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统计,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商业销售量达到了约2000台,而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接近6万台,期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95.3%。当前,人形机器人市场正持续扩展,不过在实际应用方面,如何将这些机器人真正融入特定场景以解决具体问题,各方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2024年售出的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教育机构、科研单位,或者用于接待和表演等场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电子发烧友网观察到众多院校推出了各种类型的人形机器人,涵盖了双足、四足、轮式及履带式等多种形态。此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增强,共同推动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高校人形机器人研发井喷,4所院校推出创新产品

今年6月,南方科技大学宣布首个人形机器人,推出“南科盘古”的核心在于其能够实现一系列高级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交互、感知与导航、双臂协同操作、视觉智能和交互礼仪等。
“南科盘古”机器人
(图源:南方科技大学
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几项关键技术的支持:

高度拟人机械臂:该机器人的机械臂模仿了人类手臂的结构和运动方式,使其能够完成握手等任务。

多模态大模型:通过采用多模式传感技术和多模态大模型,“南科盘古”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响应外界环境,进行物体识别、智能拍照以及类人化社交行为。

多模式智能交互:这使得“南科盘古”不仅能够理解语音指令,还能识别人类的表情和动作,从而做出相应的回应,极大地提升了交互体验。

“南科盘古”从样机设计、系统集成、底层通讯,到控制架构与多模态智能交互,所有设计均由机器人研究院独立完成。这也是深圳地区首个完全由高校独立研发的人形机器人。

今年5月,河北工业大学研发出全球首台失能老人搬抱与移乘的拟人护理机器人、辅助性外骨骼等一系列智能产品。其中,失能老人搬抱与移乘的拟人护理机器人主要面向康养领域,可以抱起失能老人或者提供拟人化的护理。

图:
河北工业大学失能老人搬抱与移乘的拟人护理机器人
今年4月,西安交大机器人研究院发布轮式人形机器人“巡霄”。这款机器人采用模块化架构设计,具备三大技能,一是集成移动导航、操作控制与智能交互技术,具备跨场景泛化能力;二是能用于家庭日常服务、电力设备巡检、半导体精密操作及仓储智能分拣;三是可完成清扫安防、故障排查、无尘搬运、物资调度等多样化任务。官方公开了一个“巡霄”采茶、炒茶的视频。

“巡霄”采茶画面
(图源:西安交大机器人研究院
今年3月,成都锦城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与成都欧澎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校企合作,联合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锦小智”,此外双方共同建立了四川地区首个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学院。

“锦小智”是一款身高1.8米的服务型人形机器人,具备多模态交互系统,能够完成语音答疑、路径规划、物体抓取等任务。其搭载了SLAM导航技术和灵巧的操作系统,能够完成与主持人自然对话、为嘉宾递送水杯等任务。

校企联手加速机器人研发,从概念到产品仅需10个月

当前,具身智能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技术路径,学术界与产业界都在持续进行多方向的尝试。为推动技术发展,相关企业正与高校展开深入合作,并且相继推出不同类别的机器人,展现出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方面的强劲研发实力。高校已经成为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承担着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的重任,也是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落地的关键。

以“锦小智”为例,这款身高1.8米的服务型人形机器人已正式进入教学环节,将用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自由拓展功能模块,实现个性化应用。

锦小智人形机器人
(图源:成都锦城学院
目前来看,各院校与上游芯片企业、软硬件提供商、制造公司、终端企业上等不同领域的企业展开了广泛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例如在产业链上游,机器人软硬件通用底座提供商地瓜机器人也已经与清华大学等院校合作,例如在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和轨迹生成等领域,以及3D资产生成等方面与院校合作,共同推动具身智能的发展。今年6月,地瓜机器人发起DGP 地心引力计划,联合国内外知名的创业孵化器、加速器、高校实验室、投资机构、行业合作伙伴与科技媒体,构建机器人领域的垂直创业加速生态,加速机器人产业的智能演进与规模化落地。

地瓜机器人开发者生态副总裁胡春旭在接受电子发烧友网采访时提到,地瓜机器人构建了“大中小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覆盖小学到大学全阶段。小学侧重认知启蒙,初中引入AI与机器人基础,提升实际操作与创新能力;高中支持项目实践与竞赛发展;大学则聚焦技能提升,与高校共建课程与赛事体系,包括赞助多项大学生A类赛事,设立地瓜机器人专项赛题,要求使用其开发板和芯片完成功能开发,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

机器人企业优艾智合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创立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共同发布7款国产团队人形机器人矩阵,涵盖双足、轮式、四足、履带式等形态。

西安交通大学的人形机器人矩阵
(图源:西安交通大学
此外,科亿宏智能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与河北工业大学也已经展开合作。科亿宏总经办主任于建表示,以往需要两三年才能研发一款产品,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之后,加快了速度,提升至10个月就能研发一个项目产品。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