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韦伯望远镜直击1300光年外太阳系2.0诞生!人类完整目击恒星从0到1,行星的出现不再是秘密
- 2025-07-17 14:47:23
作者:Robert Lea,发布于 15 小时前
❝我们首次精准捕捉到了,在太阳系之外,行星形成过程被触发的那一创世时刻。
天文学家们见证了一个全新行星系统的诞生。这个遥远的系统有朝一日,可能会演变成我们太阳系的模样。
这一重大发现,为科学家们研究 46 亿年前我们的家园——太阳系——如何形成,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照范例。
团队成功锁定的,是环绕在初生恒星 HOPS-315 周围的创世奇景:那些未来将凝聚成行星的微小尘埃,正是在此刻,开始了它们的漫漫征途。这颗婴儿星远在 1300 光年之外。
这项突破,离不开两大国之重器的协同观测:位于智利沙漠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列,以及功勋卓著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
图片来源: ESO/L. Calçada/ALMA(ESO/NAOJ/NRAO)/M. McClure et al.
❝“我们首次精准捕捉到了,在太阳系之外,行星形成过程被触发的那一创世时刻。” 团队负责人、莱顿大学研究员梅丽莎·麦克卢尔强调。
该团队的重磅成果,已于本周三发表于顶尖期刊《自然》。
原恒星与孕育生命的星盘
恒星的孕育,始于星际气体与尘埃云中那些至寒至密的区域。
当这些区域在自身磅礴的引力下向内坍缩时,一个被原始物质包裹的原恒星便就此诞生。
这些环绕的物质最终会逐渐平摊,形成一个围绕着核心旋转的盘状结构。这就是原行星盘——新世界将在这里被孕育和塑造。
过去,天文学家已观测到许多被原行星盘环绕的婴幼儿恒星,盘中甚至已出现了年轻的、木星大小的巨行星。
然而,要真正洞悉这些系外行星的起源,就必须捕捉到原行星盘更为古老、更为原始的阶段。
❝“我们深知,构成行星的第一批‘砖石’,也就是所谓的‘星子’,其形成必定发生在更遥远的过去,处于一个更早的演化阶段。” 麦克卢尔解释说。
那么,科学家应该在这些早期星盘中寻找什么线索呢?答案,或许就藏在我们地球之上,藏在那些从天而降的陨石里。
图片来源: ALMA(ESO/NAOJ/NRAO)/M. McClure et al.
播下太阳系的远古种子
陨石,是 46 亿年前与太阳系各大行星一同形成的小行星碎片。
这意味着,这些天外来客的内部,封存着我们行星系统最古老的化石记录,为我们揭示了太阳系诞生之初的物质构成。
在这些陨石中,科学家发现了大量富含一氧化硅的结晶矿物。这类物质只在极高温度下才会冷凝,这恰好与太阳系形成初期,其原行星盘内的炽热环境相吻合。
这些结晶体,正是太阳系中最早的固体物质。
它们在引力的撮合下,一步步构建出数公里宽的星子,最终为地球这样的类地行星奠定了基础,并成为了木星这类气态巨行星的内核。
图片来源: ALMA(ESO/NAOJ/NRAO)/M. McClure et al.
此次,研究团队在 HOPS-315 的原行星盘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由高温矿物凝结而成的痕迹。
他们不仅探测到了气态的一氧化硅,更在结晶物质中找到了它的身影。这强烈地预示着,矿物的冷凝过程——也就是行星形成的第一步——正在那里上演。
❝“这样的创世过程,此前从未在任何一个原行星盘中被观测到,在我们的太阳系之外,这绝对是第一次。” 团队成员、密歇根大学研究员埃德温·伯金难掩激动之情。
韦伯望远镜率先发现了这些矿物的踪迹,而 ALMA 阵列则进一步将其精确定位于原行星盘的一个特定区域。
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区域到其主星的距离,几乎等同于我们太阳系主小行星带到太阳的距离。
❝“我们看到的这些矿物,不仅物质相同,连它们出现的位置,都与我们太阳系中孕育行星的摇篮惊人地一致。” 团队成员、莱顿大学研究员洛根·弗朗西斯总结道。
这无疑意味着,遥远的 HOPS-315,正像一面宇宙的镜子,为我们研究自身的起源,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活体实验室。
Robert Lea
资深科学作家
Robert Lea 是一位常驻英国的科学记者,其深度报道广见于《物理世界》、《新科学家》、《天文学杂志》等知名刊物。他亦为爱思唯尔和《欧洲物理学杂志》撰写科学传播领域的专业文章。Rob 拥有英国开放大学的物理学与天文学理学学士学位。您可以在推特上关注他 @sciencef1rst。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