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今年以来,有多家机器人企业宣布在港股IPO,包括卧安机器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安机器人”)。

全球第一大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年营收超6亿

卧安机器人的前身卧安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全球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行业开拓者。经过10年的发展,卧安机器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市场份额为11.9%(按2024年的零售额计算),也是唯一一家在全家庭生活场景中全面部署家庭机器人类别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

资讯配图
卧安机器人开创了多个首创产品,包括2017年推出全球首款手指机器人及SwitchBot品牌的第一款产品,2022年推出全球首款窗帘机器人,2021年推出首款指纹门锁机器人。2023年,公司推出的SwitchBot K10+家庭机器人,按直径计算是全球最小的激光扫地机器人,并成为亚马逊日本最畅销的智能扫地机器人之一;同年,公司推出家用机器人SwitchBot S10,彼时成为全球首款商业化增强型移动机器人。

到了2025年,卧安机器人的SwitchBot App累计注册用户已超过300万,累计连接设备达900万台。今年,公司还推出了全球首款将大语言模型与边缘计算相结合的智慧家庭中枢AI Hub,可在多种场景下实现多源感知及自主决策。

在报告期内,卧安机器人的营收分别为2.75亿元、4.57亿元、6.1亿元,保持稳定增长;年内亏损幅度也逐渐收窄,分别为8698万元、1638万元、307万元。毛利进一步增长,分别为9414万元、2.3亿元、3.16亿元。2023年、2024年的毛利率分别达到50.4%及51.7%。

资讯配图
图:卧安机器人业绩情况
日本是卧安机器人的主要市场,占公司一半以上的营收比例。2024年,日本市场贡献了3.52亿元的营收,其次是欧洲及北美市场。

家庭机器人K10+带来新增长曲线,年营收超1亿

从业务结构来看,卧安机器人的产品主要包括增强型执行机器人以及感知与决策系统,共同构建了一个为日常家庭环境带来先进自动化能力的全面AI具身生态系统。

增强型执行机器人主要包括灵活型技巧机器人和增强型移动机器人。其中,灵活型技巧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手指和手腕动作,实现物理交互,包括门锁机器人、窗帘机器人和手指机器人等;增强型移动机器人则可模拟人类“足部”的运动能力。感知与决策系统则能够模拟人类的感官及认知功能,同时实现多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与协同控制。

2023年推出的SwitchBot K10+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销售额由2023年的567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1亿元。

资讯配图
在此次IPO之前,卧安机器人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最新一轮为2025年5月的C轮融资,投资后公司估值达到40.5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卧安机器人已获得高瓴资本、松山湖机器人研究院、Brizan Ventures、源码资本、电广传媒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其中,“大疆教父”李泽湘也参与投资,并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

资讯配图
在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61.8百万元、人民币89.2百万元及人民币112.0百万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2.5%、19.5%及18.4%。

卧安机器人已成功开发出三项核心AI具身技术:

一是机器人定位与环境构建技术;

二是AI机器视觉控制技术,该技术结合了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垂直模型及扩散模型,通过CMOS视觉传感器实现毫秒级物体识别和实时反馈机制。这种快速且精准的识别能力广泛应用于清洁、安防等多个场景,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三是分布式神经控制网络技术,采用仿生通信协议构建低功耗、可自愈的网络系统。

上述核心技术构成了卧安机器人竞争优势的基础,并已全面整合进公司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产品中,推动产品智能化与自主化水平的持续提升。

此次IPO募集的资金,公司将用于研发关键技术及产品、新设研发中心、偿还未偿还的银行贷款以及补充一般营运资金。其中,在关键技术及产品方面,公司计划在预计2028年之前完成先进的机器人定位技术、AI机器视觉控制技术及边缘计算技术等的研发。此外,卧安机器人还计划推出基于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进一步拓展其在智能家庭场景中的应用能力。

资讯配图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