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公开征求意见;广州将推出低空经济政策包,重点构建“全周期服务”生态
- 2025-06-20 07:00:00
6月18日从延庆区政府获悉,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筑牢低空产业发展安全基石,加快促进低空技术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根据《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建设方案》要求,结合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发展实际,北京市延庆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组织编制了《关于促进北京市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了解,《若干措施》共12条,以重点招引和培育企业为导向,将支持企业开展适航审定等新增政策和支持企业固投、成果转化、扩大应用场景等市级部门既有政策集成,包括企业引进、企业发展培育、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和产业服务平台搭建、低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资质获取和金融、人才保障等。《若干措施》拟于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7月17日。将主要内容分享如下。

第一条 本措施适用于实际经营地在延庆区并依法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营业务为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以下简称:航空器)整机及零部件、新材料、元器件研发制造,飞控、导航、通讯系统相关软件信息服务及应用,以及低空安全、检验检测、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低空综合服务等低空技术产业领域,且无重大失信行为记录的企业或机构。
第二条 支持低空技术企业升规。对新上规的低空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支持;产值或营收首次达到1亿元给予30万元、首次达到5亿元给予50万元支持。已获较低奖励,符合较高奖励条件的,仅奖励差额部分。
第三条 支持厂房和办公空间租赁。在延庆区租赁厂房、办公场所开展研发、生产等业务的,规下企业和省部级重点机构按照实际租金的50%给予支持,单个企业或机构每年最高不超过15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或国家级重点机构,按照实际租金的100%给予支持,单个企业或机构每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每家企业或机构累计享受支持不超过三年。
第四条 支持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地价)达到2000万元的,按照实际投资金额(不含地价)的10%给予奖励,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第五条推进低空技术产业强链补链。对首次为航空器整机制造单位提供自主研发的原材料、零部件产品,并形成有效供应链的企业,按照供需方第一年实际销售合同总额的5%(双方各5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六条 支持开展应用示范。对建设低空相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前沿技术应用示范和验证迭代的低空重点应用场景项目,经科技部门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给予项目投入30%、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支持。
第七条 设立低空技术产业科技服务券。鼓励搭建无人机检测检验、适航试飞、应用实验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符合条件的平台纳入低空技术产业科技服务券使用范围。
第八条 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在区内新建研发机构,对新获得认定或新迁入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具备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公共服务的项目,按照北京市级平台50万元、国家级平台100万元的标准给予每个平台奖励。同一企业不重复享受,晋级享受差额资金支持。
第九条 支持企业适航取证。支持企业申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航空器型号合格证(TC)及生产许可证(PC),并在取证后给予奖励。其中,有人驾驶航空器和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奖励300万元,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奖励100万元。
第十条 支持获取军工资质。对新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质证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书、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的企业或机构,每取得一个资质证书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30万元。
第十一条 加强低空技术产业投融资支持。 引导投资机构对创新性强、有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项目给予直接股权投资。成立区级产业基金,对项目给予支持。
第十二条 加强人才保障。支持引进低空技术产业急需紧缺型人才,依据相关规定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办理落户,支持用人单位引进应届毕业生,提供公租房配租、子女入学、医疗康养等保障服务。
第十三条 本措施与其他同类优惠措施适用时,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选择申报,不重复支持。遇国家政策变化,以相关最新政策为准。
6月17日 ,在广州市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系列发布——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发展改革委介绍,近年来,广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紧扣“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抓手。今年初,高规格成立市委书记、市长双牵头的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建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和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办公室,集中资源攻坚,全力推动两大产业高质量发展。

低空经济方面,广州遵循安全优先,蹄疾步稳促发展。一是产业规模“大”,集聚产业链企业超4000家,拥有亿航、小鹏汇天、华科尔、极飞等一批独角兽企业。二是创新资源“足”,拥有全国首批开设低空专业的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还有广东空天院等“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和中国民用航空广州航空器审定分中心等机构,形成了“检测认证-适航审定-标准制定”全链条技术服务能力。三是应用场景“活”,依托千万级人口规模与活跃的经济基础,已梳理应急救援、文旅消费、城市管理等200多项场景供给和需求清单,充分激发市场潜力。
下一步,广州将聚焦“降成本、拓市场、强保障”,推出“一揽子”政策包,促创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方面,重点构建“全周期服务”生态:
一是“政策护航”。加快印发实施《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加强研发制造、通过适航审定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实实在在支持创新。
二是“基建提能”。加快建设“1+5+100”低空起降场地和低空智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为“安全飞”提供坚实支撑。
三是“基金聚力”。构建低空产业基金矩阵,联动社会资本重点投向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等环节,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上市培育”全链条金融支持。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