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又一位离职OpenAI的核心研究员发声!

刚刚被曝加入Meta的Hyung Won Chung,分享了他对AI未来的深刻思考: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杠杆机制。

Hyung Won Chung和一同离开OpenAI的Jason Wei是长期搭档,他们的合作可以追溯到谷歌大脑时期,两人曾共同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关于模型微调的重要论文《Scaling Instruction-Finetuned Language Models》。

Jason Wei曾称赞他:

Hyung Won Chung识别新范式并完全舍弃任何沉没成本的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2年底,他意识到了强化学习的力量,并从那时起就一直在宣扬它。

Hyung Won Chung在OpenAI期间,是o1、o1-preview和Deep Research等核心项目的贡献者。

不过演讲中他没有聊具体的技术细节,而是从一个更宏大的视角解读AI——它如何从个人层面到人类文明层面,彻底改变我们创造价值的方式。

演讲发生在两个月前,他却在被曝出离开OpenAI后这个时间点分享这些观点,特别是AI如何变革组织形式以及颠覆财富创造方式,或许暗示着他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独特理解。

AI成为个人能力的倍增器

Hyung Won Chung首先从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讲起。

他指出,人类天生不擅长察觉那些以年为单位发生的缓慢变化,这种“缺陷”让我们可能严重低估了AI带来的变革幅度

人工智能可能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技术,但它的发展也不是以分钟或小时为单位的,而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为时间框架。

在解释什么是杠杆时,Hyung Won Chung给出了一个精准的定义:通过某种机制,输入的微小变化甚至零变化,能带来输出的较大变化甚至巨大变化。

他认为,历史上财富创造的主要方式都离不开三种杠杆——人力、资本和代码。而现在,AI正在成为第四种也是最强大的杠杆形式。

人力杠杆是最古老的财富创造方式。

如果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建造金字塔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通过雇佣成千上万的工人,个人的输入可能不变甚至更少——组织者不用亲自搬运石块,但输出却呈指数级增长。这种杠杆机制的特点是需要“许可”,也就是说,你必须征得这些工人的同意,需要支付薪酬,需要管理和协调。

即使在当今社会,人力仍然是主要的杠杆机制之一。大型企业通过雇佣数万名员工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这本质上还是在使用人力杠杆。

资本杠杆在20世纪成为财富创造的主要方式。

假设你想投资一处价值100万美元的房产,但只有20万美元的本金。通过从银行贷款80万美元,你用20%的资金撬动了100%的资产。

如果房产价值翻倍到200万美元,你的回报率可能达到400%甚至500%,远远超过房产本身100%的涨幅。这就是资本杠杆的威力——用较少的自有资金控制更大规模的资产,从而放大投资回报。

资本杠杆的兴起与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密不可分。银行、股市、债券市场等金融工具的出现,让资本的流动和配置变得更加高效。20世纪很多巨额财富的创造都源于对资本杠杆的巧妙运用,尤其是在金融行业。不过,资本杠杆也是一把双刃剑,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过度使用资本杠杆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典型案例。

代码和媒体代表了信息时代的新型杠杆。

如果你写了一个应用程序,第一个用户从中获得了价值n,那么当你睡觉时,第二个用户下载使用这个程序,同样获得价值n——你的输出翻倍了,而你并没有做任何额外的工作。

这之所以可能,是因为软件具有零边际成本复制的特性。一旦代码写成,服务一个用户和服务一亿个用户的成本几乎相同。

媒体杠杆的原理类似。如果他给200人做了一场讲座,把录像放到YouTube上,之后每多一个人观看,产生的价值都在增加,而不需要重复同样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这种价值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上限的。一个视频可以被观看几百万次,一个应用可以被下载几十亿次,创作者只需要付出一次努力。

最近很多价值的创造都得益于代码这种杠杆。硅谷的科技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创造巨大价值,正是因为充分利用了软件的可复制性。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团队开发的应用,可以服务全球数亿用户,这在传统行业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他也提醒大家,杠杆机制的优势会因为竞争而逐渐减弱。

