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道拓推出全新机械按摩座椅产品;Indie推出新型半导体激光器|2025全球前瞻技术情报7月上期
- 2025-07-30 07:00:00

安道拓推出全新机械按摩座椅产品

图片来源:安道拓
技术类型:小规模量产
概要:
安道拓推出了全新的机械按摩座椅解决方案,与传统气动按摩方案不同,该方案采用3D按摩模块,模拟专业揉捏手法,显著提升疲劳缓解效果,大幅提升乘员舒适性
系统融合西方筋膜疗法与中医理念,提供针对背部与腰部的不适缓解,具备多模式智能控制、OTA远程更新能力,兼容座椅加热与通风功能,为行业树立了座椅舒适性的新标杆
技术创新点:
3D机械揉捏机芯:通过精密机械结构模拟专业按摩手法,力度达传统气动按摩的数倍,针对性缓解腰背肌肉僵硬酸痛
碰撞安全冗余机制:内置快速泄压阀,碰撞瞬间触发机械结构回缩,避免突起机构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车规级耐久技术:多层复合耐磨总成通过2万次循环测试,运行噪音大幅降低,寿命周期也有所增强
智能化控制生态:支持6级力度调节、4种预设模式及个性化组合,通过OTA更新按摩程序
应用前景:
比传统气动方案,机械按摩方案响应更快、能耗更低,更契合纯电平台对能效的要求。其支持OTA升级,可与智能座舱联动,如在自动驾驶状态下激活放松按摩模式。模块化结构便于集成加热、通风等功能,为OEM提供一体化的座椅舒适解决方案
量产规划:将在新款广汽传祺M8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实现量产
技术应用建议:
建议优先在高端商务MPV中部署该机械按摩座椅技术。将其集成至主驾驶位,在DMS监测到驾驶员注意力分散或疲劳时,自动启动肩颈按摩功能,有助于缓解疲劳、提升驾驶安全性。结合零重力座椅功能,该方案亦可为企业家或高管用户打造“移动会客厅”级别的乘坐体验,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座舱舒适体验
Indie推出新型半导体激光器

图片来源:Indie
技术类型:试点应用
概要:
Indie公司推出革命性LXM-U超低噪声半导体激光器,其频率噪声较竞品低10倍,窄线宽特性满足量子密钥分发(QKD)与量子计算的精密稳定性需求。该激光器支持长期锁定运行,并具备独特共封装能力,可集成至光子集成电路(PIC)构建定制化光引擎。通过整合TeraXion激光技术与EXALOS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ED)能力。目前 indie 已与量子计算领域先行者合作,推动光学组件在量子革命中的应用,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技术创新点:
超低频率噪声与高稳定性:LXM-U 激光器的频率噪声比同类技术低10 倍,且具备长期稳定性,可维持数天锁定运行
超窄线宽特性:LXM-U的线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量子技术提供了高精度光学基准,适用于极高光谱纯度的量子态操控与测量场景
高集成灵活性:激光器支持与其他激光源及光子集成芯片(PICs)的共封装设计,允许客户将其专有技术与 indie 的激光模块结合
半导体激光技术:采用全半导体设计,体积紧凑,耐冲击振动,工作温度范围宽,适合车载环境及工业应用中的严苛条件
快速频率调制响应:具备平坦的频率调制响应和高调制幅度,支持高精度光学锁频与相位控制,适用于相干探测与量子态调控
应用前景:
LXM-U 激光器的特性可进一步赋能下一代车载量子技术,其超低噪声与高稳定性可提升车载激光雷达系统的测距精度与抗干扰能力,尤其在复杂环境中增强自动驾驶的可靠性
技术应用建议:
汽车OEM可优先在高端电动车的自动驾驶系统中部署该半导体激光器,将LXM-U激光器集成至FMCW激光雷达,利用其超窄线宽与低噪声特性提升点云密度与动态目标追踪精度,尤其适用于高速场景下的障碍物识别与路径规划
Elaphe推出用于高性能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平台Sonic X

