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件大作用 | “小球”撬动大价值
- 2025-07-29 19:40:51

在航空领域,藏着一颗凝望世界的“智慧之眼”——这便是光电吊舱。小型光电吊舱也被称作“小球”,它以多维感知能力重构着人类对环境的认知维度。
▲挂载到无人机的轻小型光电吊舱(“小球”)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光电所作为国内光电领域的主要科研力量,在该领域持续深耕并取得众多成果。其研发的光电吊舱集环境监测、目标侦察、精准引导、导航定位于一体。这双“科技之瞳”正以轻量化、低功耗、高智能的革新姿态,将尖端光电技术从专业领域延伸至便携平台,成为无人机、舰船、车辆的标配,在许多领域持续释放价值。

在军事侦察领域,光电吊舱构建起立体化感知网络,为指挥决策提供“全维透视”能力,使作战单元具备穿透复杂环境的“上帝视角”,重新定义现代战争的情报获取模式。
在民用场景中,这颗“小球”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应用延展性。在海域方面,多艘海警船通过吊舱实现视频数据实时共享,构建起立体化调度网络;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救援中,搭载“小球”的“翼龙”-2H飞赴震中,成功侦察到多处关键灾情信息,打通了灾情传递的“最后一公里”。

▲“翼龙”-2H的“小球”在西藏定日震中拍摄到的画面
在救援场景中,吊舱系统通过红外穿透探测、激光精准定位、高清影像取证的技术组合,配合深度学习算法实现目标智能识别,将搜救效率提升数个量级。
▲光电吊舱用于水面搜救
在警用方面,光电吊舱可以助力警用航空支队开展反恐、交通疏导、巡逻执法等任务。警用无人机不受地面道路及交通情况的限制,能在较短时间内飞抵指定地点。而装配在无人机上的光电吊舱配置了高性能红外、高清摄像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等部件,可以进行空中摄像、取证、收集和传递现场信息,有效指挥地面警力执行打击犯罪、追捕逃犯、维护治安、疏导交通、抢险救灾等任务。
警用版吊舱实现了突破地面交通限制实施跨区域执法,成为维护社会治安的空中利刃。
▲配备光电吊舱的无人机进行城市巡逻
除了保驾护航民生及警务活动外,在航空林火探测领域,光电吊舱可用于构建空地一体化防护网。该系统曾助力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光电吊舱在执行飞防任务时,透烟透雾发现暗藏火源并自动报警,自动获取火点地理坐标并标绘电子地图,实时测算过火面积及火线长度,并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将火场实时图像、扑火时地面兵力部署等火场态势传回指挥中心,为指挥人员提供实时准确的决策依据。指挥中心结合探云雷达和地形气象条件,预测火情发展、指挥灭火救援行动。

▲光电吊舱用于森林消防
航空林火探测系统为保护绿水青山,实现森林防火“打早、打小、打了”发挥关键作用,积极推动我国航空应急体系向“早发现、快处置”的智能化方向演进。
▲光电吊舱航空林火探测系统
这颗不断进化的“小球”,从边疆哨所到田间地头,从城市天际线到深山林海,正在重塑多个行业的作业范式。
作为国内光电探测技术的开拓者,面对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多模态感知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光电所采用微小型化、多传感器融合化、自主决策智能化的“三化融合”战略,重塑光电吊舱的技术内核与应用边界。
以光电吊舱这双承载着国家使命的“科技之眼”为开端,航空人必将在守护绿水青山、护航民生福祉的征程中,谱写“小球撬动大价值”的崭新篇章。
铁粉必看

文字/侯俊岭、张程
制作/张程
责编/高新宇 主编/肖瑶
监制/石霞
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光电所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