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天,两家上市公司相继与高能时代"分手"。7月18日,安孚科技宣布终止投资5000万元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项目。仅仅四个月前,双方还雄心勃勃地规划了从2026到2030年的产品送样时间表。终止原因直指高能时代控股股东股份遭冻结、经营风险骤增。


无独有偶。两天前的7月16日,蠡湖股份发布公告,以0元价格转让其在高能蠡湖的股权,彻底退出与高能时代的固态电池合作。原因同样指向高能时代的严重违约——其子公司深圳高能时代始终未能履行首期出资义务。


这家曾被视为固态电池领域"技术黑马"的企业,如今陷入团队解散、实质破产的窘境。高能时代曾头顶多重光环:创始人罗明出身丰田、长城电池研发核心团队,日本横滨研发中心与东大、东工大深度合作,国内首条全固态电池试验线。然而,2024年财务数据显示,其深圳子公司全年营收仅1.95万元,亏损却达1789.85万元,资金链断裂早有端倪。


固态电池是资本密集、技术壁垒极高的赛道,技术优势无法快速变现。


安孚科技(传统电池龙头)与蠡湖股份(汽车零部件企业)分别看中固态电池在消费电子、储能及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潜力,试图借力高能时代的技术切入赛道。然而,两家公司的战略布局均因同一合作方的履约危机而戛然而止。


当前固态电池行业已进入"技术路线收敛期",硫化物体系虽成主流,但"固固界面"膨胀等难题仍待突破。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企业正加速中试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