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喵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2025年已经过半。

国内AI产品,也从高速爆发期走进了精细打磨的深水区。

用户红利逐渐触顶,产品体验日趋同质化,各家AI产品之间的较量,也从“有没有”进入“好不好”“用多久”“还用不用”。

而在这场关乎留存、体验和持续价值的较量中,哪些产品已经确立了领先优势?又有哪些新面孔正在快速突围,成为下一个爆款种子选手?

量子位智库最新发布的「AI 100」双榜单,给出了一个阶段性的判断。

这份AI产品观察体系由“旗舰100”“创新100”两个榜单组成,一个代表当前格局中的领军阵营,一个代表未来市场的种子选手。

资讯配图

为了确保榜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AI 100」双榜单据称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双重评估体系。

  • 定量层面,以真实用户数据为基础,涵盖用户规模、用户增长、用户活跃、用户粘性四大核心维度,包含下载总量、新增下载、活跃用户数、留存率等超过20个具体指标;

  • 定性层面,则聚焦长期发展潜力,通过专家评估和用户调研,综合考量产品的底层技术、市场空间、功能设计、变现潜力、团队背景、增长速度等多重因素。

从综合实力到突破潜力,两份榜单共同勾勒出一个更加立体、真实的AI产品地图,也为产业参与者与观察者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坐标。

旗舰百强:「国民级AI产品」花落谁家?

相比去年同期,2025年上半年AI产品的整体格局已经显露出“强者恒强”的趋势。

据量子位智库的数据显示,在Web和APP双端,头部5款AI产品均已占据了过半市场份额。其中,豆包、夸克、DeepSeek在双端上几乎是垄断式的领先者,成为第一批国民AI产品。

从场景上来看,AI智能助手依然是最热门的方向。无论是网页端(指电脑访问)的月活跃用户量,还是手机APP端的日活跃用户量,它都占到大约四成。其次便是AI教育和AI搜索这两大板块。

资讯配图

新的机会窗口也在同步开启。Vibe Coding作为新蓝海崛起,推动AI低代码平台和AI编程工具的入榜产品数量激增。

相较之下,传统热门赛道的竞争则更加白热化。例如,AI创作、AI陪伴依然保持活跃,但也面临着高度集中的“同质化”挑战——特别是在AI写作、AI生图、AI写真等方向,大厂的一体化产品和高频迭代已对其形成明显压制。

在这种夹击下,中小产品面临流量稀释与使用频率下降的双重压力,若无法在场景切口、交互方式或产品设计上实现突破,极易陷入“被替代”的边缘化困境。

所以某种程度上,这张图也呈现出AI产品进入“效率时代”的标志性特征。

过去的拼想象力,如今变成了拼持续可用性和精细运营能力。豆包和夸克背后的字节系和阿里系,正是凭借其在产品化、运营和数据反馈机制上的系统性优势,建立起用户“用完还会再用”的长期信任。

一句话总结旗舰榜:大厂稳固统治,应用场景全面开花,唯有系统化能力与新赛道能破局。

创新百强:下一波AI爆款的种子选手

与旗舰榜“用户广泛使用+产品稳定成熟”的定位不同,创新榜更像是一份“前沿观察雷达”

它聚焦的是:正在快速增长、尚未完全商业化,但已展现出技术突破和场景独创潜力的产品。

这类产品通常拥有面向细分需求的技术适配力、更聚焦的用户群体,或者在功能设定上走出了“非共识”的打法。

可以说,这是一份聚焦“明日之星”的预判榜单。这也意味着创新榜上的产品更具变化性,同时也更富想象空间。

资讯配图

比如一些AI 3D生成和AI视频生成类产品,正依托模型轻量化与模态融合的进展,快速填补内容创作链条中的缺口,例如Meshy、Vidu等;而部分编程AI Agent,则在GPT生态尚未完全本地化的空窗期内,成为开发者口中的“国产替代小帮手”,例如通义灵码、文心快码等。

与此同时,这份榜单也隐含着一个趋势:垂类AI的可行性正在上升

传统认知中,AI产品往往希望做“大一统”,但从「创新100」榜单来看,许多小而美的应用正从医疗健康、心理疗愈、日记笔记、播客转写等方向切入,依托自身的数据积累和专业理解,打出差异化的突破路径。

当然,创新榜也意味着高风险——并不是所有“看起来很酷”的产品都能跨越冷启动的深谷。

但即便如此,它仍提供了观察AI产业走向的重要窗口——因为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爆款,都一定曾是一款不被多数人看懂的新品。

从旗舰到创新,一张AI产品的完整地图浮出水面

回顾这份AI 100双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双螺旋结构的生态:

一边是旗舰产品的深耕与整合,它们代表当下最可靠、最成熟的AI使用方式,正在逐步从“工具”向“助手”升级;

另一边则是创新产品的破圈与试错,它们代表新需求的诞生、新路径的验证、新模式的雏形。

在用户需求已从“能不能用”进阶到“值不值得长期使用”的今天,AI产品不再只需要炫技,更需要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而这种考验的结果,正在逐步固化为用户的选择,也将塑造接下来一整年,甚至贯穿未来整个发展阶段的AI产业版图。

如果你正在关注AI产品,不妨打开这张榜单,对照看看:

你常用的那款AI工具,是否已经上榜?

那些你正在尝试的新产品,会不会就是下一波AI浪潮的起点?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

🌟 点亮星标 🌟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