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内容编译自mynavi


追赶在全球AI半导体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NVIDIA的AMD备受关注。在定于下月5日发布第二季度财报之前,AMD的股价正在逐步上涨。


曾经追击英特尔——这个曾经垄断CPU市场的全球最大半导体品牌的AMD,如今正与英特尔瓜分x86架构CPU市场。AMD目前的目标是NVIDIA,后者因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成为AI半导体领域的宠儿。


有趣的是,AMD 和 NVIDIA 在 GPU 市场的关系与 AMD 和英特尔的关系类似。在这两个市场中,AMD 都是实力强劲的第二名。NVIDIA 在过去两年中增长迅猛,AMD 的后盾却越来越小。然而,随着 AMD 强化其竞争产品路线图,预计 AMD 将逐渐抢占 NVIDIA 的份额。预计这将在定于下个月发布的财报中体现。



AMD 的第二名营销取得了巨大成功



上世纪90年代,英特尔正处于巅峰时期,而AMD却度过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尽管AMD专注于x86架构CPU市场,并选择与英特尔正面交锋,但由于产品和制造工艺方面都落后于英特尔,AMD一开始就举步维艰。


当时,AMD 被批评为“模仿者”和“失败者”,AMD 剩下的唯一营销策略就是打一场激烈的价格战,提供与英特尔产品规格相同但价格便宜 25% 的产品。


当时,大约有10个品牌提供与英特尔兼容的产品,但除了AMD之外,其他品牌都退出了市场。如果你在营销信息中宣传降价25%,你只能让消费者以低于实际售价的价格购买你的产品。消费者仍然购买AMD产品的原因是,他们担心如果让英特尔完全垄断市场,价格只会上涨。


改变这一局面的催化剂是搭载自主研发K7核心的Athlon处理器的出现。AMD放弃了与英特尔的硬件兼容性,并做出了重大转变,用自主技术挑战真正的性能。通过不受英特尔兼容性限制的自由设计,性能得到了提升,之前的宣传语演变为“价格不变,性能提升25%”。


这种差异非常巨大,这是一个以坚实技术为支撑的成功营销案例。AMD 随后进军服务器市场。AMD 开发了 8 核 Opteron,但在比消费市场保守得多的企业级市场,想要打破当时作为行业标准的英特尔服务器 CPU 的垄断并非易事。


因此,AMD 将其目标设定为 20% 的市场份额。20% 的市场份额意味着每五个客户中就有一个会使用 AMD。当时 AMD 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盟友,那就是 Sun Microsystems,它正试图从自己的 SPARC 架构转向 x86。当时,Sun Microsystems 是服务器领域的一个强大品牌,提供支持互联网的基础设施系统,尽管它后来被 Oracle 收购。AMD 开始与 Sun Microsystems 开展联合营销活动,其理念是,如果使用 AMD 的 Sun Microsystems 在企业服务器市场取得成功,其他客户将别无选择,只能考虑 AMD。此举效果立竿见影,之前只使用英特尔的惠普和戴尔也采用了 AMD 来与 Sun Microsystems 竞争。


AMD 的 CPU 产品在第二梯队营销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被几乎所有客户所采用,该公司目前已经发展到在 x86 CPU 市场占据两个席位的地步。



AMD 设定了对 NVIDIA 的新目标



去年,AMD CEO 苏姿丰曾高调宣称:“NVIDIA 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在图形半导体市场,AMD 一直稳坐 NVIDIA 之后,但迅速将重点转向生成式 AI 领域的 NVIDIA,却在基于 GPU 的 AI 半导体领域将 AMD 远远甩在身后。


要想成为AI半导体领域的“强势老二”,他们首先必须缩小过去两年来出现的差距。NVIDIA和AMD目前的处境与当年追赶英特尔时有所不同:


  • 以NVIDIA为首的AI市场规模巨大,且正在快速扩张。

  • 技术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几乎每年都有新产品推出。

  • 无晶圆厂公司之间相互竞争,台积电几乎拥有独家制造能力。

  • 作为AI开发和运营主力的IT平台提供商正在开发自己的半导体。


虽然如今的景象与以往大相径庭,但业内当前的热情让我想起了AMD追赶英特尔的那段时光。AMD紧追设定行业标准、几乎垄断市场的NVIDIA,其次的营销策略之所以奏效,原因有很多。首先,NVIDIA的业绩似乎吸走了行业所有的利润。这些巨额利润的来源是庞大的平台客户,很难想象这些客户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状态。


最近,NVIDIA 投资的新云品牌 CoreWeave 宣布将推出一项基于 NVIDIA 最新芯片 Blackwell Ultra 的服务。这种先将最新芯片发货给其关联云提供商的商业模式,在 NVIDIA 与其客户之间建立了一种竞争关系。这与英特尔的情况类似,英特尔曾试图通过“Intel Inside”活动来抢占客户的品牌。


此外,AMD 将利用开放的 ROCm 环境进行竞争,这与 NVIDIA 垄断的 CUDA 开发环境完全不同。这将使客户更容易与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半导体产品超高的单价也对 AMD 有利。即使爆发价格战,AMD 也有充足的利润基础。


AMD 凭借着对 META 和微软等大客户的持续支持,稳步取得了成功,并于近期宣布了与 OpenAI 联合开发半导体的计划。AMD 未来的成功将取决于其自主技术路线图的稳步执行以及能否充分考虑客户需求的市场营销。


AMD在与英特尔激烈竞争中磨练出的“次位营销”终于要全面展开了。


参考链接

https://news.mynavi.jp/techplus/article/semicon-344/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END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097期内容,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一颗改变了世界的芯片

美国商务部长:华为的芯片没那么先进

“ASML新光刻机,太贵了!”

悄然崛起的英伟达新对手

芯片暴跌,全怪特朗普

替代EUV光刻,新方案公布!

半导体设备巨头,工资暴涨40%

外媒:美国将提议禁止中国制造的汽车软件和硬件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点赞


求分享


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