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1:摩尔线程 S90 首曝:两年前未能亮出的底牌,游戏性能小胜英伟达 RTX 4060

7 月 25 日消息,摩尔线程最强 GPU——MTT S90 遭自媒体“差评”曝光,性能媲美英伟达 RTX 4060。

据称,MTT S90 是摩尔线程在两年前就计划推出的产品,与其 AI 智算卡 MTT S4000(IT之家注:2023 年 12 月 19 日发布)采用同一芯片架构。

资讯配图

实测显示,摩尔线程在鲁大师、3DMark Steel Nomad 和 Unigine Valley 的得分均超过英伟达 RTX 4060,只在 Fire Strike Ultra 中稍逊一筹。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不仅是 Benchmark,在实际游戏测试中,这款显卡在 4K 极高画质设定下的《永劫无间》中,平均帧率达到了 43fps,同样略高于 RTX 4060(42fps)

资讯配图

据称,测试版驱动并未针对 S4000 进行过专门的优化,如果能像 S80 一样持续深度优化,S4000 很可能在图形性能上实现对 RTX 4060 的大幅超越。

链接:https://m.ithome.com/html/870603.htm

    
    原来两年前的摩尔线程还藏了一手,虽然性能达不到NVIDIA顶级的水平,但对于刚刚起步的国产GPU领域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这次的曝光中也包含了各项跑分数据,在游戏领域比4060要强一些。

    这样说来,摩尔线程的首批消费级显卡也是两年前的事情了, 两年往往就是消费级显卡的更新周期,此时传出这种消息,是不是要为新一代产品造势了呢??




2:国产高端 GPU“砺算 7G100”现身 Geekbench,OpenCL 跑分超越英伟达 RTX 4060 约 10%

砺算科技国产 GPU 产品发布会已经官宣 7 月 26 日。在那之前,48CU 的“砺算 7G100”已经出现在了 Geekbench 数据库中,OpenCL 性能初见端倪。

如图所示,测试平台采用了 AMD 锐龙 5 7600、技嘉 B650M H、16GB DDR5 4800 内存。在 Geekbench 6.4.0 中,该平台 OpenCL 得分 111290 分。

资讯配图

作为参考,RTX 5060 的 OpenCL 成绩为 120,916 分,RTX 4060 为 101,028 分,锐炫 A770 为 109,174 分。也就是说,砺算 7G100 约比 RTX 4060 强了 10.16%,比 RTX 5060 弱了 7.96%。

资讯配图

砺算 7G100 是中国国产高端游戏 GPU 之一,它采用砺算科技自主研发的 TrueGPU 架构,支持 DirectX 12、Vulkan 1.3、OpenGL 4.6 和 OpenCL 3.0。

今年 5 月 25 日,砺算科技宣布其首颗自研架构 GPU 芯片成功点亮,下一步将根据台式机、笔记本、图形工作站等设备的需求,继续进行详细全面的软硬件测试和驱动优化工作,IT之家后续将保持关注。

资讯配图
原文链接:https://m.ithome.com/html/870581.htm
    
    另一个国产GPU厂商砺算的新产品跑分也被流出了,同样是在对标NVIDIA的4060,不过这次不是游戏,是在OpenCL 跑分上。在砺算的划分中,7G100应当是游戏显卡,还是期待能看到更多实测表现。

    国产显卡越来越多,中国也是AI市场最大的国家,随着美封锁的进一步加剧,或许我们能形成自己的AI软硬件生态呢??



闻3:国产算力再添 “强芯”,龙芯 3C6000 平台 2025 年 5-6 月期间完成 55 款生态产品适配

7 月 24 日消息,据龙芯中科消息,龙芯 3C6000 系列处理器发布后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目前适配热潮已至,国产算力再添“强芯”。2025 年 5-6 月期间有 55 款生态产品完成基于 3C6000 平台的适配工作,其他软硬件的适配需求也在同步推进中。

资讯配图

据介绍,龙芯 3C6000 采用龙芯第四代微处理器架构,单硅片集成 16 个 LA664 处理器核,通过同时多线程技术支持 32 个逻辑核。基于龙链互连,龙芯 3C6000 支持三种不同数量硅片(S / D / Q)的封装形式,通过板级多路直连,最多可达到 256 个逻辑核规模,能够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充足运算能力,满足用户对单核高性能和多核高并发两方面的应用需求。

原文链接:https://m.ithome.com/html/870477.htm


    就如同龙芯这样,龙芯3C6000在刚刚发布时就已经和文心一言达成战略合作,而现在则是与更多国产软件达成了合作或主动兼容。虽然在AI领域,CPU天生劣势,但这种合作方式值得GPU厂商们借鉴,国产软硬件结合必然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欢迎加入

买电脑讨论群:386615430

电脑吧评测室官方一群:798545305

关注B站@电脑吧评测室



备注
    文章转载自网络(链接如上)。文章出现的任何图片,标志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本文仅作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可在本文内留言。
    引用文章内容与观点不代表电脑吧评测室观点。

资讯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