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芯片超人组织的日本商务考察活动正在招募!12月出发,为期6天,重点参加SEMICON Japan 2025,并实地走访日本当地知名半导体企业与高校,挖掘日本半导体产业芯机会!

点击上图查看活动详情,或联系客服咨询:ICSuperman88。


作者简介: 
大山,格罗斯伯格联合公司代表,他拥有庆应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工程硕士学位。1985年加入东京电子。他曾担任销售工程师,1992年加入数据探索(现为 Gartner),并在半导体行业分析部担任高级行业分析师。 他于2004年加入富士通,担任电子设备部、管理战略部总经理和总经理,参与半导体部门的分拆工作。他于2010年加入iSupply(现为Omdia),负责半导体和二次电池的调查和分析。2017年,他创立了格罗斯伯格合办公司,负责研究和咨询。


根据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统计(WSTS)的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表现良好,同比增长19.7%。这一增长是由存储和逻辑芯片推动的,而半导体领域的其他部分则增长缓慢。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许多主要产品包括 MCU、模拟芯片和分立器件的日本半导体制造商都处于困境中。


如果不控制这种情况,会发生什么情况?与日本政府的目标相比,目前的情况有多大差距?在本系列文章中,笔者在2025 年 2 月谈到了 “日本的半导体吸引战略”,但这次想根据当前的半导体市场情况来思考 “日本应该怎么做”。




01

全球市场将在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之间形成两极分化




图 1 显示了按产品划分的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演变。目前,逻辑芯片市场正在迅速增长,尽管繁荣和萧条的快速变化,但存储市场仍在追逐这一趋势。此外,其他半导体产品的情况已经设法保持平坦水平或陷入负增长,逻辑和存储器市场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从 2024年开始,这一差距似乎正在扩大。


图1:按产品划分的半导体市场规模(全球)趋势来源:全球半导体市场统计 (WSTS)


这与数据中心对半导体日益增长的需求密切相关。更具体地说,我们所熟悉的应用,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车载设备,没有一个可以说是活跃的。它们都保持 "平稳"。一些领域,如电动汽车(EV),正经历着需求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对半导体的需求不可能增长。正如笔者在本系列的 2025 年 5 月文章中所写的那样,10 家最大的公司中只有一半是“赢家”,他们正在乘着数据中心需求增加的浪潮。在“赢家”中,只有三家公司可以说“状态良好”:英伟达、台积电和 SK 海力士。这种情况将来会继续吗?


当前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以下事实的影响:Microsoft、Google、Amazon 和 Meta 等主要 IT 供应商在其数据中心“配备了 AI”。为了实现 AI 中的 “学习 ”功能,需要高速处理大量数据,因此,对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的需求是集中的。从主要 IT 供应商的财务业绩来看,资本支出逐年上升,因此未来数据中心对逻辑(尤其是 GPU)和内存(尤其是 HBM)的需求可能会继续增加。




02

人工智能“推理”的普及或将改变市场结构




未来,将 AI 功能集成到 PC 和智能手机中的运动即将加速。 除了 “学习” 之外,AI 还有一个叫做 “推理” 的功能,它在输出 AI 学习的结果方面发挥作用。这不一定需要使用 GPU 进行 “学习”,但会有更便宜、更低功耗的处理器。例如,通过将“学习”委托给数据中心并增强 PC 和智能手机上的“推理”功能,我们将增加更紧密地使用 AI 功能的可能性。


如果此举刺激了对 PC 和智能手机的需求,将导致整个半导体市场的活跃。当然,我们也可以期待将 AI 功能整合到汽车中,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对目前低迷的 MCU、模拟芯片、分立器件等的需求会增加。 即便如此,我认为可以预期逻辑芯片存储芯片会增长相对较高。AI 的普及意味着将收集和处理更多数据。并非所有它们都使用 GPU 和 HBM,但毫无疑问,逻辑芯片存储芯片是数据处理所需的最重要的东西。我相信,未来对半导体的需求将与 AI 密切相关,而二者对于实现 AI 将尤为重要。




03

日本的半导体生产为何停滞不前?




在了解了上述背景之后,请看图2。该图表出自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23年4月召开的“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讨论会”中所公开的资料。图中显示,日本国内的半导体生产额在2011年至2020年这10年间始终维持在5万亿日元左右,而与此同时,全球半导体市场却持续成长,因此日本国内生产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从15%下降至10%。


图2:经济产业省在2023年4月“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讨论会”上公开的国内半导体生产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目标来源:经济产业省


那么,为什么日本的国内生产额没有增长呢?原因非常明显——曾经跻身全球半导体市场前十的NEC、东芝、日立制作所、富士通、三菱电机和松下电子工业等企业,已停止了对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的投资。在这六家公司中,目前只有东芝和三菱电机仍在继续半导体业务,但两者的投资仅限于分立器件领域,对于需求正急速增长的逻辑芯片与存储芯片,则没有任何投入。虽然也有如东芝分拆而出的铠侠(Kioxia)继续从事NAND闪存业务,或NEC原本的DRAM广岛工厂现已移交给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等个别案例,但它们也并未进行能够扩大全球市场份额的投资。


