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成都正加快基金体系构建吸引众多投资机构来蓉投资,7月24日成都重磅发布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

此外还有许多活跃投资机构在积极关注成都企业的投资机会。天虎科技曾对上半年167起成都科技创投领域投融资事件做过整体剖析,详见:盘点 | 成都科技创业投融资2025年上半年特征剖析 其中哪些投资机构表现活跃?

从上半年投资成都企业的数据,可以进一步观察活跃投资机构。需要说明的是,本次统计主要来源于公开披露,部分投资机构和创业载体也提供了相应数据。统计数据涉及成都创业公司的股权融资事件,包括从种子天使到上市前融资,排除了定向增发、IPO、新三板挂牌等。本次数据采集以投资机构维度为主。企查查亦提供部分信息支持。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活跃国资撑起硬科技创投

根据不完全统计,成都企业上半年167起投融资事件中,共涉及各类投资机构或非投资机构(如产业资本)超过216次出手(同一轮次有多家机构出手),其中涉及投资机构为189次,非投资机构(如产业资本)27次

资讯配图

从投资主体归属地来看,有48.61%的机构注册或者投资活跃在成都,其中既有四川省科创投集团、产业振兴集团等为代表的省级机构,也有成都产投这样的市级机构 ,还有高科集团、成都高投等为代表的区级机构。

从投资主体属性来看,以国资为代表的机构贡献了上半年创投的重要力量,超70次投资由国有机构发起,其中多个机构在半年内多次出手。同时国资聚焦中早期,普遍投资轮次在A轮及以前,对本土硬科技企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

从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国资机构表现突出,国有基金直投及参股基金贡献出重要力量,为成都构建“耐心资本”提供支撑。

成都高投创业管理的高科种子基金便投出了16家本土企业。成都高科种子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今年1月完成备案,高科种子基金目标规模3亿元,存续期20年,基金围绕高新区符合条件的初创期项目进行投资。

成都产投集团所关联的成都技转、先进资本、技转智石等机构,在上半年共投出了15个本土项目。例如,成都技转投资了奥纽新材料、图林科技等企业;先进资本投资了嘉兆电子、重产空天动力;技转智石投资了海孚科技、环诚智能等。

策源资本上半年共投出10余家企业,主要聚焦在数字经济和电子信息领域。例如,其管理的成都策源星火种子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都策源广益数字经济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策源直投基金)出手频繁。

四川省科创投集团是省级科创投资主力军之一,其中院士基金上半年投资了包括久远智造、星火时空、中科星辰等项目。川发展控股的四川发展未来智造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未来智造)上半年也多次投资本土项目,其管理的未来智造基金与高端装备制造基金合计规模为60亿元。

四川产业振兴集团旗下的川创投、四川聚信等上半年主要聚焦大健康、现代农业进行了投资,分别投出了金唯科、今是科技、根目录等企业。

聚焦生物医药投资的国生资本,上半年投出了4个成都项目,涉及干细胞再生、基因测序、大分子创新药等热门领域。

成都交子金控旗下的“交子系”基金也非常活跃。据悉,目前已形成以50余支基金为支撑的超1300亿级基金集群,投资及带动招引奕成科技等180余个项目落地成都,为众多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与发展动能。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多类型资本补足产业生态

民营机构方面,上半年包括合力投资、思佰益、初尧资本、沛坤基金、博源资本等出手频繁。其中合力投资上半年投资了4家企业,主要聚焦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思佰益投资了科力深及柯锐斯2家电子信息领域企业;初尧资本投资了绘乡美卷;沛坤基金投资了具身人形;博源资本投资了讯领科技。

代表产业资本的非机构主体,也为本土创投贡献了力量。比如宜泊科技投资到达角科技,国光电气投资先觉聚能科技等。产业资本的活跃,为成都产业链补足提供了动力。

外地机构方面,中科创星、新微资本、国投创业、东方富海、阿米巴资本等在上半年多次投资成都企业。大部分这类机构,所管基金出资主体中均有成都国资身影。比如东方富海管理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成都)交子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国家级母基金布局四川省的首支基金,设立规模50亿元,主要投向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中小企业。今年上半年,该基金投出了3家本土企业。阿米巴资本在管的成都阿米巴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由高新区天使母基金出资,上半年投资了箴羲科技。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加快完善创投生态

省市正加快完善创投生态。例如,上半年四川省出台《四川省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把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作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天虎科技从中基协网站备案信息查到,截至7月24日,今年来共有40只注册地在成都的私募基金备案,例如祥峰、弘毅、英诺等知名外地投资机构均在成都落了新基金,而更多的是省市区各类国资机构设立的新基金,例如金融城资本与兴锦基金、国生资本分别合作了1只新基金。

成都市从7月开始尝试“先投后股”,通过“财政资金先投+市场基金接续”的拨投结合支持模式,2025年到2027年首期设立财政“先投”资金2亿元,国有投资平台配套组建相应的专项接续基金,累计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低于100项,单个项目平均支持资金200万元,最高可达500万元。

7月24日,成都重磅发布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该基金依托成都产投集团“产业性基金”、交子金控集团“功能性基金”定位,由成都科创投集团等机构进行管理。基金将聚焦“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智能感知、下一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方向。

这一切,都为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资讯配图

盘点丨2025上半年成都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事件
盘点丨上半年成都AI企业被哪些机构关注投资?
破解成果转化与投融资难题,四川中医药产业迎来“加速引擎”
2亿元!成都拟开展“先投后股”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盘点 | 成都科技创业投融资2025年上半年特征剖析

资讯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