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 · ”,设置星标,实时关注旺材芯片最新资讯

概述

《麦克林报告》2025 年 5 月更新版包含 2024 年前 50 大半导体供应商名单,延续了 2025 年 3 月更新中展示的前 25 强供应商阵容。2024 年前 50 大半导体榜单中,三家中国台湾地区企业 —— 华邦电子(Winbond,第 44 名)、力积电(Powerchip,第 47 名)和世界先进(Vanguard,第 48 名)重返榜单,而中国大陆企业长鑫存储(CXMT)首次入围即表现亮眼,位列第 34 名。

计入代工厂后,前 50 大供应商 2024 年合计营收增长 24%,从英伟达(NVIDIA)的 1156 亿美元到 LX Semicon 的 13.7 亿美元不等。2024 年,专注于人工智能处理器和存储器制造的企业成为营收大赢家。其余前 50 大供应商的业绩表现参差不齐,夏普微电子(Sharp Microelectronics)营收下滑 46%,而长鑫存储(CXMT)则增长 214%。

2025 年第一季度,前 25 大半导体供应商的环比销售额下降 2%。此外,前 25 强中有 19 家企业提供了 2025 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指引,这 19 家企业的平均销售指引为增长 3%,表明市场预期更为谨慎。多数企业承认,市场不确定性及美国关税和贸易限制政策的潜在影响可能迅速改变其预测方向。

图表列表

  • 2024 年前 50 大半导体销售领先企业(含代工厂,单位:百万美元)
  • 2024 年前 50 大半导体销售领先企业(不含代工厂,单位:百万美元)
  • 2024 年前 50 大半导体供应商按总部所在地分布(不含纯代工厂)
  • 2024 年半导体市场供应商份额(不含代工厂,总计 6766 亿美元)
  • 2024 年半导体销售领先企业按增长率排名
  • 2025 年第一季度半导体销售领先企业及第二季度指引

分析

《麦克林报告》2024 年前 50 大半导体供应商排名如图 1 所示。该排名基于日历年销售额,涵盖集成电路(IC)和 O-S-D(光电子、传感器 / 执行器及分立器件)设备。若企业财年与日历年不一致,已调整为 1 月至 12 月的销售额。榜单中包括 19 家美国总部企业、11 家日本企业、7 家中国台湾地区供应商、6 家欧洲企业、4 家中国大陆供应商及 3 家韩国企业。

图片

图 1. 2024 年前 50 大半导体销售领先企业(含代工厂,单位:百万美元)

2024 年,前 50 大供应商的半导体总销售额增长 26%,较全球半导体市场 22% 的增幅高出 4 个百分点。华邦电子(Winbond)、力积电(Powerchip)和世界先进(Vanguard)重返前 50 大榜单,中国大陆 DRAM 供应商长鑫存储(CXMT)首次入围即表现惊艳,位列第 34 名。

总体而言,前 50 强中有 44 家企业排名发生变动。涨幅最大的是无晶圆 IC 供应商瑞昱半导体(Realtek),凭借其连接媒体与网络 IC 的强劲销售,排名跃升 10 位至第 29 名。此外,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因面向 AI 及服务器应用的电源管理 IC 销量激增,排名上升 5 位至第 37 名。

2024 年排名下滑最显著的企业是夏普(Sharp),其排名下降 10 位至第 43 名;微芯科技(Microchip)则从 2023 年的第 19 名滑落至 2024 年的第 25 名。

《麦克林报告》的排名涵盖集成器件制造商(IDM)、无晶圆厂企业(Fabless)和代工厂(Foundries),但不包括苹果、亚马逊、谷歌、Meta 等系统厂商的半导体销售数据。这些企业自行设计芯片并专用于自有系统,不向公开市场销售 IC。

图 1 的前 50 强排名还包括 8 家纯代工厂。《麦克林报告》将代工厂纳入前 50 大半导体供应商排名,因其始终将该排名视为 “顶级供应商列表” 而非 “市场份额排名”,并明确指出部分半导体销售额可能存在重复计算情况。

图 2. 不含纯代工厂的前 50 大半导体供应商

取代 8 家纯代工厂的企业如下:

  • 美国美台半导体(Diodes),13.1 亿美元

  • 中国台湾南亚科技(Nanya),10.6 亿美元
  • 日本索喜科技(Socionext),10.3 亿美元
  • 中国大陆兆易创新(GigaDevice),10.2 亿美元
  • 中国台湾新唐科技(Nuvoton),9.81 亿美元
  • 美国 Semtech(赛米科技),8.9 亿美元
  • 日本三肯电子(Sanken),8.32 亿美元
  • 中国台湾旺宏电子(Macronix),8.06 亿美元
图片

图 2. 2024 年前 50 大半导体销售领先企业(不含代工厂,单位:百万美元)

如图 3 所示,2024 年美国总部企业在不含纯代工厂的前 50 大半导体供应商销售额中占比 57%,韩国企业以 21% 的份额位居次席。韩国市场份额尤为亮眼的原因在于,其 21% 的占比仅由三家企业贡献 —— 三星(Samsung)、SK 海力士(SK hynix)和 LX Semicon。值得注意的是,若不含纯代工厂,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占 5% 的市场份额;而若计入纯代工厂销售额,中国台湾地区在前 50 大供应商中的占比将跃升至 17%。

