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市委军民融合办、市金融管理局等七部门正式印发《成都市加快提升低空飞行能力 培育低空经济市场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围绕基础设施建设、飞行监管、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支撑四大领域,推出14条具体政策,旨在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夯实低空经济根基  
1. 支持低空起降设施建设:社会资本投资新建或改扩建通用机场,按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补贴,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对直升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及中大型无人机起降场建设,每个最高补贴50万元,企业年度补贴上限500万元。  
2. 完善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对通信、导航、监视等公共服务设施,按建设投资的10%补贴,单台设备最高10万元,企业年度补贴不超500万元。  
二、提升监管服务能力,护航低空飞行安全  
1. 建设市级低空飞行管理平台:给予建设投资50%的财政补助,最高1000万元,以增强一体化指挥、风险防控能力。  
2. 创新低空保险服务:鼓励开发物流、载人等商业保险,探索“商业险”“责任险”试点,构建全产业链保险服务体系。  
三、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激发市场活力  
1. 低空载人商业化运营:对获批航线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企业,给予年度最高500万元补贴;乘客可享票价补贴,降低体验成本。  
2. 物流配送规模化应用:支持构建“干-支-末”低空配送网络,按航空器类型及航线分类补贴,企业年度上限500万元。  
3. 政务场景示范推广:鼓励政府购买服务,推动低空巡查、应急响应等应用,市、区两级财政协同保障。  
四、做强产业支撑,培育全产业链生态  
1. 打造低空制造集群:聚焦无人机、eVTOL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对引进核心合作伙伴的企业,按实缴注册资本1%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  
2. 支持适航取证与市场开拓:对获得民航局适航认证(TC/PC/AC)的企业,eVTOL最高奖补1500万元,大型无人机500万元;销售额超1亿元的无人机企业可获300万元奖励。  
政策亮点与预期成效  
  此次政策以“真金白银”扶持为特色,覆盖研发、生产、运营全链条,预计将加速成都低空经济从技术突破向商业化落地转型。市发改委表示,未来将结合四川省级政策(如天府新区最高1000万元企业补贴),形成省市联动效应,进一步巩固成都在工业无人机、eVTOL等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  
搜集、整理、编辑:张梓桐,责任编辑:张璐


商务推广、资讯发布、人物访谈、产品展示,请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