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们向万能的DeepSeek提出一些简单的半导体相关问题,看其回答能否满足你的要求。

问题:高附加值硅片企业对比:沪硅产业、TCL中环、中晶科技

高附加值SOI硅片、硅基外延片市场的崛起,不仅源于上游的国产化推动,更根植于下游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劲需求拉动。国内外延片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10亿元人民币。沪硅产业、TCL中环、中晶科技作为该领域的三大内资龙头,分别以差异化技术路径抢占市场。

以下是沪硅产业、TCL中环、中晶科技三家高附加值硅片企业的综合对比分析,聚焦战略定位、技术能力、新项目进展及未来产能布局:

一、简介与战略定位

1.沪硅产业

定位中国半导体大硅片国产化核心企业,专注12英寸硅片研发与量产,打破300mm硅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战略路径通过收购整合(上海新昇、新傲科技、Okmetic)构建全尺寸+全品类硅片平台,布局SOI硅片、异质集成材料等高端领域,目标成为全球化半导体材料服务商。

市场目标2025年实现12英寸硅片产能120万片/月,覆盖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功率器件等高端应用。

2.TCL中环

定位全球光伏硅片龙头,主导210mm大尺寸硅片技术标准,推动光伏度电成本(LCOE)下降。

战略路径将半导体长晶技术迁移至光伏领域,以工业4.0智能制造为核心,打造自动化、高柔性生产线,强化G12硅片的规模与成本优势。

市场目标巩固光伏硅片全球市占率第一(2025210系列产品目标占比58%),延伸组件技术(叠瓦组件)实现差异化竞争。

3.中晶科技

定位国内分立器件用硅材料细分龙头,聚焦6英寸及以下研磨片、抛光片及功率芯片。

战略路径以中小尺寸硅片为基础,通过募投项目向8英寸抛光片及高压二极管芯片扩展,布局车用高功率器件等高端市场。

市场目标实现研磨片到抛光片的升级,扩大功率器件在汽车电子、工业设备的应用覆盖。

二、技术与设备能力

技术差异化

沪硅半导体大硅片全流程自主化,突破重掺硅片等卡脖子环节;

中环光伏硅片大尺寸+薄片化定义行业标准,技术反哺半导体布局;

中晶中小尺寸硅片良率与成本控制领先,适配分立器件高性价比需求。

三、新项目进展与未来产能/服务能力

沪硅产业

300mm硅片三期扩产
太原项目新增拉晶产能60万片/月(含重掺)、切磨抛产能20万片/月;上海新昇新增切磨抛产能40万片/月,2025年总产能达120万片/月。

高端SOI布局
300mm SOI中试线建设(年产40万片),瞄准5G射频芯片与光子器件。

材料创新
新硅聚合推进硅基铌酸锂衬底产业化,支持5G滤波器与光子芯片。

TCL中环

银川35GW G12硅片项目
2023年启动,2025Q1投产,配套工业4.0柔性制造,提升210硅片全球份额至60%

技术升级
开发超薄晶圆减薄技术(12英寸30μm)、碳化硅外延设备(200台出货量),向半导体设备延伸。

智能工厂
宁夏晶体六期工厂实现工艺自优化,降低人工依赖50%

中晶科技

募投抛光片项目
中晶新材料基地推进8英寸抛光片量产,当前处于新客户认证阶段,2025年产能逐步释放。

功率器件扩产
江苏皋鑫新厂建设高压二极管生产线,拓展车用高功率器件与工业静电设备市场。

技术整合
宁夏单晶硅棒基地与西安硅片加工中心协同,提升全链条效率。

总结:核心竞争壁垒与未来焦点

行业趋势关联

半导体硅片国产替代加速(沪硅主导12英寸,中晶卡位8英寸以下);

光伏硅片技术迭代主导行业出海(中环引领N+薄片化);

功率器件车规级需求推动硅片-芯片垂直整合(中晶皋鑫项目)。

*主要参考来源:

1. 沪硅产业研究报告:国内半导体硅片产业航母,开启高端SOI蓝海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965073995578390

2. 中晶科技:长城证券、摩根士丹利基金等多家机构于724日调研我司

http://sc.stock.cnfol.com/gushiyaowen/20240724/30835858.shtml

3. TCL中环:由硅而来 向光而生

http://m.jinbaonet.com/wap/wap/2022/0817/200075441.html


图片

芯启未来,智创生态

湾芯展2025与您相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