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杀入餐饮行业
- 2025-07-23 19:10:36



特斯拉餐厅来了,排队13小时才能吃上
马斯克跨界的步伐越迈越大,如今,餐饮界也有了他的身影。
近日,特斯拉餐厅在加州好莱坞正式开业,是一个餐厅+特斯拉的快速充电站的结合体,整体风格也很符合马斯克的审美:复古怀旧与未来主义。

图源:微博
当天,由特斯拉首席设计师弗朗茨·冯·霍尔茨豪森主持开业仪式,有顾客排队等待了13个小时才吃上。
开业前,马斯克还在X上夸下海口,表示他已经在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多的餐厅。“如果我们的复古未来主义餐厅表现良好,我认为是会的,特斯拉将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以及长途路线上的超级充电站建立这些餐厅。”

图源:X
今日,微博用户LeoLiArt也发文表示:“你可能不认识我,但你肯定见过我设计的特斯拉餐厅,今天它营业了!大部分概念图中的设计被还原在实体上。这是唯一一张解禁的概念图,整个餐厅的设计耗时约三个月,过程是非常有趣的。设计的初衷,是再现美国四五十年代初最流行的汽车餐厅,集露天影院,充电桩为一体。”

图源:微博截图
概念图中可以看出,餐厅设计确实很有赛博、复古的风格,充满想象。

图源:微博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马斯克在餐饮界的首秀作品,有什么特别之处。
首先,这家餐厅位于洛杉矶的圣莫尼卡大道7001号,是一个24小时全天候不歇业的餐厅,用餐座位超 250 个。特斯拉车主可以直接从特斯拉车机屏幕上订购餐食,包括汉堡、炸薯条、鸡翅、热狗、奶昔、三明治等等。
根据爆料的菜单,某主打产品“特斯拉汉堡”一个13.5美元(1/3 磅优质布兰特牛肉、美式奶酪、生菜、焦糖洋葱、酸黄瓜、Electric 充电酱、马丁土豆面包卷)。

图源:小红书
结合美国普通汉堡价格,正常在10美元以内,特斯拉餐厅的食物是有一定溢价的。不过如果加上其能给车辆充电和马斯克个人“魅力”这两个附加优势,也可以理解。

图源:微博
其次,便是它的充电站功能。餐厅配备80个V4超级充电桩环绕停车场,车主用餐30分钟内即可完成快充,还有屏幕同步显示充电进度。
当然,在用餐体验方面,马斯克也考虑到了。餐厅内,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首次规模化商用,由爆米花派发、送餐至车窗、甚至迎宾角色都是由机器人负责。真人服务员主要担任轮滑送餐等互动岗位。

机器人服务员 图源:微博
而顾客收到手的汉堡餐盒,则是特斯拉Cybertruck的造型,饮料杯子上则印有充电标志,挺有意思。

图源:微博
再次,是餐厅内部的设计,处处充满细节。比如洗手间天花板上用液晶屏幕做成的窗户,让人俯瞰地球,仿佛置身宇宙飞船之中。

图源:微博
此外,餐厅还内设一块巨型屏幕,用户边吃饭边观看,当然,车主也可以选择坐在特斯拉车中用屏幕上观看,因为餐厅电影院音箱设备与司机们的特斯拉车内扬声器可以同步,实现“千人千屏”的观影体验。
此外,餐厅还售卖各种特斯拉品牌的周边商品,比如擎天柱机器人的人偶和特斯拉餐厅主题T恤等。
对此,有网友锐评:马斯克不愧是商人,把“卖货”贯彻到极致。

图源:微博
事实上,马斯克这番进军餐饮也并非突然。此前早在2018年1月,马斯克就首次宣布他打算在洛杉矶的一个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建立“一个老式的免下车摇滚餐厅”,并且执行力颇强,特斯拉很快就申请到了餐厅许可证。
不过,从那之后,可能主业项目太过忙碌,特斯拉餐厅项目的进展被马斯克明显放缓。到了2023年,马斯克又对外承诺:这家餐厅将在当年的“晚些时候”开业。随后,该项目又没了音讯。终于在今年,这一设想终于落地。
今日,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网友发布了打卡体验,有网友还表示:菜单背面有个小彩蛋,这家特斯拉餐厅的所有供应商,全部都在一辆特斯拉充满电即可到达的距离内,很美式,也很local。

图源:小红书截图
总而言之,目前看来,马斯克在餐饮界的“第一战”初具成果,或许凭借马斯克出色的“带货能力”和业界眼光,未来这种融合充电、用餐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式餐厅,将会越来越多。
车企纷纷拓展餐饮服务
当然,马斯克搞餐饮也并非业界首创,随着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不少车企都开始拓展服务,企图在这一方面“俘获更多车主”,也为自己拿下更多筹码。
不久前,话题“鸿蒙大酒店火了”冲上热搜榜,引发关注。
起因是余承东的一条微博:“来内蒙的鸿蒙智行用户中心吃夜宵,很有特色,我们在全国超600个用户中心,推出了免费夏季车辆检测,其中有200余家支持鸿蒙智行星夜服务,方便用户下班之后来,检个车、用个餐放心回家。”

图源:微博截图
不少网友摸不着头脑,表示:“鸿蒙智行开饭店了?”其实是华为鸿蒙智行为车主打造的“酒店级”服务,车主可以免费充电、免费吃饭喝茶、上门取送车、代办手续、夜间保养服务等。
图源:微博
简单说,便是车企对车主的服务升级,车主保养充电或单纯想歇脚,都能顺道免费吃顿好饭,借此提升用户粘性和满意度。
当然,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华为需要承担更多的供餐成本,但也使得车主平均停留时间显著延长了:“自从提供免费餐,周末到店量翻倍,丈夫看车妻子带娃吃饭,成交率反而更高了。”
看来,鸿蒙智行拓展餐饮服务这一招,不仅积攒了口碑,也带来了一定潜在消费,一举多得。
此外,还有历来以“服务生态”为名的新势力车企蔚来。蔚来在北京王府井花了一年4000万元的成本,打造了集咖啡、办公、亲子活动于一体的“牛屋”(NIO House),号称“车主第二客厅”。

图源:蔚来汽车
除了扮演常规卖车的功能,牛屋还兼具了线下用户的运营功能,因此也带来了蔚来的用户忠诚度。比如其中,亲子手工课强化家庭黏性,商务会议室延伸职场社交,甚至求婚仪式也被纳入服务场景。
因此,根据蔚来披露的数据,牛屋用户换购下一辆蔚来的比例达48%,是非牛屋用户的2.3倍,可以说,深度的服务重构了人车关系。
当然,还有业内老大哥奔驰。2014年,奔驰创立Mercedes me餐厅,进入中国市场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奔驰的概念餐厅前后进驻北京、上海、成都及深圳。

奔驰餐厅 图源:微博
整个餐厅都很符合品牌调性,布满豪华内饰,满眼可见的奔驰标志甚至攀上了天花板的星空顶。
还有宝马,将餐厅直接开在了4s店楼上。打着美式机车复古风,咖啡+特调鸡尾酒+法式西餐+西式简餐的组合,人均不到200元。

图源:微博
总而言之,在开餐厅这件事情上,车企们可以说是你追我赶,当然最终的目标也很明确——提高客户粘性,拿下潜在消费。

铁粉推荐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18565716396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