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全球标准 + 本土创新

ARM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世界” 典范

7 月 11 日,安谋科技 CEO 陈锋在 2025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ICDIA2025)发表演讲《立足全球标准与本土创新,赋能AI计算“芯”时代》,聚焦 AI 大模型趋势,阐述全球化与本土化融合路径。他指出,Arm 技术支撑万亿级生态,芯片累计出货超 3100 亿颗,2200 万开发者参与,赋能多领域智能化升级。

安谋科技秉持 “全球标准,本土创新” 理念,引入 Arm 前沿技术,自研多系列产品并实现量产。目前其授权客户超 430 家,累计芯片出货突破 370 亿片,自研产品相关芯片出货 9 亿颗,专利达 200 多项。

当下 AI 向 “大模型 + 端侧智能” 深水区迈进,Arm 等主流架构积极突进边端AI。Arm 凭四十余年技术迭代与全球化生态构建,不可替代性凸显,而安谋科技的双轮模式,让其优势在华语市场扎根。陈锋还谈及 AI 发展趋势及企业全球化与本土创新的关系。

Image

安谋科技CEO陈锋在高峰论坛发表演讲


1、ARM生态护城河

3100 亿颗芯片与 2200 万开发者

Image

在智能计算领域,“生态” 是决定架构生命力的核心壁垒,而 Arm 的生态优势堪称 “全球通行证”。截至目前,基于 Arm 架构的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 3100 亿颗,覆盖从智能手机、IoT 设备到智能汽车、数据中心的全场景,这种规模效应形成了难以撼动的技术惯性。更关键的是,全球超过 2200 万开发者基于 Arm 平台构建软件生态,从底层工具链到上层应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 开发者无需为新设备重新开发软件,系统级兼容性极大降低了产品迭代门槛。

在 AI 时代,算力的爆发依赖软件与硬件的深度协同,Arm 已有的生态护城河能让 AI 模型从云端到端侧的部署效率提升数倍,这种 “即插即用” 的便利性,是其他架构短期内难以企及的。

Image


2、PC突围:增量革命

ARM:从移动霸主,到全场景计算

Image

Arm 的影响力早已超越 “移动端之王” 的标签,正在 PC 市场掀起一场增量革命。据行业预测,到 2029 年,Arm 架构在 PC 增量市场的占比将达到 40%,这一数据背后是 Arm 对 PC 场景的深度技术适配与生态攻坚。

技术上,Arm 架构契合 AI PC“高性能 + 长续航” 需求,异构计算融合 CPU、GPU 与 AI 加速单元,能效比 x86 提升 30% 以上,支持长续航与本地运行大模型。例如,基于 Arm 架构的轻薄本可实现 20 小时以上续航,同时支持本地运行 70 亿参数大模型,这种 “低功耗 + 强 AI” 的组合正快速抢占消费级与商务级 PC 市场。

生态上,Arm 联合微软、Adobe 等优化主流应用,专业软件运行流畅度追平 x86,还依托架构优势升级 AI 功能,助力 PC 成为 “云 - 边 - 端” 生态核心。

市场上,苹果 M 系列、高通与微软合作的 Surface 已验证其潜力,国产厂商跟进将加速 Arm 在 PC 市场的渗透。

ARM预计2025年出货到头部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的算力中,将有近50%是基于Arm架构。


3、Arm Kleidi、 NPU IP、端侧优势等

ARM构建软硬协同的异构计算解决方案

Image

面对 AI 大模型的算力需求,Arm 通过 “通用计算 + 专用加速” 的异构架构,构建了独特的 AI 适配能力。其核心抓手包括三大维度:

1、Arm Kleidi平台增强 CPU 推理:Arm Kleidi 软件库为 CPU 平台优化 AI 推理能力,让 AI 框架开发者能轻松发挥 Arm CPU 的最佳性能,解决了通用计算单元与 AI 负载的适配难题。例如,通过 K 平台的指令集优化,ResNet-50 模型在 Arm CPU 上的推理速度提升 40%,而功耗降低 25%,完美适配端侧 AI 对能效比的严苛要求。

2、新一代 NPU IP 的场景突破:安谋科技自研的 “周易” NPU 通过软硬协同优化,支持 CNN 与 Transformer 双架构,适配多种主流大模型,在算力、精度与能效比上实现跃升。目前,“周易” NPU 已助力国内客户推出支持端侧运行 130 亿参数大模型的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座舱,累计出货量突破 9 亿颗。
3、异构计算的端侧优势:基于 Arm CPU 的异构计算将 CPU、GPU、NPU 等单元有机结合,完美契合端侧 AI 对低延迟、高隐私、低成本的需求。在智能手表、工业传感器等边缘设备中,这种架构能将本地 AI 响应时间压缩至毫秒级,同时通过算力动态分配降低待机功耗,成为端侧 AI 部署的 “理想选择”。

4、“全球标准+本土创新” :安谋的 “中国方案”

Image

Arm 的不可替代性,还体现在其对本土市场的深度理解与快速响应能力上 —— 这一点通过安谋科技的实践得到充分验证。

安谋科技以 “全球标准,本土创新” 为理念,既紧密连接 Arm 全球生态,引入 Neoverse™等前沿技术,让中国企业接轨国际标准;又聚焦本土需求,构建了 “周易” NPU、“星辰” CPU、“山海” SPU 等自研产品线,形成完整的本土 IP 供应链。

Image

在 PC 与 AI 终端领域,安谋科技联合国内厂商推出了定制化解决方案:为国产 AI PC 优化的 “星辰” CPU 与 “周易” NPU 组合,可支持中文语境下的多模态大模型推理;针对智能汽车场景开发的异构计算平台,实现了车载语音助手、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高效协同。

截至目前,安谋科技在国内的授权客户已超 430 家,累计芯片出货量突破 370 亿片,其中基于 Arm 架构的 PC 级与 AI 终端芯片占比逐年提升,成为 “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世界” 的典范。



5、AI 时代 Arm China 答案: “标准定义者” 

Image

AI 时代芯片架构竞争中,Arm、x86 与 RISC-V 各有优劣。x86 高性能计算有优势,但能效低、生态封闭,难适应端侧 AI 低功耗需求;RISC-V 灵活低成本,却生态不成熟、工具链不足。

Arm 通过四十余年的迭代,已成为全球计算的 “事实标准”—— 当全球最大的软件开发者群体选择在 Arm 架构上开发 AI 应用,当 AI 软件 “理应在 Arm 技术体系上运行得最好”,这种标准优势便形成了难以撼动的护城河。

从移动到 PC 端,从通用计算到 AI 加速,Arm 以生态兼容性为核心平衡 “标准化” 与 “定制化”,安谋科技本土化实践更巩固其在华语市场优势,将成定义下一代算力标准的核心力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