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作为北京市低空经济重点发展区域,丰台区低空技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据丰台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全区低空技术企业数量已突破200家,涵盖无人机研发制造、低空通信导航、航空新材料、智能飞行控制系统等多个领域,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  
政策引领,企业加速集聚  
近年来,丰台区紧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优化产业生态:  
  • 企业落户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新引进低空技术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落户补贴。  
  • 研发创新支持: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提供最高300万元资金扶持,并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 应用场景开放:联合区内物流、应急、农业等领域企业,为低空技术提供多样化测试与应用环境。  
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突出  
目前,丰台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低空技术产业链,涵盖:  
  • 上游(核心零部件与材料):如高能量密度电池、轻量化复合材料企业。  
  • 中游(整机制造):包括工业级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企业。  
  • 下游(应用服务):物流配送、应急救援、智慧城市等场景服务商。  
其中,15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名单,8家企业主导或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丰台区计划进一步强化产业优势:  
  • 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整合研发、测试、制造等功能,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  
  • 开通常态化低空物流航线,推动无人机配送在商业园区、医疗应急等场景规模化应用。  
  • 设立低空产业基金,规模10亿元,重点支持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  
  丰台区低空技术企业突破200家,标志着区域低空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政策赋能、产业链协同与场景创新,丰台区正加速成为京津冀低空经济创新策源地与产业高地。  
搜集、整理、编辑:毕亚琳,责任编辑:张璐


商务推广、资讯发布、人物访谈、产品展示,请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