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蓝新能源固态电池研究进展
- 2025-07-21 11:40:15
卫蓝新能源目前已向蔚来交付半固态电池产品。公司在产能建设方面拥有四个关键生产基地:江苏溧阳(0.2GWh)、浙江湖州(22GWh)、北京房山(6GWh)和山东淄博(100GWh)。其中,湖州基地自2022年起全面投入运营,溧阳基地也已开始生产。

产品主要应用领域涵盖新能源汽车&游艇、储能、低空经济动力三大部分,其中典型电芯产品有:
360Wh/kg高能量密度动力电芯:具备超高能量密度,单次续航里程超过1000km,已于2023年底量产交付蔚来汽车,并在多家知名整车厂获得定点。
280Ah超高安全储能电芯:已于2023年下半年量产交付,为三峡、海博思创、国电投等多个储能项目供货。
320Wh/kg高能量密度低空经济动力电芯:目前已为多家国内外无人机、机器人、便携电源等客户供货。
卫蓝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游艇领域主要有46系和软包电池,主要在湖州基地生产;储能&船舶主要是以磷酸铁锂材料为主,主要产能来自淄博基地;低空&其它主要是小容量电池,正极三元为主,负极石墨+硅,能量密度270Wh/kg。
2025年3月,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在珠海投产,该产线由卫蓝新能源与广东能源集团合作建设,年产能6GWh,主要生产314A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产品,适用于源网侧储能、5G基站储能等多个场景。

卫蓝将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定在2027年。按照卫蓝三阶段的规划:
技术路线图:
2025-2027年:完善半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提升至450Wh/kg
2027-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突破500Wh/kg能量密度
产能扩张:
2025年:实现20GWh年产能
2027年:规划产能达到50GWh
2030年:目标100GWh超级工厂,显示出中国市场在全球固态电池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市场目标:
2025年营收目标100亿元
2026-2027:2027年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
2030年实现"固液同价",推动全固态电池普及
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支持的前沿技术,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主流方向。卫蓝新能源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实践,不仅推动我国在固态电池领域从“跟跑”向“领跑”跨越,更将加速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绿色转型。未来,随着量产成本的持续下降与技术迭代,固态电池有望在2030年前全面替代液态电池,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核心驱动力。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