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观察|这家光学巨头再现亏损!车载业务「救主」无望?
- 2025-07-19 15:22:51


近期,欧菲光发布的一份业绩预亏公告,让这个刚刚扭亏转盈的光学巨头再次陷入亏损阴霾。
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亏损8500万元-1.1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3914.4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为1.3亿到1.6亿元,上年同期的扣非后净亏损为1436.6万元。
刚刚过去的2024年,欧菲光实现总营业收入204.37亿元,同比增长21.19%;实现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减少24.09%;扣非净利润亏损1272万元,同比减亏。
分业务结构来看,欧菲光业务主要分为了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以及新领域业务三大块。其中,2024年智能手机产品业务线实现收入161.9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79.23%,其次是智能汽车业务,实现收入约2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为11.74%,新领域业务实现营收约为17.49亿元,占比约为8.56%。
不过,从业务毛利率来看,智能汽车产品仅为8.7%(同比上一年度,更是下滑6.15个百分点),远低于智能手机和其他新领域产品。

2024年其智能手机业务同比增长32.15%,达到161.92亿元,也带动了其整体业务回升,但相比此前2020年483.5亿元营收规模,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并且欧菲光的危机犹存,并未实质性解决亏损的问题,从2020年到2024年五年间,欧菲光扣非净利润均为负,累计已亏损超百亿元。
这种背景下,欧菲光也在积极部署新的业务场景,包括重点布局智能汽车、创新业务等,来打造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早在2015年,欧菲光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进军智能汽车领域,后通过收购华东汽电和南京天擎,成为国内整车厂商的Tier1供应商,2018年,其还收购富士天津镜头工厂,进一步布局车载业务。
此后,欧菲光通过整合旗下的汽车电子业务,全资子公司安徽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新的业务主体,并陆续完成对原有四家汽车业务公司(上海欧菲、合肥欧菲、华东汽电和南京天擎)的整合。
几年间,欧菲光的智能汽车板块业务实现了数倍增长。2024年欧菲光的智能汽车板块业务实现营收约24亿,同比增长了25.73%,并进入20多家国内汽车厂商的供应体系。


资料显示,欧菲光的智能汽车业务划分为智驾域、车身域、座舱域三大板块。其中,座舱业务(华东汽电)是唯一盈利的板块。
车载镜头方面,包括ADAS镜头、DMS及OMS舱内镜头均已经实现量产,其还特别提到,高端ADAS 8M镜头已定点多个国内大客户,海外客户项目已经陆续定点和量产。
另外,欧菲光的车载摄像头产品中,已量产包括2M前视三目、8M前视双目;3M和8M侧视后视等,另外舱内DMS和OMS摄像头均已实现量产应用。其中,高阶的高像素8M前视单目方案及8M DMS和OMS摄像头也已量产。
不过,按照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给出的数据,目前在国内乘用车配置NOA功能的车型上,舜宇智领、联创电子、海康汽车、德赛西威仍是ADAS前视、周视和后视的主力摄像头模组供应商。
事实上,与欧菲光同期进入车载领域的,还有一大批中国光学企业。早几年,来自车载摄像头市场的高速增长驱动,包括舜宇光学、欧菲光、联创电子、宇瞳光学等企业的车载业务均为各大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做出了贡献。
但来自汽车市场的降本增效巨大压力,加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玩家数量的持续增加,大部分光学供应商的车载业务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毛利下滑的困境。
尤其是今年以来各大头部车企掀起的中高阶普及战,对上游供应链企业来说,降本压力会进一步猛烈,将进一步挤压各大传感器供应商的利润空间。
可以看到,多家上市公司车载光学业务的毛利率表现并不乐观。例如,在2024年的欧菲光智能汽车业务毛利率为8.7%,同比下滑6.15个百分点,这也是公司毛利率唯一出现下滑的业务。
而欧菲光2024年财报显示,安徽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实现营收18.23亿元,但亏损高达5499.9万元。其中,子公司上海欧菲更是亏损高达4.22亿元。
欧菲光在财报中表示,近年来国内手机市场和智能汽车市场竞争烈度不断提升,市场参与者持续增加,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供应商利润空间受到明显影响。
无独有偶,2024年,另一家国内光学产品供应商—宇瞳光学的车载类产品毛利率为26.39%,同比减少2.39个百分点,也是唯一出现毛利率下滑的业务。
目前,该公司的主要直接下游摄像头模组客户包括海康威视、锐明技术、华锐捷、豪恩汽电、晶华光学、同致电子等,终端上车品牌包括比亚迪、丰田、大众、广汽、吉利、长城、长安、五菱、日产等。
该公司指出,光学镜头作为安防监控、汽车视觉的核心部件之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后续,可能导致产品终端销售价格下降、拉低行业平均毛利率、结构性产能过剩等,进而影响到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
面向参与者众多,竞争加剧的车载市场,欧菲光通过对各系列产品的产业链进行深度整合,布局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了关键原料部分或全部自产,在成本控制、质量一致性等方面形成了竞争优势。
据了解,欧菲光还基于光学镜头、摄像头为基础,向周视系统、自动泊车系统、集成以太网关的车身域控制器等系统级产品方案拓展,试图向具备软硬件解决方案能力的系统级供应商转型升级。
不过对比来看,2024年包括联创电子、宇通宇瞳光学等几家同行的车载类产品的毛利率均在20%以上,欧菲光车载业务的毛利率水平已经在行业中属于垫底。
而伴随着智能汽车各大细分赛道进入下半场深水区,车载光学市场竞争还将加剧,而接下来,收入占比不足12%的智能汽车业务,能否尽快提振毛利率水平,并成为这家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与盈利的重要推手,依然还是一个未知数。
往期推荐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