当某种杠杆被广泛认知和使用后,想要通过它获得超额回报就变得越来越难。现在想创办一家纯软件公司,或者成为一名YouTuber,都比十年前困难得多,因为竞争者众多,市场趋于饱和。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杠杆机制。

人工智能正是这样一种相对较新的、正在崭露头角的杠杆形式。

与传统杠杆不同的是,AI不仅能够复制和扩展人类的某项具体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学习、推理和创造,这使得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杠杆发挥作用,也可以与其他杠杆形式相结合,产生更强大的复合效应

智能体开启无需许可的复合杠杆

谈到AI智能体,Hyung Won Chung认为这可能是2025年及以后最令人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他解释道,AI智能体巧妙地结合了两种杠杆机制的优势。

首先,它像人力杠杆一样能为你工作,就像雇佣了员工。

但更重要的是,作为纯软件形式存在的智能体具有代码的特性——如果你想让10个智能体一起工作,复制一下就行,想再增加2个也毫不费力,而且不需要征得谁的同意。

这种复合杠杆的威力已经开始在商业世界显现。你可能听说过一些只有10到20人的初创公司,却能创造数亿美元的收入,这在10年前几乎难以想象。

这些公司的秘密武器,正是大量使用AI智能体来承担原本需要数百甚至数千名员工才能完成的工作。客户服务、内容创作、数据分析、代码开发等各个环节,都可以由智能体来完成或辅助完成。

更深层的影响是,这种新型杠杆正在改变组织形式本身

传统的大规模人类协作存在天然的瓶颈。给一个100人的团队增加一个人,产出未必能增加1%,甚至可能减少,因为新增的协调成本可能抵消了新增人力带来的价值

但如果这100人每人都配备了AI智能体作为助手,整体产出可能会翻倍甚至更多,而协调成本的增加却微乎其微。

Hyung Won Chung将这种变化称为“意义深远”,因为它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当创造价值不再主要依赖于组织和管理大量人力,而是依赖于如何设计、训练和部署AI智能体时,整个社会的权力结构、财富分配方式都可能随之改变。

这种无需许可的复合杠杆,正在为个人和小团队打开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在演讲的最后部分,亨元将视角拉高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层面。他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如果把全人类看作一个整体,我们的任务或目标是什么?

他认为,最可持续的增长和价值创造引擎是科学进步,也就是发现新知识

从17世纪科学革命开始,财富创造就呈现出“曲棍球棒”式的增长。但在现代社会,推动科学进步变得越来越复杂,前沿技术的复杂程度可能远远超出任何单个人的能力,而人类的智力增长相对停滞,跟不上科学复杂性的增长速度。

每当遇到这样的瓶颈,我们总能找到方法突破,制造工具来扫清障碍。这次,我认为人工智能就是这样一种最有用的工具。

他特别强调了AI在连接不同领域专家知识方面的作用。

在科学界,专家们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和群体中,跨专业领域的合作很难。“人类的知识就像一个高维空间里的尖峰,彼此之间有很大的空隙,而人工智能就像一个外壳,包裹着这些尖峰,连接起所有的专业知识。”

演讲结束时,Hyung Won Chung回到了开头的主题。他请听众思考:考虑到AI作为一种新的杠杆形式,你是否可能低估了这种变化的幅度?

视频回放:
https://x.com/hwchung27/status/1945355238187393257

参考链接:
[1]https://x.com/hwchung27/status/1945355238187393257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


专属AI产品从业者的实名社群,只聊AI产品最落地的真问题  扫码添加小助手,发送「姓名+公司+职位」申请入群~
进群后,你将直接获得:
 👉 最新最专业的AI产品信息及分析 🔍 
 👉 不定期发放的热门产品内测码 🔥
 👉 内部专属内容与专业讨论 👂


🌟 点亮星标 🌟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