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是美丽废物?看完这篇再决定买不买!
- 2025-07-27 23:09:00
自从 2014 年小米发布了初代小米手环、2015 年华为和苹果先后发布了自家的初代智能手表,这个戴在手腕的智能穿戴设备,已经成为数码产品里的热门品类,也是手机发布会上不可缺少的一类产品。

当然,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也是在 2015 年,智能穿戴巨头小天才发布了首款手表 Y01。

在跟身边智能手表或手环用户聊过之后,果子发现他们日常使用的功能都是用来查看时间、运动卡路里,再深入一些的,会查看睡眠时长,而更高维度的一些数据,比如 HRV、ECG、最大摄氧量等等,都被忽略了,一块智能手表的作用,很多用户可能只用到了20%。


在小红书上,“智能手表有必要买吗”相关笔记超过 807 万条。也许屏幕前此时此刻的你,或者你身边朋友,在买了智能手表后,变成吃灰产品,得出一条结论,智能手表是美丽小废物。

当我们在聊起智能手表的时候首先就要明确,你真的能习惯使用智能手表吗?
智能手表与传统手表最大的体验区别就是它需要充电,这也是智能手表最大痛点,尤其是如果你计划入手 Apple Watch,恰好还有坚持每天运动的习惯,那么你就必须养成并坚持另一项习惯,每天给手表充电。

下面这张图是市面上几款热门智能手表的常规或典型续航时长。

这里每家测试标准不同,比如苹果的测试标准,在 18 小时内的使用频率更高,小米的“蓝牙典型续航”已经关闭了多项检测功能。

Xiaomi Watch S4
实际体验中,苹果的s系列续航在关闭全天候显示的情况下,能够超过 36 个小时,36 个小时就很玄妙了,充一次电一天用不完,两天呢,续航又不够用。
屏幕前的你如果有一个戴着 Apple Watch 的男朋友就嫁了吧,因为他每晚都会回家。
智能手表适合你吗?
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不同品牌的智能手表续航有比较大的差别,而且分界线明显,这几款续航 5 天以内,而剩下的则是接近 10 天或 10 天以上,华为两款就很明显,Watch 5 续航是 4.5 天,GT5 是 9 天。
这里涉及到一个不同的产品概念,全智能手表与半智能手表或也可以称为轻智能手表,前者运行完整的系统,支持第三方应用安装,能独立处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像是华为的 Watch 5,甚至还有还 NPU 单元。

半智能手表更依赖手机,许多采集的数据要借助手机来处理,但续航可以做到更长。
苹果 Apple Watch、华为的 watch 5、OPPO watch X2 都是全智能手表,常规续航时间都在四天以内,除非你开启了省电模式。而半智能手表,续航时长可以达到 10 天,接近小米手环或者像佳明 fenix 7 这样的运动手表。

所以,如果想要体验完整的智能手表功能,需要确定自己能否接受三四天一充,甚至一天一充。如果不能接受,那么最好考虑半智能手表或者是手环类续航更长的产品,而且价格整体还更低。

当然了,其实一天一充也不难,只需要洗澡时把手表换下来充电,睡觉前戴上就行,这也需要适应。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如果要购买智能手表,你是否能接受睡觉时戴在手上的异物感。
我在同事和朋友间做过调查,有很大比例的人在晚上睡觉时不戴,理由就是不舒服,我有一位朋友,他对这种感受的形容很准确,就是习惯了裸睡,突然被迫穿着衣服睡觉。

当然了,并不是说购买了智能手表就非得戴着睡觉,只是不佩戴智能手表,有很多功能是无法享受到的。
比如早上闹钟的振动提醒,睡眠质量检测,以及越来越多智能手表支持的睡眠呼吸暂停检测,这是对智能手表功能的阉割,就好像你拿了 vivo X200 Ultra, 却从来不用长焦,用着智能家居设备,却没有给它们联网,看了科技狐的文章,却不点下方的小红心。

如果想要睡眠监测,需要降低这种不适感,那么体积更小的手环是一个好选择。

到这里,我们已经两次提到了手环类产品,事实上,如果对设备要求不高,手环确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续航更长,更有性价比,戴在手上,存在感,或者说异物感也要更低。
要是前面两个缺点对你来说都不是缺点,那么你可以考虑购买一块智能手表了。

