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物联网、智能制造、汽车电子及智能家居等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进,而作为边缘智能设备核心的MCU(微控制器)市场也随之迎来爆发式增长。据Mordor  Intelligence数据,预计 2025 年全球微控制器 (MCU) 市场规模为 347.5 亿美元,到 2030 年将达到 572.5  亿美元,预测期内(2025-20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0.5%。


资讯配图


这一趋势背后,是工业自动化、新能源车、AI、物联网等领域的深度渗透,以及对高可靠性、低功耗MCU芯片的迫切需求。面对这股新兴需求浪潮,全球MCU厂商正加快产品线布局,包括导入AI加速器、异构计算单元与超低功耗架构,以满足更广泛的智能应用场景。


在此背景下,7月24日,由全球知名媒体集团AspenCore主办的“2025  MCU及嵌入式技术论坛”在深圳南山科兴科学园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论坛以“智驱未来”为主题,汇聚瑞萨电子、昂科技术、武汉芯源半导体、灵动微电子和奕斯伟等厂商代表,共同探讨MCU和嵌入式技术的创新突破、市场趋势及应用场景,为参会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行业洞察的同时,也搭建了一个促进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优质平台。


资讯配图


瑞萨嵌入式产品矩阵介绍


瑞萨电子建立在日立、三菱电机及NEC等强大技术创新基础上,通过收购Intersil、IDT、Dialog等企业不断强化产品阵容,现已发展成为面向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和物联网等高增长市场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


瑞萨电子嵌入式处理器事业部市场经理刘杰文表示,公司以丰富MCU、MPU产品线为核心,全面覆盖130nm到14nm各级工艺节点,凭借非易失存储先进工艺、超低功耗工艺等优势,为各类应用市场提供尖端AI技术和开发平台。


资讯配图

瑞萨电子嵌入式处理器事业部市场经理刘杰文


在核心技术方面,瑞萨电子拥有超高性能、高实时性多核处理器架构,高性能图形和视频处理技术,以及DRP-AI超高效AI加速器。其最新ARM  V8.1M架构Cortex M85、M55*,Ethos-U55  NPU算力达0.25TOPS,Helium技术使机器学习性能远超M7。产品集成大容量嵌入式闪存和RAM,具备通用、HMI/图形、电机控制等多种功能,且集成嵌入式Renesas安全引擎,CPU性能高达1GHz,功耗低至200nA待机。


瑞萨电子的产品布局广泛,涵盖车规、专用品、标准品等多领域。RL78超低功耗MCU产品家族具有宽工作电压、高品质、安全、高扩展性、高集成度等优势;RX高效能MCU产品家族涵盖从低端到高端产品线,满足不同性能与功耗需求;RA  MCU产品家族大多基于最新一代ARM v8架构,采用先进安全技术TrustZone。


此外,瑞萨电子构建了完善的生态系统,提供从开发工具、软件包到应用案例和参考设计的全方位支持。其MCU、MPU产品在工业自动化、协作机器人、嵌入式AI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助力各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


刘杰文特别强调瑞萨电子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发展。公司与中国本地50多家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推出本地化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并通过大学计划助力人才培养,致力于塑造下一代嵌入式开发创新者。


昂科支持MCU从PSV测试到量产烧录


昂科技术副总裁傅国在演讲中深入阐述了全新AP8000V2平台的技术突破,该平台实现了MCU从硅后验证(PSV)测试到量产烧录的全流程覆盖。平台通过软件定义仪器(SDI)技术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将测试与烧录环节深度整合,支持Chip  Level和Board  Level双模式烧录,满足不同场景的自动化需求。其创新性的差分传输技术有效解决了量产烧录中的信号干扰问题,结合多芯片并行处理能力,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资讯配图

昂科技术副总裁傅国


在性能参数方面,AP8000V2-H机型支持Gang8/Gang16并行烧录,单Site最大功率达12.2W,总功率36W的硬件配置可应对高功耗芯片需求。平台兼容UFS、eMMC、MCU/MPU等全品类封装形式,烧录速度突破400MB/s(eMMC  HS400模式),并集成光通信接口与超大容量存储选项。傅国强调,该平台通过精密电压自校测电路与ESD保护专利,确保了0.8V-12.5V宽电压范围的稳定输出,电流控制精度达1A级。


技术创新层面,平台搭载的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方案,在AI服务器主板PCBA烧录等复杂场景中验证了其可靠性。相较于前代产品,AP8000V2实现万兆网口升级,并保持与AP8000平台的软件兼容性,助力客户平滑过渡。目前该平台已服务华为、博世、英伟达等全球头部企业,年处理芯片超100亿颗,其差分传输原理与安全烧录技术更获数十项发明专利支撑。


傅国总结指出,AP8000V2通过全流程自动化、高功率适配、多协议兼容等特性,重新定义了量产烧录设备的性能标杆,为半导体行业提供了从研发验证到规模量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武汉芯源坚持继续布局32位MCU


武汉芯源半导体技术总监张亚凡在演讲中系统阐述了公司持续深耕32位MCU领域的战略布局与技术突破。他重点介绍了新一代CW32L01x系列产品的核心技术优势:集成4信道独立DMA引擎,支持自动重传与多模式数据传输,显着提升复杂场景下的数据吞吐效率;通过Cordic硬件加速引擎实现三角函数等数学运算的硬件化处理,相较软件方案计算速率提升3倍以上,同时节省50%的RAM资源占用。


资讯配图

武汉芯源半导体技术总监张亚凡


在产品阵容完善方面,张亚凡公布了超低功耗M0+平台的最新进展:继CW32L010量产之后,CW32L011/012系列已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形成覆盖通用高性能(F系列)、安全低功耗(L系列)的多维度产品矩阵。其中CW32F030系列通过内置黑客级代码加密模块与全端口滤波防抖设计,在电机控制、无线充电等需要高可靠性的场景中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平衡。


