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隆重举行
- 2025-07-25 20:52:52
2025年7月22—24日,以“具身智能与多模态交互技术的融合与突破”为主题的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在齐齐哈尔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主办,山东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联合承办,大会得到了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车与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机器人及智能焊接专业委员会大力支持,汇聚了众多机器人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具身智能领域前沿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大会同期,蓝点触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烟台睿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携主打产品惊艳亮相并在现场演示,引不少观众驻足。

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韩志强副所长、北方华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程振轩、齐齐哈尔大学王志刚副校长、国家科技部二级研究员刘进长、山东大学李贻斌教授、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科技处董凯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付宜利教授、清华大学刘辛军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訾斌院长、天津大学刘海涛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杨立军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朱延河教授、广东工业大学何昭水教授、东南大学李新德教授等200余位业内专家和学者出席大会。大会开幕式由北京理工大学段星光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韩志强副所长指出,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点,具身智能是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重点方向,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径。2024年,具身智能入选中国工程院“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新质生产力技术备选清单”;2025年,“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国家战略层面的重点布局。当前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爆发期,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浪潮推动了科技产业与养老服务、工业制造、物流运输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韩志强致辞
清华大学刘辛军教授作了题为《机器人技术与高端制造装备创新》的报告,刘教授从机器人创新认知与机构学基础、大型构件机器人加工技术创新、高端制造装备发展愿景3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他重点介绍了“手眼脑”协同原位加工模式,其通过“手”“眼”“脑”的深度协同,实现了大型复杂构件在原位环境下的高精度、高效加工。

清华大学刘辛军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朱延河教授作了题为《以人为中心的人机共融与智能协作机器人技术》的报告,朱教授指出机器人的核心使命是提质、增效、代人,强调在人机交互中,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实现人与机器的深度融合和高效协作,同时与大家分享了团队在移动双臂协作机器人、系列化外骨骼机器人、外肢体辅助作业机器人系统、本体变构驱控一体、多源融合自然操控、柔顺安全协同作业、人机协同作业、人机安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天津大学刘海涛教授报告的题目是《高性能混联机器人设计与应用》,刘教授指出高性能混联加工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与机床技术的结合,开发高性能混联加工机器人新产品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针对混联加工机器人存在的工作空间、运动灵活度、静动态特性等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基于对偶空间理论的规格化建模与综合性能评价体系、“主参数设计策略+综合性能驱动”的集成设计方法等解决方案。

天津大学刘海涛教授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王硕研究员作了题为《机器人灵巧操作技能学习》的报告,他围绕具有灵巧操作能力的机器人机构、灵巧操作的多模态信息表征以及灵巧操作技能的学习等内容向与会者作了详细介绍,并提出机器人灵巧操作会朝着高保真的机器人视觉、触觉、力觉仿真;基于高精度仿真的机器人灵巧操作技能学习;机器人灵巧操作技能的虚实迁移等4个重要方向发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王硕研究员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科技处董凯处长作了题为《智能机器人发展思考》的报告,他指出,2024年中国智能器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378.9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50万台套,服务机器人产量1051.9万套,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由2021年的322台/万人快速上升到2023年的470台/万人,预计2024年突破500台/万人。同时,他还提出了在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软硬一体布局、构筑“软实力”和“硬基础”;大力推进智能机器人+应用;构筑行业发展的安全治理基石;坚持长期主义、辩证看待当前智能机器人的“热”和未来发展趋势等5方面的重点思考。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科技处董凯处长
此次大会设立了仿生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康养机器人等专题论坛,专家、学者围绕机器人细分领域及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路径与标准化建设和跨学科融合等领域展开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积极推动学科交叉研究与合作,促进机器人行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携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EI)、《科学技术与工程》(EI)、《机器人》(EI)等11家知名期刊,建立“快审快发”通道,共收到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44所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征文稿件109篇,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后遴选出10篇优秀论文,并进行颁奖。
为给青年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经验的平台,大会还特设了青年硕博快闪论坛,30余名投稿人热情分享了他们在机器人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技术,大家热烈讨论,开展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快闪论坛不仅成功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更激发了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更好地助力智能机器人技术实现更大的突破。
2025 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交流与合作平台。随着国家战略对“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 的重点布局,以及技术与多领域融合的不断深化,此次大会的成果将为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加速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行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中实现更大突破,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如需咨询商务合作、宣传推广、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END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