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汇集半导体行业资讯 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2025年7月31日,上海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尊湃通讯创始人张琨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人民币。同时,尊湃通讯9965万元现金资产被依法冻结,其余13名涉案人员也均获刑。这起历时两年多调查与审判的案件,被称为“中国半导体领域最恶劣技术窃取案”。

资讯配图

尊湃通讯成立于2021年3月,创始人张琨原是华为海思技术总监(21级资深专家)。离职仅一个月,他便创立尊湃通讯,通过高薪和股权支付等手段,诱导20余名华为海思研发人员跳槽。张琨指使这些人员在离职前,通过截屏、拍照、摘抄等方式,窃取华为Wi-Fi 6芯片的技术文档、设计图纸及研发数据。2023年警方行动中,查扣了7台存储侵权资料的服务器。经鉴定,尊湃芯片的40个关键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的同一性超过90%,构成实质性抄袭。

尊湃通讯成立仅两个月,便获得近亿元天使轮融资,由高榕资本领投。2022年5月,又获得数亿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湖杉资本等。尊湃宣称拥有9项专利、3项著作权,还入选行业榜单,但后续调查证实,这些技术均源于非法窃取。小米集团战略投资部董事蒋文曾担任尊湃董事,不过小米声明仅为财务投资。

华为在Wi-Fi 6领域持有近1900项专利,占全球的29%,Wi-Fi 7专利达482项,位居全球第一。被窃取的技术涉及数据传输安全与效率的核心环节。全球Wi-Fi芯片市场规模在2021年超过200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220亿美元。尊湃的剽窃行为直接冲击了华为的市场先机,导致华为首款Wi-Fi 7路由器延迟上市,而高通同期推出了相似技术产品。

此次法律制裁力度颇大:一是张琨等14人全部获刑,创下半导体领域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期纪录;二是法院冻结尊湃9965万元资产,切断其运营能力,体现对技术窃取“零容忍”的态度;三是华为通过刑事报案(非民事诉讼)推动公安部提级督办,凸显案件涉及国家安全的属性。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深层反思:

其一,存在创业伦理危机。张琨违反竞业协议(离职3 - 5年内禁入同行),资本盲目追捧“明星团队”,却忽视技术来源的合法性,暴露出创投风控的漏洞。

其二,面临产业安全挑战。Wi-Fi芯片是智能家居及物联网的核心节点,技术泄露可能威胁国家数据安全。本案促使相关部门强化涉密领域设备采购监管,禁用高风险芯片。

其三,需要重建创新生态。华为投入超十年研发Wi-Fi 6技术,成本逾百亿,而尊湃两年“复制”获利,此次判决为原创者确立了法律护城河,推动企业加强离职员工技术管控。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删除!

资讯配图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