图片来源:Elaphe
技术类型:预研技术
概要:
Elaphe于2025年7月推出了全新高性能轮毂电机平台Sonic X,专为空间受限的高性能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设计
该平台在轻量化基础上实现了每轮超过300千瓦的功率输出,并支持高性能制动系统和先进控制功能,具有优异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Sonic X系统将电驱、电控和车辆动态功能整合至轮毂中,在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同时显著增强车辆动态性能
技术创新点:
高度集成化架构:电驱、电力电子与控制软件三合一设计,板载SiC逆变器封装仅16升,支持混动驱动桥差速控制
高速动态控制:防滑控制比传统电驱快20倍,提升15%加减速性能和5%过弯速度,增强车辆操控性与驾驶体验
高功率密度直驱系统:轮毂电机连续功率密度超8kW/kg,扭矩密度达80Nm/kg,支持单轮输出300kW以上动力
极致空间利用率:支持20–23英寸轮毂,兼容高性能制动系统,仅用传统电驱动系统10%体积提供双电桥等效动力
应用前景:
Sonic X平台为高性能电动汽车提供更灵活的驱动架构,适用于追求操控、加速与能效平衡的车型。其轮毂集成电驱方案释放车体空间,提升整车设计自由度,并通过高速轮控技术增强动态响应。平台兼容BEV/HEV多种架构,具备在超跑、高端运动车等市场的应用前景
应用规划:样品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提供给整车厂
技术应用建议:
建议车企将该平台应用于高性能细分市场,尤其是双电桥运动型SUV、纯电轿跑以及中置电池布局受限的豪华车型。在对动力响应、制动性能和空间布局要求极高的场景中,Sonic X不仅提升动力输出,还能优化整车重量分布并增强底盘动态表现。同时,在混合动力车型中引入该平台还可通过软件集成差速控制,拓展车辆动力分布策略
研究人员开发新型复合材料,可用作电池保护外壳

图片来源:TU Graz
技术类型:预研技术
概要:
TU Graz研究人员开发了出环保的木-钢混合电池保护外壳,可用于电动车电池。该外壳采用薄钢板焊接腔体填充木材,取代传统铝结构,显著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生态足迹。
可持续性分析显示,该设计在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及污染控制上均优于铝外壳,为电动车提供更安全、环保的电池防护方案
技术创新点:
木-钢混合结构设计:使用薄钢板焊接成腔体,内部填充木材;木材细胞在高压下坍塌吸收碰撞能量,在模拟柱撞测试中入侵值与特斯拉Model S铝外壳持平
软木防火机制:外壳覆盖软木层,高温下炭化形成隔热屏障,导热性降低;在1300°C火源测试中,背火面温度较铝外壳低100°C
可持续制造工艺:钢板直接在木材核心焊接,避免铝挤压工艺的高能耗。生命周期评估显示能源和水消耗减少,土壤污染降低
性能优化架构:底部和盖板采用钢-木复合材料,内部增设肋状交叉支撑,提升整体刚度和能量吸收效率
应用前景:
该技术将重塑电动车电池安全与环保标准,轻量化与高吸能特性可降低碰撞时电池热失控风险,尤其适用于高安全要求的SUV和商用电动车。软木防火层在极端温度下提供额外保护,减少电池火灾对乘员舱的威胁
技术应用建议:
作为汽车OEM,建议优先在高端电动SUV和商用电动卡车中部署此技术,利用其高吸能特性提升碰撞安全性,同时采用木-钢混合外壳,降低制造成本和生产能耗,并满足相应的环保法规要求
以上内容节选自《2025全球前瞻技术情报》
7月上期(25期/年,30-35页/期)
《2025全球前瞻技术情报》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自动驾驶、新材料、跨界技术、投融资事件、发现初创等几大板块,提供前瞻技术应用案例分析、典型技术应用分析等,并通过盖世汽车的解读与点评,为行业用户提供及时、全面的新技术发展动态。
欢迎扫码报名,免费获取情报样本
▼▼▼

盖世汽车研究院月刊



-END-
喜欢本篇文章请点个 在看

哟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