图片

图 3. 2024 年前 50 大半导体供应商按总部所在地分布(不含纯代工厂)

韩国的市场份额尤其会因存储市场的周期性波动而逐年变化。2024 年,韩国占据 21% 的市场份额,较 2023 年的 16% 提升 5 个百分点,这得益于 DRAM 销售额 88% 的强劲增长及 NAND 闪存市场 69% 的增幅。

2024 年半导体市场供应商份额

半导体销售由少数大型企业主导,这一趋势在 2024 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明显。不含代工厂的情况下,2024 年前 10 大领先企业占半导体销售额的三分之二,较 2010 年前 10 家企业的占比提升近 20 个百分点(图 4)。50 家最大供应商创下纪录,占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的 92%。

图片

图 4. 2024 年半导体市场供应商份额(不含代工厂,总计 6766 亿美元)

图片

按增长率排名的前 50 强

前 50 大供应商的销售额增长率跨度达 260 个百分点,从长鑫存储(CXMT)214% 的增长到夏普(Sharp)46% 的下滑(图 5)。前 50 强中有 23 家企业销售额实现增长,其中 17 家增幅达两位数。与此同时,2024 年有 27 家企业销售额下滑,降幅从英特尔(Intel)和力积电(Powerchip)的 2% 到夏普的 46% 不等。

图片

图 5. 按增长率排名的 2024 年半导体销售领先企业

2025 年第一季度半导体销售领先企业及第二季度展望

《麦克林报告》2025 年第一季度半导体销售领先企业排名如图 6 所示。必要时,销售额已按日历年第一季度(1 月至 3 月)进行核算。

图片

2025 年第一季度半导体销售领先企业及第二季度展望

不出所料,英伟达(NVIDIA)在 2025 年第一季度轻松保持全球第一大半导体供应商的地位,其销售额环比增长 23%,同比增长 89%。尽管该公司及其产品已成为美国政府对华关税政策的目标,但其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处理器需求依然旺盛。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直言,美国对英伟达处理器的销售限制未能实现目标,且对美国半导体行业弊大于利。他估计,美国出口管制已使公司至少损失 150 亿美元销售收入,而这些资金本应用于下一代人工智能处理器的研发。即使今年销售额的迅猛增长有所放缓,英伟达仍可能在 2025 年剩余时间内稳居榜首。

2025 年第一季度,前 10 大供应商中仅有英伟达和排名第 10 的联发科(MediaTek)实现环比收入增长。联发科表示,销售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增强及客户对人工智能、5G 和 Wi-Fi 7 技术的采用率提升。

排名第 8 的博通(Broadcom)第一季度销售额持平,但其他所有前 10 企业的销售额均出现下滑,从 AMD 的 1% 降幅到三星(Samsung)的 20% 降幅不等。三星和 SK 海力士(SK hynix)的销售额下滑,原因是季节性需求疲软以及 DRAM 和 NAND 闪存设备的价格压力缓解。

类似地,英特尔(Intel)11% 的收入降幅部分归咎于季节性疲软,但这也表明英特尔仍需大量工作来重塑消费者和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对其当前(及未来)产品阵容和路线图的信心。英特尔指望其行业领先的 18A 工艺在 2025 年下半年为其盈利提供急需的提振,同时继续寻找新的外部客户以推动其代工业务的发展。

总体而言,前 10 名企业的排名较上一季度未发生变化,但榜单下游的排名出现了若干调整。恩智浦(NXP)尽管销售额下降 9%,但排名仍上升两位至第 13 名。意法半导体(ST)在收入下降 24% 后,排名从第 13 位跌至第 16 位。ST 表示,工业应用的复苏延迟和库存调整,以及汽车 IC 销售放缓(尤其是在欧洲),导致其第一季度销售疲软。铠侠(Kioxia)销售额下降 35%,在第一季度排名中下跌三位至第 19 名。

前 25 大公司中有 8 家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季度环比销售增长,14 家供应商销售额下降,博通销售额持平。

榜单上的大多数存储供应商在 2024 年底呈现强劲季度收入业绩后,第一季度销售额普遍走软。三星、SK 海力士、闪迪(SanDisk)和铠侠 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均出现两位数下滑,美光(Micron)销售额下滑 2%。

在经历了艰难的 2024 年后,一些微控制器(MCU)和模拟器件供应商可以宣称最黑暗的日子已经过去。德州仪器(TI)、亚德诺(Analog Devices)和瑞萨(Renesas)均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 modest 环比销售增长。此外,TI 和亚德诺预计第二季度将继续实现个位数增长。

前 25 大供应商中有 19 家提供了 2025 年第二季度的收入指引。英伟达(9%)、美光(9%)、意法半导体(8%)、台积电(TSMC,7%)和德州仪器(7%)预计第二季度销售额将显著回升。然而,前 25 家公司的平均指引显示,第二季度销售额环比增长 3%。

提供第二季度收入指引的公司在展望中措辞谨慎,他们承认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关税的潜在影响、持续的地区冲突、高利率及其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导致预测突然变化。

第一季度销售额环比下降 2%,加上第二季度 3% 的平均季度指引,这进一步支持了 TechInsights 的半导体市场预测,即由于关税和贸易限制政策的 “温和影响”,年度增长将趋缓。


来源:车规半导体硬件、硬件起源


专心       专业        专注

分布图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