演讲特别强调了生态体系建设成果:CW32技术社区荣获立创开源平台"优质合作社区"称号,通过提供完备的开发工具链、参考设计方案及技术论坛支持,已吸引超过2万名开发者参与生态共建。在应用场景拓展上,CW32L01x系列成功渗透至电子烟、云台控制、车载仪表等12个细分领域,其6对互补PWM输出与灵活移相功能,在无人机飞控、电动牙刷驱动等场景中展现出精准控制能力。


张亚凡表示,武汉芯源将持续加大32位MCU研发投入,2025年计划推出搭载AI加速引擎的新一代产品,通过"技术深耕+生态共建"双轮驱动战略,巩固其在国产MCU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灵动微携高可靠和低功耗新品重塑MCU应用边界


上海灵动微电子产品经理官兵在演讲中系统阐释了MM32  MCU产品矩阵的技术演进与生态布局。他重点介绍了覆盖超值、主流、低功耗、性能四大系列的产品战略,构建从基础控制到高端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


资讯配图

上海灵动微电子产品经理官兵


在超值系列中,MM32G0001以48MHz Cortex-M0内核为核心,集成16KB Flash与2KB  RAM,通过TSSOP20/QFN20封装实现紧凑设计,适用于无线充电、电机控制等成本敏感型场景。主流系列代表MM32F0120搭载72MHz  M0+内核,配备64KB Flash与8KB RAM,支持USB PD协议与多路USART通信,在快充协议转换、电池管理系统中展现高集成度优势。


官兵特别强调低功耗系列的技术突破:MM32L0130采用48MHz  Cortex-M0+架构,内置段码LCD驱动模块,待机功耗低至300nA,配合LQFP32/64封装,成为便携医疗设备、智能表计等长续航场景的理想选择。性能系列旗舰MM32F5370则搭载180MHz  Star-MC1处理器,配置512KB Flash与128KB RAM,集成QSPI接口与全速USB  2.0,支持CAN-FD总线与多通道12位ADC,在工业监控、光伏逆变器等高端应用中实现精准控制与高速通信。


演讲揭示灵动微电子正通过"硬件+软件+生态"三维布局构建竞争力:除提供全系列MCU产品外,还建立包含开发板、算法库、参考设计的完整生态体系,结合官网技术文档中心与社区支持,显着缩短客户产品开发周期。


官兵表示,灵动将持续拓展MM32在电机控制、电源管理等领域的深度优化,2025年计划推出搭载RISC-V架构的新一代产品,巩固其在国产MCU市场的技术领先地位。


奕斯伟以RISC-V生态驱动智能终端革新


奕斯伟计算智控产品市场部负责人雷庆刚围绕公司在RISC-V领域的技术布局、产品矩阵及行业应用案例,系统阐述了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可控的RISC-V生态赋能智能终端与具身智能发展。


资讯配图

奕斯伟计算智控产品市场部负责人雷庆刚


雷庆刚首先介绍了奕斯伟计算的业务定位与技术战略。作为AI时代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奕斯伟聚焦“RISAA”(RISC-V+AI)生态技术平台,以RISC-V内核为核心,构建覆盖智能终端、具身智能及产业领域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其产品线涵盖MCU、SoC、AI加速卡及多媒体处理芯片,服务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等场景。雷庆刚特别强调,奕斯伟计算通过“软件定义硬件”的创新模式,提供从IP核到开发工具的全栈支持,助力客户实现快速迭代与差异化竞争。


在核心技术层面,雷庆刚重点展示了奕斯伟计算的RISC-V内核设计能力。其自研内核系列包括通用型(E100/E200)、高性能(S500/S700)及车规级(E320A/R500A)产品,支持从2-stage到12-stage的多级流水线架构,最高主频达168MHz,并集成向量计算、AI加速、功能安全(ASIL-B/D)等特性。例如,S516内核采用8-stage超标量架构,支持1024bit宽向量指令,显著提升AI与多媒体处理效率;而E330内核则通过6-stage流水线与Zicond指令扩展,实现低功耗与高代码密度的平衡。雷庆刚指出,奕斯伟计算的RISC-V内核通过可配置指令集、安全特性与PPA优化,为客户提供“深度定制化”能力。


针对具体应用场景,雷庆刚分享了奕斯伟计算的RISC-V  MCU产品矩阵。在汽车领域,EMU5103车规电机MCU集成LIN总线、电机预驱及多通道PWM,支持ASIL-B功能安全等级,适用于车载风扇、座椅控制等场景;在白电领域,EMU7xxx系列以168MHz高性能内核、2MB  Flash与多接口设计,满足洗衣机、空调等复杂控制需求。此外,奕斯伟还推出面向工控与机器人市场的超低功耗MCU,支持多协议通信与实时任务调度,助力清洁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实现智能化升级。


雷庆刚强调,奕斯伟计算通过“全定制+半定制+行业定制”三位一体的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从IP授权到系统级方案的灵活服务。目前,其RISC-V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电子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并与多家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他透露,奕斯伟2025年的重点方向是深化RISC-V生态建设,通过开放SDK与参考设计,推动国产MCU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结语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持续深入,MCU及嵌入式技术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创新应用与拓展。


一方面,物联网的普及将推动MCU在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与智能化控制;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MCU将具备更强的计算能力和智能化水平,能够支持更复杂的算法和模型,为智能决策和自动化控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同时,随着低功耗、高性能、高集成度等技术的不断进步,MCU将能够满足更多对性能和功耗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的需求,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责编:Luf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