在逻辑芯片方面,Renesas承接了NEC、日立制作所和三菱电机的逻辑芯片业务,但并未在自家内部开发先进制程,生产方面也未自行投资,而是大量委托给台积电(TSMC)代工。东芝将逻辑芯片和模拟芯片的生产交由子公司Japan Semiconductor负责,但也已退出先进逻辑芯片业务。Socionext则接手了富士通与松下的逻辑芯片业务,但其工厂已出售给联华电子(UMC)和Tower Semiconductor,而这两家公司也已退出先进逻辑芯片业务。




04

民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巨大落差导致的结构性问题




这就是曾经的日本大型半导体企业如今的真实状况。我们偶尔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既然政府已经强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并推出了补贴政策,日本的半导体产业肯定会重新振兴起来。”但现实是,我们已经多年没有听到上述大型企业现任经营者对半导体业务发表任何评论,媒体也几乎没有相关报道。对这些曾经的巨头来说,“我们对半导体投资已经彻底死心了”,恐怕才是真正的内心写照。政府与民间企业之间,存在着极大的落差。即便铠侠和美光广岛工厂在存储领域,东芝和三菱电机在分立器件领域获得了政府补助,但距离“产业复苏”还差得很远。


如果我们将图2中经济产业省的资料更新到2024年,目前日本国内的半导体生产额或许有所增长,但估计也仍然低于6万亿日元。与此同时,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24年已达到6,305亿美元,按照1美元兑150日元换算,约为95万亿日元。即便日本国内产值增长至6万亿日元,其全球市场份额也下降至约6%。


日本政府为何将2030年的国内半导体生产目标设定为15万亿日元?笔者推测,在当时设定目标时,可能是基于这样的设想“如果203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达到100万亿日元,为了恢复15%的市场份额,日本的生产额就必须达到15万亿日元。”然而,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成长速度远超预期,2025年(也就是今年)就将突破100万亿日元,甚至有预测认为2030年将达到1万亿美元(约150万亿日元)。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日本国内生产额提升至15万亿日元,其市场份额也只能达到10%。虽然15万亿日元看似是一个很高的目标,但若继续放任现状发展,日本的市场占有率势必跌破5%




05

日本当前应推进的三项半导体政策建议




日本政府应该已经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现实情况:已无法再依赖昔日的日本大型企业。因此,政府才会致力于吸引台积电落户熊本,并在北海道千岁推进Rapidus的设立。Rapidus的2纳米制程能否成功尚未可知,但从目前来看,政府似乎正在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尽可能地给予支持。顺便提一句,笔者并非执政党的支持者,但我赞成当前将半导体产业视为国家重点产业的政策方针,也希望这种方向能得以延续。在此基础上,我想谈谈日本在半导体方面应采取的几项政策。


① 吸引DRAM制造商入驻


此前已经提及,随着AI的普及,存储芯片需求正在不断扩大,尤其是DRAM的需求增长尤为显著。目前在日本国内,唯一生产DRAM的是美光广岛工厂,但仅凭这一家工厂,不仅难以扩大市场份额,连维持现有份额都将面临挑战。事实上,美光自身也已表示,未来将提高其在美国的生产比重。因此,吸引DRAM龙头企业如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落户日本,将是有效的对策之一。另外一种做法是让专注于NAND闪存的铠侠(Kioxia)新设DRAM事业,并由政府给予全力支持,这也是值得考虑的路径。


② 支持大型电子元件厂商发展半导体业务


这也是笔者一再强调的观点:政府当然有必要支持弱势企业或边缘业务,但同时也应该有“让强势企业涉足半导体,并给予支持”的思路。例如,日本的尼得科(Nidec)、村田制作所(Murata)等企业,持续接收来自全球数据中心、PC和智能手机厂商的最新资讯,他们能够实时掌握“当前市场对何种半导体有需求”。发展半导体业务所需的不仅是技术和资金,信息同样不可或缺。此外,“将资金投向强势企业会更加有效”这一思路也值得重视。对于这些强大的电子元件企业,政府应积极接触、推动他们进军半导体领域。


③ 对半导体设计设置激励机制


虽然“半导体产业至关重要”已经成为共识,但进一步思考“为何重要”这个问题,答案是:因为先进系统离不开它,因为实现AI需要最先进的半导体。正是这些应用需求,让其重要性变得具体。据说,若Rapidus能够建成2纳米制程,将有超过40家潜在客户表示希望使用,但这些客户全部是北美企业。如今许多由人类完成的任务,未来可能会被AI取代,但这些具体的构想并非都必须源自北美。


相反,笔者认为,日本也应该拥有“独属日本”的AI系统,并理应如此。日本企业在某些系统领域有着显著优势,而将这些系统知识具体化并通过半导体实现这一过程,若能由政府设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必将具有积极成效。

 


今年12月16-21日,芯片超人将组织为期6天的日本商务考察活动,重点参加SEMICON Japan 2025,并实地走访日本当地知名半导体企业与高校,挖掘日本半导体产业芯机会!


扫描下方二维码

咨询并报名日本商务考察

领100+设备、材料企业汇总pdf

图片


图片
来源:内容由芯世相(ID:xinpianlaosiji)编译自「EE Times Japan」,作者:大山
推荐阅读:
背靠苹果的射频芯片大厂,日子不好过了
警惕李鬼骗局!有骗子盯上爆火的存储芯片
▶ 停产、暴涨,存储芯片最近到底怎么了?
满级芯片狠人,硬刚芯片行情!
损失17亿美元、目标延后,这家MCU大厂发生了啥?
图片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在看”我吗?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