其成功源于精准把握消费分层趋势,以“可负担的精致”平衡质感与价格,如爆款手袋以1/15价格对标奢侈品牌设计,并借社交媒体放大“平替经济学”效应。品牌还通过香水系列和高端营销(如奥斯卡影帝代言、历史建筑取景)提升文化溢价,同时优化渠道策略,聚焦一线商圈,与母公司H&M保持距离以维持高端形象。COS的“质价比+文化叙事”双轨战略,为消费理性时代的品牌升级提供了范本。

13.营收利润连续8年创新高,波司登交出亮眼年报

关键词羽绒服品牌,经营韧性,科技赋能,供应链管理,户外运动

概要波司登24/25财年表现强劲,收入增长11.6%至259.02亿元,净利润增长14.3%至35.14亿元,连续8年创新高。其成功得益于科技赋能和供应链优化,如“登峰系列”产品创新和智能补货系统,库存周转天数降至118天。中国户外运动热潮为波司登带来新增长点,其推出的冲锋衣和冰雪系列产品表现亮眼,并与哈尔滨合作推出联名款。雪中飞品牌也通过创新“防风雪”标准实现增长。波司登通过品牌升级和户外市场布局,展现出强大的经营韧性和发展潜力。

14.引领城市街头鞋履的创新高性能科技之作,Nike推出全新鞋款 Ava Rover

关键词城市秩序,年轻一代,街头运动,探索未知,运动休闲鞋

概要Nike推出全新都市运动休闲鞋款AvaRover,融合科技与设计,助力城市探索。鞋款搭载ReactX缓震科技,提供舒适脚感和能量回馈;轻质透气鞋面、流线型TPU结构和斥水橡胶外底兼顾防护性、稳定性和抓地力。设计上融入速度感条纹和反光细节,致敬经典跑鞋并增强夜间可视性。该鞋款由Nike与韩国设计师Hyein Seo合作打造,采用黑色配色和联名标识,展现末日美学与叛逆风格。AvaRover将于7月25日通过SNKRS首发,8月28日起在Nike官方渠道及零售店铺发售。

15.加速拥抱数字化后,为什么奢侈品牌都在做KOS

关键词小红书博主,时尚顾问,KOS,数字化,奢侈品行业

概要LOEWE店员Mia以KOS身份在小红书分享穿搭内容,成为品牌与消费者的桥梁。KOS通过真实专业的内容提升转化效率,奢侈品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从线下导购转向线上种草。小红书10万销售账号发布近200万笔记,KOS以生活化方式传递品牌故事,增强用户信任。奢侈品牌如MiuMiu、LOEWE通过KOS实现增长,触达年轻消费者。成功KOS需内容实用、人设真实,借助平台工具精准触达用户,推动品牌增长,建立长期关系。

16.Daydream宣布推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聊天时尚购物助手”

关键词人工智能,聊天购物,自然语言,多模态技术,个性化推荐

概要美国人工智能公司Daydream推出全球首款时尚领域AI聊天购物助手,用户可通过对话和图片上传获取个性化推荐,体验类似私人顾问的“聊天购物”。该平台已与200多家零售商合作,覆盖8000多个品牌、近200万商品,涵盖高端至小众品牌。创始人Julie Bornstein曾任The Yes CEO,并拥有来自谷歌、亚马逊、Meta等科技及时尚企业背景的团队。公司于2024年获得5000万美元种子投资,投资方包括Forerunner Ventures、Google Ventures等,超模Karlie Kloss也参与投资。

17.贝恩高级合伙人称:奢侈品行业去年失去了近1500万位客户,重建消费者信任是最紧迫的挑战之一

关键词奢侈品行业,消费者转型,价格上涨,需求重塑,销量下降

概要贝恩公司高级合伙人Claudia d’Arpizio在米兰纺织面料展圆桌会议上指出,奢侈品行业正经历剧烈转型。2024年高端商品销量下降20%-25%,品牌提价导致客户减少近1500万。消费者选择更谨慎,注重价值而非品牌名,且行业面临信任危机——价格与感知价值差距扩大,创新不足。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5%,增长动能减弱。中东复苏,日本停滞,中国因经济放缓出现“奢侈品羞耻”,印度和东南亚填补空白,美国仍疲软。供应链压力加剧,中国本土制造削弱竞争优势。展会共有735家企业参展,聚焦“意大利制造”的革新。

