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脑机接口治疗抑郁症临床招募、央视报道珠江医院BCI康复方案、多个脑机接口学会成立、睿脑推介/翔宇进展
- 2025-07-16 17:41:37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7月15日
快速准确地识别抑郁症患者特征并制定个性化、高效的大脑调控方案是实现抑郁症精准治疗的关键,目前,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新型无创脑机接口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抑郁症精准治疗”拟招募抑郁症患者。相关情况如下:
项目情况:
本项目属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编号:2022ZD0208500),将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全面的脑状态和情绪状态评估与检查,为患者提供非药物的精准治疗,促进全面康复。
项目研究方案及知情同意书等相关文件已获得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过程将严格遵循伦理原则并严格保护您的隐私。
招募时限:长期招募,自本日起至2027年7月。
招募条件:
1.年龄在18到55岁之间,性别不限;
2.单相抑郁症,首发或复发均可;
3.无电子、金属器械植入(如金属牙套、心脏起搏器、除颤器、支架、骨科钢板等);
4.无个人或家族癫痫史;
5.有强烈的康复意愿,能够坚持精准治疗,完成认知、核磁、电生理、生化等测评。
您能得到什么益处?
1.全面的精神状态检查和评估;
2.免费的脑核磁检查;
3.免费的认知与电生理检查;
4.精准的个性化经颅磁刺激或经颅电刺激治疗(10天,共20次治疗);
5.定期发送专业心理评估量表,帮助监测心理健康变化,辅助医生掌握病情变化;
6.可开通绿色通道协助挂号和就诊。
报名方式:
如果您愿意参与本项目,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初筛信息与相关问卷。若符合项目要求,工作人员将于两周内与您联系。

来源:患者招募|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新型无创脑机接口项目招募抑郁症患者
医疗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中心脑机接口康复方案新探索
7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在脑机接口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技术临床应用方面的积极探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吴文介绍,作为国内首批应用该技术的医疗机构,珠江医院开展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康复训练已经有两年多时间,相较于传统康复治疗手段,临床疗效显著提升。
功能神经外科主任郭燕舞介绍,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需依托多学科协同创新(工科、计算机科学等),通过信息采集、分析解码与指令整合,构建闭环神经调控系统。该技术通过解码用户意图,编码外部指令,并传递至功能执行区,形成神经功能重塑的完整回路。该系统可绕过并替代中枢神经受损的区域,从而实现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修复。
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重点推进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在大湾区顺畅高效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的加持下,像脑机接口这样看来有些“赛博朋克”的未来技术,也能因为它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被优先采购使用,加速其从实验室进入市场实战里迭代升级。(来源:新闻联播)
学术机构
上海市医学会脑机融合与神经调控分会成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订阅号,7月14日
7月13日,上海市医学会脑机融合与神经调控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上海市医学会脑机融合与神经调控分会学术年会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良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以政,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谭鸣,上海市医学会秘书长吴坚平,以及脑机融合与神经调控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委员单位代表及脑机融合与神经调控学科相关领域专家等出席会议。

