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AWE2025展会现场,宇树科技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其人形机器人产品G1,以165cm的身高,34个全身自由度以及最高2m/s的运动速度,展现出了接近人类运动模式的姿态。在工业场景模拟中,G1能熟练地进行设备巡检、物料运输等基础工作,极具实用性。


而宇树四足机器狗Go2也是人气担当,它那可爱的外形下,隐藏着高度智能的 “内核”。凭借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与智能算法,Go2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移动、精准避障。它还能通过深度学习,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作为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是如何打造智能硬件产品并大获成功的呢?主要有以下因素:


市场洞察与产品定位:精准地预测到消费级机器人市场存在巨大潜力,产品定位在高性能、低成本的通用型机器人上。


技术研发与创新:全自研电机、减速器、控制器、激光雷达等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在运动控制算法、机器人感知等综合领域持续创新突破。


成本控制:自研核心零部件,在产品设计上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提高生产效率,压缩成本。


资源整合: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展开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智能设备的市场才刚刚打开,只要看懂一本书,王兴兴的成功也可以复制,这本书就是——《“硬”核:硬件产品成功密码》。本书系统阐述了硬件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知识结构和工作流程,讲透了打造硬件产品的底层逻辑。



▼扫码,免费申请



我们先来弄清楚,硬件产品经理都要干些什么。


Part.1

硬件产品经理都干些什么?


顾名思义,产品经理是对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从更广泛的层面上来说,产品经理是为终端用户服务、负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人。


智能设备的兴起,既让传统硬件领域的人才趋之若鹜,也是许多互联网软件产品经理的转型方向。虽然从目标上来说,都是推动产品获得成功,但二者在本质上是存在差异的。


打个形象的比喻,软件产品经理就像设计师,他们聚焦于功能迭代与体验优化,开发周期灵活。而硬件产品经理则像商人,要紧贴市场需求,完整规划产品功能,管理供应链,严格控制成本。


因此,硬件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包括:


产品规划:开展市场调研,分析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核心功能和特性等,输出产品需求文档(PRD),确定硬件规格、性能指标及可靠性要求。


产品开发:负责产品开发的全流程管理,包括概念设计、功能定义、样品测试和量产协调等,确保产品按时交付且质量达标。


供应链管理:协调供应商开发、采购谈判和生产管理,优化成本和生产效率,与工厂、物流团队协作,跟进生产进度,监控产品质量。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收集用户反馈和市场数据,分析产品的销售情况、用户满意度、竞争对手动态等信息。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产品的升级迭代计划或退市策略。



要想胜任硬件产品经理,还需要具备五大核心能力,分别是产品能力、执行能力、策略能力、领导能力、人事管理能力。那么,硬件产品经理要如何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核心能力呢?本书作者汪正贤在书中给出了答案,他以三颗种子的譬喻阐述了自己的创作心路。


汪正贤2004年大学毕业即进入创维公司,在学习了先进的产品管理理念之后,萌生了创作本书的第一颗种子:要开创一条适合培养本土硬件产品经理的路径。


2015年他加盟微鲸科技,参与互联网电视产品的研发销售工作,产生了第二颗种子:要让产品经理学习软硬件甚至运营的知识,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后来,汪正贤创办八坤科技,投入智能硬件制造领域,看到众多人才正涌向这个行业,他心里种下了第三颗种子:要帮助产品经理找到定位、塑造个性、提升能力。


三颗种子和积累的经验最终汇聚成了本书,汪正贤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历,对硬件产品经理这个角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评价。这本书可以说是从业者的行动指南,下面我们就来通过四步学习,进阶硬件产品经理。


Part.2

四步成为硬件产品经理


硬件产品经理是连接市场需求、技术研发与商业落地的核心角色,需兼具系统化思维、跨领域知识与实战执行能力。本书以“基础认知-统筹规划-实战落地-文档工具”四大模块为框架,为从业者打造了一条从新手到高手的成长之路。


第一步:基础认知

开篇明晰产品经理的起源,逐步深入硬件产品经理独有的工作范畴——协调工业设计团队打造外观、组织研发团队攻克技术难题、对接供应链团队保障物料供应等,以实现产品从无到有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硬件产品经理的级别


