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wsj

随着AI芯片巨头盯上云计算领域,传统云服务霸主们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云计算一直是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的利润引擎,如今,这头“现金奶牛”正面临初露头角的威胁——AI云服务专营商的崛起,以及一个新的产业权力中枢:英伟达(Nvidia)。




云支出




英伟达两年前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服务 DGX Cloud,同时还投资扶持了与大型云计算公司竞争的新兴企业,如 CoreWeave 和 Lambda。


虽然这些举措尚未对行业格局造成巨大冲击,但如果计算需求持续向AI倾斜,而英伟达继续扮演“军火商”角色,这种竞争格局转变将很容易发生。DGX Cloud 的增长速度已经很快。瑞银(UBS)分析师在其上线时就预测,它有望成长为一个年收入超过 100 亿美元的业务。而CoreWeave则在今年3月登陆纳斯达克,预计今年收入将达到约50亿美元。



尽管这些AI云服务商仍受限于专注领域较窄,规模也远小于亚马逊去年高达1070亿美元的云业务收入,但它们的存在已经足以引起老牌云巨头的警觉。


对亚马逊来说,这一挑战尤为关键:其云部门在最新季度中贡献了公司29%的营收,却带来了超过60%的运营利润,归因于极高的利润率。


而微软和谷歌这两大云计算“亚军”同样面临巨大风险。如果云计算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它们损失的不仅是份额,还有未来的战略主导权。在此背景下,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也令企业对IT支出持谨慎态度。谷歌还正在美国面临反垄断调查,而它赖以生存的搜索引擎业务正在被OpenAI带来的技术浪潮所冲击。


目前所有大型云服务商都在提供AI芯片租赁服务,其中大多数芯片正是来自英伟达。英伟达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估计高达80%。也正是凭借这种强大话语权,英伟达反过来让这些云厂商帮它发展自己的云业务。


DGX Cloud的“反向合作”模式也颇为罕见:


云厂商采购并管理构成服务基础的硬件(包括英伟达的芯片),然后英伟达再从这些云厂商手中租回设备,再租给企业客户使用。同时,英伟达还将自己的AI专家团队和软件工具捆绑在服务中一同提供。


这使得传统云计算巨头处于一种颇为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他们从中获得利润;但另一方面,他们也被迫为一个潜在的竞争者提供基础支撑。一些公司对此显得并不积极,甚至选择暂时观望。例如,谷歌在今年5月英伟达发布的DGX Cloud芯片租赁市场的合作名单中就明显缺席。


科技研究公司Omdia的首席分析师Roy Illsley指出,两年前这些云厂商之所以愿意合作,是因为他们自己的AI服务尚不成熟,而英伟达恰好提供了解决方案。“当AI浪潮开始时,他们需要快速回应市场,而英伟达恰好给出了答案,在他们还没准备好的时候,”他说。


目前DGX Cloud的具体规模尚不清楚——英伟达并未单独披露其营收或利润。但公司在最新财年报告中提到,其已签订了总额 109亿美元的多年期云服务协议,而前一年还只有35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支持DGX Cloud。


考虑到云计算业务通常拥有较高利润率,如果DGX Cloud已经实现盈亏平衡甚至盈利,那么这项业务本身就已经具备相当规模。




在云中




AI云公司CoreWeave的收入将飙升,如下图所示:



英伟达坚称,推出 DGX Cloud 并非意在盖过云计算巨头的风头。按照该公司的说法,DGX Cloud 的目的是以此前难以实现的方式,将客户与 AI 算力以及英伟达的专业能力连接起来。


这种说法目前或许属实,但若认为英伟达没有进一步的打算,那就未免太天真了。至少,DGX Cloud 为英伟达未来拓展大型云业务提供了一个选项,也使它现在就拥有了影响 AI 发展路径的话语权。这也是它投资 CoreWeave 和 Lambda 背后可能的共同逻辑之一。


英伟达也有理由警惕其与现有云服务商关系的持久性:当英伟达逐渐侵蚀云巨头的领地时,这些巨头也在日益“闯入”英伟达的领域。所有的云巨头都在开发自己的定制AI芯片,这些芯片最终可能取代英伟达的产品。这将为它们节省资金,但会牺牲英伟达的收入,除非这家芯片制造商能从其他地方找到补偿。


在AI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后,英伟达正在寻求新的征服之地,而云计算正日益成为其眼中肥沃的土壤——即便这可能不会让它的一些最大客户感到高兴。


参考链接

https://www.wsj.com/tech/ai/nvidia-dgx-cloud-computing-28c49748?mod=tech_lead_pos4

点这里👆加关注,锁定更多原创内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芯闻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芯闻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10万亿,投向半导体

芯片巨头,市值大跌

黄仁勋:HBM是个技术奇迹

Jim Keller:RISC-V一定会胜出

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芯片公司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