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文丨谭梓馨
如果缺少英伟达、AMD高端AI芯片,我们的AI产业将如何发展?
WAIC 2025,这一问题有了非常具象的答案。
展会期间,上海世博展览馆的H1核心技术展区汇聚了国产AI算力上下游诸多玩家,技术侧重各有千秋,估计英伟达老黄来逛展都得悄悄捏把汗。
国产芯片和AI基础设施服务商们正在创造出更加自主可控的算力生态,解决算力“卡脖子”问题。
资讯配图
昇腾GPU引领算力新潮
展区表现最突出的是打出“时代共昇腾”口号的华为。
本届WAIC,华为直接搬过来一组昇腾384超节点进行展出,即Atlas 900 A3 SuperPoD,据悉,该产品基于超节点架构,由12个计算柜和4个总线柜组成,集成了384个昇腾910C NPU和192个鲲鹏920 CPU,是目前业界规模最大的超节点,华为系统性解决了集群内计算、存储等各资源之间的通信瓶颈,可以满足当前主流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低时延、大带宽、长稳可靠的要求。
资讯配图
仅次于华为人气的是另外两家即将上市的“国产GPU小龙”摩尔线程和沐曦集成,两家公司都已经完成了上市辅导,意味着即将进入IPO最后冲刺阶段,WAIC布展内容也比同行更加全面且丰富。
摩尔线程本次展出了全功能GPU芯片及相关应用产品,包括MTT S80游戏显卡以MTT S3000/4000等智算中心显卡,支持AI计算加速、3D图形渲染、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物理仿真与科学计算等多种组合工作负载,其从芯片到显卡到集群的智算产品线均有布局,现场还展示了MTT KUAE智算集群的一组产品,现场还有不少第三方无人机、AI主机等产品硬件也开始使用其GPU。

除了AI训练和推理,摩尔线程还展示了自家GPU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如数字服务、智能驾驶、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而且每个演示屏都是外接着搭载自家GPU的主机进行演示,可谓信心满满。

资讯配图

沐曦集成的布展更加具象化,小到一块块芯片,大到仅次于华为超节点的一组高密度算力机柜和散热系统,立体化呈现的方式同样吸引了不少关注。


其现场还推出了最新一代GPU芯片曦云C600,据了解,该款芯片基于国产供应链设计和制造,在今年7月份刚回片,自研的GPGPU架构及指令集,支持通算和智算,自主可控程度高。


资讯配图


沐曦现场展示的高密度算力POD是针对当下智算中心集群部署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微环境,融合了AI能源管理、GPU服务器算效和资产管理,冷板式液冷散热、大容量弹性配电等多种方案,据悉能够兼容适配8台到128台算力设备节点扩展。


另一家GPU小龙燧原科技的展位相对就有些简单,只重点带来了最新的一款S60算力卡和DeepSeek一体机样机,据介绍,其S60是面向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的一款AI推理加速卡,应用案例展示了在美图公司和庆阳智算中心推理集群的部署。


资讯配图


据了解,面向美图AI换装功能的图片生成需求,在相同精度BF16的条件下,燧原S60性能表现与海外对标产品效果一致,单张图片推理延时持平,极具性价比,而庆阳智算中心万卡S60推理集群,已于20251月起对外提供推理算力服务。


资讯配图
多种技术路线为AI加速
当然,还有其他AI芯片技术路径的公司,如专注于RISC-V、TPU处理器等AI算力产品研发的算能,在现场展出了旗下最新的算丰第二代RISC-V服务器级处理器SG2044和新一代TPU处理器BM1690,以及相关集成的智算服务器,在RISC-V与AI异构融合计算方面独树一帜。

资讯配图

据了解,SG2042具备64核@2.6 GHz,高带宽内存,支持Codec大并发高清视频硬件编解码,采用多精度TPU异构,原生支持DeepSeek等数百亿级参数模型推理,工作人员介绍,基于SG2044的高性能服务器产品已完成量产,软硬件全栈国产化,可应用于通用计算、AIGC、智算中心、边缘计算等场景。

在去年完成两轮数亿元融资的墨芯人工智能,展出了一款高性能通用可编程芯片Antoum,据了解,这是一款双稀疏化芯片支持高达32倍稀疏率,广泛支持CNN、RNN、LSTM、Transformer、BERT等网络模型和浮点、定点丰富的数据类型,在视觉应用场景中,通过AI芯片架构创新将编解码性能提升至业内领先水平,基于此芯片该公司也推出了一款多功能的计算卡。


资讯配图


还有专注在人工智能感知与边缘计算芯片领域的创新企业,如爱芯元智,芯片应用覆盖智能驾驶、终端计算、边缘计算等领域,其推出的AX8850等芯片,支持工业机器人、智能家居算力盒等场景;AX170A 芯片能效比达13.4TOPs/W,应用于手机夜拍增强。


资讯配图


其车载芯片产品为M55H、M57、M76H等,据悉其配套解决方案成本比国际竞品低15%-40%,已装车数十万辆,在高速NOA和记忆泊车等方面获得不少车企高阶智驾项目合作,今年4月,该公司对外宣布顺利完成C轮融资,融资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资讯配图


上市公司中科曙光携“智算、智存、智冷、智服务、智生态”五大领域核心软硬件产品集中亮相,现场展示了浸没相变液冷解决方案、国产边缘AI计算平台/AI控制器、推理服务器、工作站以及集中式全闪存储和分布式液冷存储等核心产品,芯片的热量让冷却液沸腾的样子在现场十分吸睛。


除了核心的芯片算力供应,还有很多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带来的全链条式部署服务和运维服务,还有在软件系统层的算力优化厂商,以及存算一体、光电融合等技术厂商,整个国产AI算力产业生态日趋完备。


资讯配图
快速赶超的中国厂商
逛完这届WAIC的AI算力区,最直观的感受是中国AI芯片国产替代正在进入技术突破与生态构建并行的关键阶段,在政策支持、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驱动下,国产AI芯片正在从“可用”向“好用”跨越,这也是能得以规模化部署的关键。

从性能对标到架构创新,再到技术栈生态的初步成型,国产AI芯片在算力性能、能效比、生态适配等核心指标上正与国际水平缩小差距。

资讯配图

尽管在先进制程、EDA工具等领域仍存在限制瓶颈,但通过架构创新、场景定制和生态共建,国产芯片厂商们的努力突围悄然改变着全球AI算力格局。

正如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所说:中国在AI芯片领域正在快速追赶。

-END-

资讯配图
如果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投稿或寻求报道,欢迎私信“投稿”,添加编辑微信。
【2025免费新年礼】:了解最新科技趋势分析、行业内部的独家见解、定期的互动讨论和知识分享、与行业专家的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领取100份AI科技商业研报合集,加群共同探讨与成长——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头部科技晶总微信!
资讯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