18.老铺黄金“平替”卖爆,还开进了南京德基广场

关键词中式奢侈品牌,轻奢饰品,东方美学,明星同款,原创设计

概要中式奢侈品牌老铺黄金走红后,本土轻奢饰品品牌如宝得意迅速崛起。宝得意主打“东方美学”,产品定价多在百元至千元,凭借明星同款(如杨幂频繁佩戴)和社交平台营销快速出圈,线上线下销售表现亮眼。其母公司由投资人王亨掌控,与杨幂旗下公司存在关联。此外,HEFANG、CIGALONG等本土品牌也通过原创设计和高性价比抢占市场,在高端商场扩张并跻身电商榜单前列。行业分析指出,国际品牌老化、消费降级及情绪价值需求推动了本土轻奢品牌的爆发,但高毛利背后依赖营销和渠道竞争,未来供应链能力将成为关键壁垒。

19.迪卡侬南京百家湖店开业,三位一体的创新运营模式

关键词开业,商圈,运营模式,运动装备,场景化服务

概要2025年6月28日,迪卡侬南京百家湖店开业,位于核心商圈,采用“产品+服务+社群”的创新模式,打造全品类运动装备、场景化服务和本地化运动社群的生态闭环,成为南京运动生活新地标。 新店面积1460平方米,结合运动特点设计“场景购物”氛围,涵盖攀岩、自行车、游泳等运动场景。推出“循环经济”服务,包括二手自行车回收、以旧换新及装备维修,降低消费成本并减少浪费。此外,定期举办装备维护Workshop,由专业技师指导用户延长产品寿命,提供专业且可持续的运动消费体验。

20.从美国到伦敦再到香港:Shein第三次冲击上市,有何看点?

关键词跨境快时尚电商,秘密上市申请,地缘政治风险,供应链透明度,劳工问题

概要跨境快时尚电商Shein拟秘密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此举在港股市场较为罕见。Shein选择秘密递表可能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规避地缘政治风险,避免因公开披露经营数据引发多国监管关注;二是减少合规争议对其上市进程的干扰,包括知识产权诉讼、环保问题及供应链透明度等质疑。此前,Shein曾尝试在美、英秘密上市,均因政治或审批问题失败。此次转向港股,看中市场回暖及政策红利,如“科企专线”可能为其提供便利。若成功上市,其估值或达500亿美元,成为2025年港股最大IPO。创始人许仰天的公开回应、公司争议解决及对创投圈的提振效应将成为关键看点。Shein的上市不仅关乎自身,也为其他中国独角兽探索路径。

21.收购英国瑜伽品牌,宝尊电商为何热衷靠“买买买”

关键词电商转型,品牌收购,瑜伽服饰,市场竞争,业绩增长

概要宝尊电商近期收购英国瑜伽服品牌SweatyBetty中国区业务,继续其“买买买”的转型战略。SweatyBetty定位高端女性运动服饰,但进入中国市场较晚,未能抓住瑜伽服饰爆发的红利,其中国业务表现不佳,门店关闭且收入下滑。宝尊电商近年通过收购Gap中国、Hunter等品牌推动转型,但公司仍处亏损状态。尽管收购品牌为业绩带来增长,但瑜伽服饰市场竞争激烈,安踏、耐克等巨头纷纷入局,SweatyBetty能否突围存疑。专家指出,中国运动服饰市场竞争加剧,新品牌面临更大压力。

22.泡泡玛特,靠IP吃遍“三百六十行”?

关键词珠宝品牌,全球首店,开业,商品售罄,跨界

概要泡泡玛特近期加速跨界扩张,旗下独立珠宝品牌popop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开设首店,产品涵盖多个热门IP的饰品,价格多在3000元以下,引发消费者抢购热潮。然而,其股价在开业后出现大幅下跌,市场反应波动明显。尽管popop凭借IP吸引力迅速打开市场,但部分消费者对性价比和设计提出质疑,代购和二手交易热度不及预期。泡泡玛特近年频繁跨界,从主题乐园到杂志、小家电甚至影视,野心勃勃,但能否持续成功仍存不确定性。LABUBU等IP的狂热市场表现虽推高市值,但黄牛炒作和价格崩盘也暴露了风险。泡泡玛特正试图突破潮玩边界,但其多元化战略的长期效果尚待观察。




资讯配图

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 | 教育智能硬件研究

中国折叠屏手机研究  | 防晒衣行业白皮书

敏感肌彩妆行业研究  | 调味品趋势白皮书


👇欢迎关注艾瑞数智服务获取更多内容
资讯配图

👇点击阅读原文

免费查看及下载PDF高清完整版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