成立大会由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谭鸣主持。脑机融合与神经调控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向大会作上海市医学会脑机融合与神经调控分会筹备及组建工作报告。
在学术年会上,大会名誉主席周良辅院士作题为“脑科学与脑外科”的主旨报告。周院士首先系统性回顾了国内外脑外科发展历史以及脑科学与脑外科之间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随后进一步对当前全球开展的脑计划、AI和脑机接口研究做了系统性介绍,这些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均为脑科学和脑外科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大会报告和探讨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脑深部刺激(DBS)、精神和神经障碍的脑机干预的神经重塑效应等主题,植入式脑机接口中文解码和脑电大模型等前沿技术。
上海市医学会脑机融合与神经调控分会的成立,将推动跨学科协作与技术创新,为脑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注入新动能。未来,分会将依托上海医疗科技资源优势,持续聚焦前沿科技,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我国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贡献“上海方案”和“中国智慧”。(文 吴泽翰)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脑机接口生物材料分会成立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7月14日
近日,中国生物材料学会脑机接口生物材料分会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众多来自科研院校、医疗机构、企业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满怀期待,共同见证中国脑机接口生物材料发展历程中的这一重要里程碑。脑机接口作为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的前沿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而此次分会的成立,将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对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本次会议组织召开了成立大会,搭建了组织架构,并规划了未来工作。学术报告中专家们介绍了多维度MEMS脑机接口器件与系统、精细运动脑机接口和个性化抑郁脑机干预、以及电子与生物组织无缝融合的电子材料等研究成果,为脑机接口的实际应用和临床转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本次脑机接口生物材料分会成立大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正式成立了专业的分会组织,更促进了行业内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分会的成立将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推动脑机接口生物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期待在各方努力下,该领域能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项目推介
睿脑科技:基于脑机接口与AI的康复训练系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技成果转化,7月14日
项目介绍
“脑卒中”,是一种主要影响老年人群体的常见疾病。《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有高达196万人因脑卒中病逝,平均每16秒就有一名患者因该疾病离世,且该死亡数字仍处于持续攀升的状态。其中,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手指精细功能康复训练,一直是康复医学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睿脑科技团队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实践,成功攻克了脑电信号采集精度低、解码效果差、分析复杂等技术瓶颈,开发出一套软硬件结合的生物脑电设备,极大地提升了信号采集的精度和解码的准确性。该设备从患者的大脑功能、外周神经系统以及患侧肌肉三个维度出发,通过鼓励患者采取主动运动的方式,有效促进脑部神经损伤的康复进程,并显著加速神经瘫痪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技术优势

产品先进性
(1)在硬件部分,团队完成了从柔性电极、凝胶电极、微针电极等传感器到前置放大电路的自研产品体系。
(2)在软件方面,团队完成了多模态电生理数据采集平台、AI脑电意图解码平台建设,同时首创融合脑电与肌电的多模态融合康复训练过程疲劳分级实时反馈系统,大大提高了康复效果。在团队的持续努力之下,在脑电采集精度、解码准确率、脑电分析速度以及康复训练方案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合作方式
寻求工业界合作伙伴和风投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为主,具体面议。
联系方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创新创业处负责统筹管理大学及研究院等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如有意向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开展项目合作,欢迎致电以下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755-23516333
咨询邮箱:ieo@cuhk.edu.cn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详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科技成果发布 | 睿脑科技:基于脑机接口与AI的康复训练系统
企业进展
翔宇医疗(脑电图机、脑机接口康复设备 | 产品进展)
澎湃财经,7月16日
7月15日,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翔宇医疗,688626.SH)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于脑机接口产品的注册进展,翔宇医疗回复投资者称,公司目前拿证的已经有两款脑电采集装置,脑电图机、便携式脑电图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相关产品注册证一般为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下半年会获得多款以“脑机接口”命名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公司正积极推进相关注册工作。

脑机接口产品效果图 @翔宇医疗
翔宇医疗表示,脑机接口在其他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尚不明确,但在康复领域应用前景明确且需求巨大。几乎所有的康复装备都可以接入脑机接口,有效推动患者从“被动康复”向“主动康复”转变,显著提升康复效果。公司深耕康复赛道20余年,已拥有覆盖10大门类、55个系列、近千种康复设备的产品线,连接脑机接口核心技术,公司已具备“脑电采集装置+康复设备”一体化能力。公司战略重点是尽快实现公司自研的脑机接口产品与公司自有康复装备紧密连接,推出成熟、完整的脑机接口整体解决方案。
对于外骨骼机器人结合脑机接口产品的进展,翔宇医疗表示,公司正在研发将外骨骼机器人与脑机接口技术融合的产品-脑控外骨骼机器人,预计8月份将推出样机。谈到公司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的进展,翔宇医疗表示,今年6月已完成小批量生产,预计年内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详情请参见文末链接。文章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了解更多脑机接口/神经技术相关资讯,欢迎扫描底部二维码加入“脑机接口”知识星球。
来源:
https://society.huanqiu.com/article/4NTXiTSRbdW
https://mp.weixin.qq.com/s/a-F6bol8otffif-36ouzHg
http://u5a.cn/c1Epo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