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到了2025年,国内城市的大街小巷基本上都被电车占领了!买车这事儿也变得纠结起来,到底是选新能源还是坚守传统燃油车?

图片

有人吹电车省钱,也有人夸油车省心,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开了3年插电混动后的真实感受,绝对戳心窝子!

当初卖掉油车换混动车,我主要考虑了三点:

图片

油费高得离谱,而混动车出行成本听说只要油车的一半,省钱啊!

我那台油车已经开了快8年,三大件开始罢工,养护费用蹭蹭往上涨;

身边几个买了混动车的发小天天在朋友圈炫耀,"1公里还不到3毛钱",听得我心痒痒,结果入手后才明白一个道理——人生没有白占的便宜!

图片

混动车省钱本来挺好,可为了省这点钱,我付出了啥?

且听我细细道来!

市面上的插电混动车,纯电续航大多在一百公里左右。想要更长续航?那就得掏更多钱,大部分家用车预算根本吃不消。而这一百多公里的纯电续航,实际体验如何?

图片

夏天打八折,充满电跑个80多公里就歇菜了。到了冬天,特别是跑高速,嘿,可能只有60多公里!平时市区通勤,每天30公里,想省钱就得靠纯电模式,啥意思?平均每两天就得充一次电!

图片

上周我们小区车友聚会,一位大哥吐槽:"买混动前,一周加一次油,现在倒好,三天两头找充电桩,感觉车没在开,人倒是跑了不少路!"

家里有充电桩还好说,问题是多数家用车主连个私家车位都没有,更别提安装个人充电桩了。只能跑到外面第三方充电站充电,有的充电站远得很,来回就是五六公里。这充个电比上班还累人!

图片

刚提车那会儿,我激情满满,电量一见红就往外跑充电。一个月后,激情耗尽,有空才勉强出去充电,没空就直接当燃油车开,跑加油站反而更省事。

再来算算经济账,结果真让人大跌眼镜!

目前新能源车主要分纯电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三种。插电混动和增程式出行成本差不多,大多插电混动车型百公里油耗+电耗约4升+8度电,折合35元左右。

图片

同级别燃油车百公里油耗8升,加92号汽油8元/升,百公里64元。看起来混动比燃油省了近一半,可现实是几乎没人能把混动车当纯电车来开。就像我舅舅说的:"理想是全靠电跑,现实是懒得充就烧油呗!"

图片

再看购车成本,同款车型,插电混动普遍比油车贵两三万甚至更多,每年保费贵几百到上千,日常保养维修费几年后肯定比油车高,毕竟混动车零部件更复杂,还有那个大家争议不断的"电池寿命"问题。

细算下来,混动车可能比燃油车并不省钱。如果买车就为了降低出行成本,混动车未必是最佳选择。难怪不少人买了混动车后后悔了,直言家用车还不如直接买纯电车。

图片

上个月我在4S店遇到位老车主,他笑着说:"我们插混群里90%的人都说市区用纯电香,可群外想买车的人最担心两件事:买得起养不起,养得起卖不掉。

一大波人冲着绿牌和免购置税冲进去,三年后才发现保值率和保险费才是最冷血的镰刀。

图片

厂家宣传插混纯电续航能到100-110公里,实际上夏季开空调续航直接缩水15%,冬季暖风简直残忍,腰斩成50-60公里,比纯电车缩水还狠!我北方的朋友冬天基本隔天就要用油兜底,油钱立马回到五年前。

图片

保修期一过,维修成本简直让人窒息!混动专用发动机、电机、电控、电池、DHT变速箱,样样都是高价配件。我邻居的混动车电控出了点小问题,修理费直接上万,他当场就想把车卖了。

图片

保险费用更是惊人!

平安、人保、太保三家2023年最新条款里,插混险比同价位燃油车贵18%至25%,维修配件还是新能源专线,小剐蹭也得等配件,修起来费时又费钱。

充电问题更是致命。

北上广深已有12%的小区以消防为由拒绝每位车主装家桩,不少写字楼快充白天排队超过两小时。想当纯电跑,下班先抢场子,再排个把小时,心情直接被电量焦虑拴死。

图片

二手车贩子收车时第一句话就问:"电池衰减多少?"懂车帝2024年4月报告显示:三年车龄插混残值只有同款燃油车的72%,主要是因为混动系统比纯电系统更复杂,维修溢价更高。换个动力电池包,官方报价六万五,车商收车价直接砍到八万,拆下来卖都嫌占地方。

图片

油电两系统保养费用叠加,4S店每次大保养要做两套检查,常规机滤火花塞加上三电系统电脑体检,渠道价格比车友自己找第三方修理厂贵30%到60%。一块机油滤芯就比普通同排量车贵一倍,因为库存少,全靠官方体系垄断。

图片

插混不跑高速其实很亏。

背着两百多公斤电池只跑40公里,整车能耗比1.5吨的小排量燃油车还高。想省油必须天天充电,充不上就变成反向增程,油箱又小跑不远,这种设定把省钱路线变成了生活选择题。

我上周和几个车友聚会,大家开玩笑说:"纯电车主最怕电池衰减,混动车主最烦发动机老化。"朗逸纯电同款电池,跑了三年只损耗6%,同厂混动发动机三天两头黄灯亮,原因是经常不用。发动机、制动液、机油替换成矿物油都容易乳化,修一次工时费够加满九箱油。

图片

绿牌政策也在逐步收紧。上海2023年已经收紧插混牌照门槛,2025年可能完全取消。多掏两三万拿绿牌看似省了一笔牌照拍卖费,但五年后减配逐渐退坡,牌照只能随车报废,相当于一次性透支未来现金流。

真正适合插混的只有一种场景:每日里程固定在30-60公里区间,家里或者公司至少有一个固定慢充桩;对牌照有硬性刚需,且五年内不打算换车,还能接受残值跳水。

图片

如果你经常跨市跑长途,或小区物业死活不同意装桩,直接买省油的燃油车反而省心省钱。

话说回来,混动车优势也挺明显,20万的车,动力性能可媲美四五十万的油车,智能化、辅助驾驶、功能等方面燃油车确实比不了。

前天我朋友买了台全新混动车,他兴奋地说:"这加速感简直上瘾!比我同事那台宝马3系还猛!"

图片

每个人买车侧重点不同,有人主要为了省钱,有人更看重动力性能、舒适性、功能等方面。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用车场景、个人喜好来选择。能接受混动车的不足之处,就能充分享受它的与众不同。

图片

不知道你们现在开的是啥车?有没有遇到这些混动车的烦恼?如果小编给你20万,你会买纯电车还是插混车呢?又或者还是继续买燃油车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