对比硬件产品经理与软件产品经理的差异,论述职业发展的阶梯。从初级产品经理的基础执行,到资深产品经理的策略制定,再到管理岗位的团队统筹,规划清晰的上升路径,并勾勒出全面的知识技能框架。


还通过“计分卡”“评估雷达图”等实用工具,助力从业者量化自身能力,精准定位提升方向。


第二步:统筹规划

本篇帮助读者搭建硬件知识结构与思维框架。先介绍九大知识结构:认识所在行业、理解流程的重要性、软硬件基础知识、第三方管理平台、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质量管理、文档管理等领域知识。

▲硬件产品经理的知识结构


接下来介绍六大思维模式:大局观思维、专注思维、创造性思维、共享思维、数据和销售思维、工程和成本思维。读者在这些思维的指导下,就能聚焦产品的核心功能,面向市场,控制成本,助力产品获得成功。

▲六大思维模式


在三大业务板块中,产品准备挖掘市场机会点,明确产品定位;产品落地涵盖设计研发全过程,通过把控进度、质量、成本,确保研发顺利推进;产品运维包含产品的上市策略制定、售后维护和退市评估。


第三步:实战落地

本篇深入实战,首先围绕需求管理展开,介绍市场分析工具如PEST模型、波特五力分析模型、SWOT等,阐述竞品分析的流程与方法,同时说明用户研究、产品调研、数据分析、需求分析的方法与技巧。继而介绍产品规划与定义,解析产品规划的五个要素,以及产品定义的“四驾马车”。

▲四驾马车


产品落地实操是重点内容,在产品设计与研发中,介绍了工业设计、CMF设计、结构/电路设计、App和云平台研发、手板制作、测试评审等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结合3条主线与6个要点,描述了硬件项目管理流程。

▲工业设计流程


产品运维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产品上市、产品维护、产品退市。书中介绍了从市场预热、定价发售,到售后维护、退市评估决策等事项,给读者提供了重要的行动参考。


第四步:文档工具

本篇系统详解多种常用的文档模板与撰写规范,包括立项任务书、产品需求文档、专业立项书、产品体验报告、GTM文档、评审报告等。读者学会精准编写文档,能够提升沟通效率,完善产品资料,加速推进项目。


这四步扎实学习下来,读者就能肩负起硬件产品经理的职责,打造出获得市场认可的产品。


Part.3

结语


可以预见,在AI的加持下,智能设备将迎来一波浪潮,市场对于硬件产品研发与管理人才会更加青睐。《“硬”核:硬件产品成功密码》为渴望进入这个行业以及期盼技能提升的人才打开了一扇门。


本书一大特点是内容体系化,知识全面——定义硬件产品经理的本质职能,构建职业能力模型,以“产品准备-产品落地-产品运维”三大业务板块为骨架,拆解需求分析、研发管理、上市策略等核心环节,提炼标准化文档模板,将流程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的协作工具。


▲精彩书摘


另一大特点是实战导向,讲解了诸多实用工具的用法,例如波特五力模型、PEST分析及SWOT、LTV模型等,还通过大量案例来展示操作方法和解决方案。

▲PEST分析


本书专注于硬件产品经理的思维与技能培养,提出了一套理论框架,给出了实践方法,这些内容在市场上极具价值,相当稀缺。本书也因此得到多位业界大佬作序推荐。


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写道:


“本书内容从概念到理论,再到实践环节和应用工具的介绍,非常实用。对于正在从事硬件产品工作的产品经理、工程师、设计师、产品企划人员、经营人员和管理人员而言,本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非常值得一读。”


前华为荣耀总裁刘江峰表示:


“本书全面总结了硬件产品打造过程中的各个流程和环节,以及硬件产品经理所需的知识储备和核心能力。本书介绍了很多方法和模板,有的可以缩短学习曲线,有的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还有的能够激发思考、促进探讨。本书非常适合有意进入(智能)硬件行业或者已在该领域从业的读者阅读。”


每一个渴望在硬件领域崛起的梦想,都值得借《“硬”核》之力,将蓝图变为现实!


▼扫码,免费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