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2025年,全球家电市场寒意未消,意大利电热科技巨头特莫瓦特(Thermowatt)却在中国市场逆势交出亮眼答卷:在电热市场整体规模下降的情况下,特莫瓦特2025第一季度电热产品产量增幅逆势增长10%。更引人注目的是,借助集团年内接连收购美国工业加热企业DDR和意大利专业厂商Z.R.E的战略部署特莫瓦特中国区也将着力加大商用与工业热赛道的布局

中国区业绩在2025年的逆势增长得益于成功的战略转型未来特莫瓦特将‘中国本土化电热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进一步转变”特莫瓦特中国区掌舵人柯达在接受专访时,揭开了逆势增长背后的转型逻辑——深耕本土研发、加码商用领域、重塑服务价值。

资讯配图

从家电红海驶向商用蓝海

在高度成熟的电热管领域,价格厮杀早已是常态。特莫瓦特中国区总经理柯达坦言,传统家用电热市场格局固化,国内80%的营收集中于少数头部客户,增量空间有限。而特莫瓦特的破局点,正是瞄准了被长期忽视的商用与工业场景。

资讯配图

“商用和工业领域的加热市场规模是家用的三倍,且格局分散,没有垄断巨头。”柯达以数据佐证战略转向的必然性。收购DDRZ.R.E,使特莫瓦特全球工厂增至7家,不仅补全了工业级带式加热器等核心技术,更将欧洲成熟的商用热方案“无缝嫁接”至中国——从商用餐厨设备、专业洗碗机,到咖啡机核心加热模组,均为本土客户提供“欧洲经验+中国成本”的独特组合。

面向未来,柯达为中国区设定明确目标:三年内,将商用与工业加热业务的营收占比从当前的20%提升至50%而要成功实现这一战略升级,特莫瓦特要全面加强本土化,将技术服务做到极致。

资讯配图

本土研发:把欧洲技术“种”在中国土壤

作为阿里斯顿集团全资子公司,特莫瓦特并未简单复制欧洲方案,而是将本土化研发视为核心竞争力。

“我们有落户无锡全球三大研发中心之一,由中国团队主导产品定义。”柯达举例,针对中国热泵市场低温制热瓶颈,团队研发出第五代热泵辅助加热器,不仅能够在极寒中保障稳定供热,而且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这类“为中国而生”的产品,正成为开拓中国热泵市场的利器。

资讯配图

特莫瓦特中国无锡工厂

更关键的“本土化”体现在服务赋能。当中国家电企业加速出海,特莫瓦特依托服务范围超500个客户和覆盖100多个国家的认证经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认证护航”——从中东SASO、欧洲IMQ到印度BIS认证,“客户只需指明销售地,我们就能输出合规且可靠的加热解决方案,省去第三方认证成本与风险”。

在柯达看来,特莫瓦特中国区的终极角色,是客户的技术型伙伴。“中国不缺低价供应商,缺的是懂全球市场、能协同创新的‘出海向导’。”他如此定义服务价值。

这种“共研模式”在商用领域尤为突出。以咖啡机为例,特莫瓦特团队会在客户预研阶段介入,结合意大利数十年加热技术积累,定制开发加热管与温控系统集成方案。“每一款产品都是独立知识产权,就像芯片设计一样专属。”柯达强调。凭借该模式,公司商用咖啡机加热模组已打入多家本土新锐品牌,故障率低至“千分之一”。

“跨国企业的本土化,绝非简单雇佣本地员工。”作为特莫瓦特中国首位华人总经理,柯达的五年任期恰是这一战略的缩影——从生产线到研发体系,从市场策略到管理思维,这家老牌欧洲企业正以本土化的“中国逻辑”赋能电加热领域的竞争力,突围电热“红海”。

资讯配图

特莫瓦特无锡团队合影

强化本地化战略之外,特莫瓦特正在智能制造与环保两方面双线发力。

一方面,加强产业链纵深,将无锡工厂升级为“自动化标杆”,引入本土领先的智能产线,提升精密制造能力并向全球输出经验;另一方面,让ESG先行,响应阿里斯顿集团2030年碳中和目标,在中国推动包装去塑化、生物基防撞膜等绿色实践,即便短期增加成本也坚持投入。

在电热市场逆势前行的特莫瓦特,正以全新的“中国逻辑”+全球服务的技术优势,加速向家用与工商用并举的新时代高歌猛进。



严正声明:“电器微刊”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需获授权。


资讯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