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近日,量旋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系列融资,投资方包括建信股权、梁溪科技城发展基金等政府基金,以及星空投资、华强资本、九颂基金等多家机构。

量旋科技创始人兼CEO项金根表示,政府基金与产业资本等多元化机构的加入为公司产业化拓展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公司产品及服务已覆盖全球五大洲40余国家和地区超200所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未来,量旋科技将继续聚焦技术迭代与商业场景拓展,同时加速业务全球化布局,推动更多生态领域的合作与落地。

量旋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构建了覆盖量子芯片设计-制造-测控-系统集成的完整技术链条。在超导量子芯片领域,公司2023年发布的少微芯片实现三大突破:采用双角度电子束蒸发工艺将量子比特T1弛豫时间提升至52μs,较行业平均水平提高30%;通过片上微波滤波器阵列设计实现16比特高密度集成,相邻比特串扰抑制比优于-35dB;创新采用蓝宝石衬底替代传统硅基材料,使芯片寄生电容降低40%,单量子门操作时间缩短至20ns。这些技术指标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2024年,少微芯片成功出口中东,并实现中国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海外交付,验证了全链条自主可控的产业优势。

在硬件系统层面,量旋科技同步推进测控系统与低温平台的协同创新。其自主研发的“织女星”测控系统集成200通道任意波形发生器,采样率达1GSa/s,分辨率14bit,可实现20比特量子比特的精准操控。配合4K/2K/300mK三级稀释制冷平台,系统将量子态测量保真度提升至99.2%,为复杂量子算法的工程化落地奠定基础。

量旋科技的产品布局呈现金字塔结构:底层以教育级设备普及量子认知,中层以产业级硬件解决实际痛点,顶层通过云平台构建生态闭环。在教育领域,公司2020年推出的全球首款桌面型核磁量子计算机双子座已迭代至双子座Lab版本,形成覆盖中小学科普到高校科研的全阶段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该系列产品已进入全球超200所高校,包括墨西哥CINVESTAV、希腊雅典国立技术大学等国际机构,成为量子教育全球化的标杆案例。

产业应用端,量旋科技聚焦金融、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价值场景。在金融领域,其与华夏银行合作开发的量子蒙特卡洛模拟系统,在期权定价模型计算中实现10倍于传统GPU集群的加速比,将百万次路径模拟时间从48小时压缩至4.5小时;生物医药领域,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合作的量子分子模拟平台,对布洛芬分子的HOMO-LUMO能级差计算误差控制在0.05eV以内,较传统DFT方法精度提升3倍。这些案例证明,量子计算已从概念验证迈向真实场景赋能

全球量子计算产业正迎来关键转折点。政策层面,中国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前沿领域,2025年量子信息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1.65亿美元,2030年将达13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66.5%。技术层面,谷歌悬铃木、中国祖冲之三号等百比特级量子处理器相继问世,量子优越性持续验证。市场层面,金融、医疗、能源等行业对量子计算的需求激增,预计2025年量子计算将占全球量子产业市场的40%。

量旋科技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其技术深度+生态广度的平衡。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计划2025年实现32比特超导量子芯片量产,量子体积突破128;另一方面,通过开源量子编程框架SpinQit、搭建量子计算云平台“金牛座”,降低量子计算使用门槛,吸引超10万开发者加入生态。这种硬件+软件+服务的闭环模式,使其在量子计算商业化竞赛中占据先机。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