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纯电动飞行器在青岛狭窄的城市空间垂直升起,15分钟后跨越山海,精准降落在偏远海岛,为岛上居民送去物资,也开启了低空经济衔接生态修复的新可能。

资讯配图

7月25日,青岛地铁1号线凤凰岛站,一架2吨级纯电动全倾转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仅15米×20米的狭窄场地垂直起飞。它穿越山谷,跨越海域,仅用15分钟便将数百公斤物资送达偏远海岛,全程自主飞行,半小时完成百余公里空中旅程。

这不仅是运输效率的突破,更预示着低空经济与生态修复融合的新模式正在中国加速落地。

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eVTOL凭借纯电驱动的零排放特性,正从物流运输向生态监测、植被修复、森林防火等环保场景延伸,悄然重塑生态治理的时空边界。

01 低空经济的新使命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2025年2月,《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更首次将“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纳入空域划分原则,为这一新兴产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碳中和背景下,低空经济被赋予新的使命。传统航空业贡献全球约2.5%的CO₂排放,随着航空运输量增长,减排压力剧增。

纯电动eVTOL、电动无人机等新能源航空器凭借零碳排放、低噪音、高能效优势,正成为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

以峰飞航空的“盛世龙”eVTOL为例,该机型可垂直起降,满载5人飞行,航程25公里仅需5分钟,比地面交通节省80%时间。更重要的是,其单位能耗仅为传统直升机的20%。

在物流领域,电动无人机的减排效果更为显著。数据显示,一架电动无人机每投递1个包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柴油货车降低84%,能源消耗减少94%。

02 技术路线的双轨竞速

当前eVTOL动力技术呈现“纯电与氢能双轨并行”的发展格局。

纯电技术路线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峰飞航空研发的V2000CG凯瑞鸥成为全球首架“三证齐全”(TC、PC、AC)的吨级以上eVTOL,最大起飞重量2吨,商载400公斤,航程200公里,实现零碳排放。

该机型已完成超4万公里的安全飞行,覆盖华东平原、西北青海高原、东北大兴安岭等多样化场景,验证了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

纯电路线仍面临电池能量密度和充电效率瓶颈。eVTOL在垂直起降阶段需要瞬时高功率输出,而目前电动车电池的充电倍率普遍低于4C(15分钟充满),难以支撑频繁起降需求。

氢能技术作为“第二方案”正在上海等地加速布局。同济大学孵化的济美动力开发出飞行器专用氢燃料电池系统,其氢能无人机续航时间可达数小时,是传统动力电池的三倍以上,燃料补给仅需3-10分钟。

“就算载人eVTOL不需要一次飞太远,但如果飞一次就要充电几小时,运营效率就会极低,不容易盈利。”济美动力创始人宋珂指出。

另一家上海企业协氢研发的鹏程150氢能无人机已实现量产,具备10小时续航、30公斤载重和1200公里航程的卓越性能,应用于物流运输、消防应急、光伏清洗等领域。

03 生态修复的新场景革命

立体监测:空天地一体化监管

郴州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构建“铁塔高空瞭望+无人机智能巡航”立体监管体系,对全域进行网格化巡检,形成“监测—响应—处置”一体化闭环。

该系统自2024年12月运行以来,累计交办大气污染问题850余个,解决数据高值70余次,既提升监管效率,又减少入企检查频次。今年郴州市生态环境系统入企检查数同比下降47.97%。

森林防火:毫米级精准识别

湖南省低空经济集团在长沙开福区开展森林防火巡检,通过“无人机+AI”技术,实现90%事件实时发现并快速处置。

其建构筑物安全诊治平台能精准识别0.1毫米裂缝,解决建筑监测“看不清、看不全、看不准”难题。

在湘潭等地,“无人机+AI”防汛将险情识别时间从2小时压缩到5分钟,大幅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植被修复:精准播种与监测

青岛测试的2吨级eVTOL具备5.6立方米超大货舱和500公斤载货能力,可搭载草籽、树苗及修复设备进入人力难及区域。

在西北青海高原验证飞行的eVTOL,展示了在高海拔复杂气候条件下的作业能力,为高原生态修复提供新可能。

应急灭火:快速响应体系

峰飞V2000CG凯瑞鸥可搭载4枚100公斤级水基灭火弹,单枚最大有效灭火面积达200平方米,能对火灾进行精准打击。在东北大兴安岭林区的飞行验证中,该机型展示了复杂地形下的任务执行能力。

04 基础设施的绿色支撑

低空经济的碳中和目标需要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阳江合山机场作为A1类通用机场,拥有2500平方公里空域和320天可飞日的独特优势。

依托阳东区绿色能源产业,当地已建成投产、在建和已核准的绿色能源装机容量达140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突破550亿千瓦时。

正在推进的广东阳江(阳东)绿能示范产业园将通过 “风+光+储”多能互补形式,实现60%以上绿电直供,为eVTOL充电提供纯绿电保障。

青岛则创新打造“轨道+低空”多业态融合示范基地。在凤凰岛站,同步开展“海上瞰青岛”旅游观光、动力滑翔伞飞行、无人机光伏板清洗等低空经营活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融合发展模式。

青岛地铁集团依托青岛北站西片区及瓦屋庄车辆段闲置土地,规划建设胶州湾飞行营地、凤凰岛飞行营地两大核心项目,全方位落地直升机观光、固定翼飞行、滑翔伞等低空项目,打造 “低空旅游打卡地”。

资讯配图

05 挑战与前景

尽管前景广阔,eVTOL衔接生态修复仍面临多重挑战:

空域管理复杂,低空空域开放涉及军民航管制协调,飞行审批效率影响商业化进程。

氢能安全瓶颈,氢气储存需高压或-253°C深冷条件,地面加氢站布局和运输安全规范仍需完善。

公众接受度问题,低空飞行增加可能带来噪音扰民、隐私保护等社会顾虑,需要精细化的监管与引导机制。

要加速绿色转型,需采取三方面举措:加快新能源航空器技术攻关,完善低空空域管理制度,建设低空绿色基础设施。

阳东区已迈出关键一步,其低空经济创新融合产业基础配套设施项目纳入广东省2025年重点项目,总投资9.5亿元,将建设超1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和3万平方米综合服务枢纽。

青岛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于今年4月完成部署,将轨道交通管理理念延伸至低空领域,利用全自动飞行、AI自动分析技术,实现安全控制、飞行计划自动审批、全流程运行风险评估等六大核心功能,为低空飞行器提供安全保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资讯配图
精选推荐

低空产业圈|低空链招募

低空经济崛起:这五类人才,正在成为万亿赛道的“抢手货”

低空经济无人机这个六大商业盈利模式你了解吗?

一份低空经济项目商业计划书都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低空经济热潮涌动,企业如何抓住机遇、避开陷阱?

低空经济盈利密码:无人机配送 + 文旅 + 数据变现,这 5 种模式正在颠覆传统

低空经济第一股争夺战:eVTOL企业的上市竞速赛开始了

普通企业入局低空经济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低空经济投资模式全攻略,一文读懂

政策标准化VS产业集群化,2025低空经济五大趋势全解析

低空经济产业公司发展规划与组织架构体系方案

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设计方案(仅供参考)

破解低空企业盈利难题:从烧钱扩张到精细化运营

低空经济创业手记:安全风险管理的「三角架」思维

考证指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全流程解析,低空经济从业者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