接下来,作为一个智能手表忠实拥趸,365 天手表不离身的我,想要说说它有哪些好用的功能。
智能手表有哪些好用的功能
首先毫无疑问是运动记录,它对我最明显的影响就是我利用手表记录运动的数据,结合跳绳,哑铃等,成功减肥,告别了肥胖引起的脂肪肝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就是一个晚上会被憋醒好几次那种。

如果大家对如何控制体重感兴趣,可以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果子非常乐意给大家分享这一个并不痛苦的减肥过程。
这也导致现在的我已经养成一个习惯,就是运动必须要佩戴手表,没有被手表记录的运动,都是无效的运动,包括去一趟卫生间。
合上圆环从某种程度上像个紧箍咒,促使用户去完成它,维持较高的运动频率,再通过手表用数据量化心肺能力的提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正反馈机制。

以苹果的 Apple Watch 为例,可以查看的数据有最大摄氧量,它表示单位时间内身体能利用的氧气最大量,比如静息心率,指人在完全放松,非活动状态下的心跳频率。

前者体现的是心肺最大能力,越高越好,后者是心肺的基础状态效率,数值越低越好。
虽然说手表测出来的数据没有医用设备准确,但相对的提升,其实是可以辅助我们查看运动带来的成效。
屏幕前可能会有人说,这不是被手表绑架了吗?要这么说,也确实没毛病,但我觉得更准确的形容是,它是一个督促用户运动的工具,就像闹钟督促我们起床,甚至还要在十分钟内设三四个闹钟,打卡时间督促你准点到公司,它对我们的作用是正面积极的。

基于心跳频率,可以引申出更多的身体数据,比如越来越多手表支持的 HRV 和 ECG。
HRV 又叫心率变异性,它衡量的是连续心跳时 R 波间隔的变化程度,反映的是心脏对任何事物刺激的反应能力,健康的状况下,心脏应该在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

研究显示,HRV 与五个因素有关:生理和病理因素、神经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像是性别、年龄和遗传这些无法改变的因素,而影响 HRV 最主要的病因有心血管疾病和抑郁症。
另一个 ECG 就是大家熟悉的心电图,比如 OPPO 的 Watch X2 和华为的 Watch 4 Pro 都获得了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手表的心电图测试采用的是单导联原理,也就是需要我们另一支手按住手表特定的位置,构成回路,这是基础的心电图测试方式。
医院的心电图诊断,在四肢和胸部有 10 个电极,可以测定 12 组导联电位的变化,精度更高,还可以发现心肌梗死和心脏病等隐患。

所以手表的 ECG 只能做初步筛查,能发现房颤和心率不齐等问题,不能做临床的诊断依据。
而且 Apple Watch 测定 ECG 经常会显示“记录结果不佳”,想要提升成功率,放在脚上测量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办法。

说实话,我当初购买智能手表的原因是因为常熬夜,害怕自己猝死,直到写这篇稿子才发现,智能手表其实挽救不了熬夜的后果。
说到睡眠,屏幕前不少人都会关注智能手表或手环的睡眠监测,不管是苹果还是华为小米,都把每个晚上的睡眠分成了深度睡眠、核心睡眠、快速眼动睡眠以及清醒四个阶段。

其中深度睡眠被认为与身体恢复能力、免疫力有关,快速眼动睡眠与学习和创造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有关,这两个阶段也被认为是判断睡眠质量的关键。
由此,在小米手机上,可以看到对睡眠质量评分的系统,而 iPhone 只提供最基础的睡眠数据,更多分析要借助第三方 App 才能查看,需要花钱内购,这还是需要 iPhone 用户适应。

虽然说智能手检测睡眠的准确度有一定争议,油管和国内博主都有测试。
如果想要更科学地了解睡眠,可以阅读后浪出版的这本《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在睡觉前阅读几分钟,对了解睡眠以及促进睡眠都非常有帮助。

除了睡眠监测,我愿意带着它睡觉的另一个原因是早上的闹钟提醒,这避免了死亡闹钟吵不醒我的尴尬,也是因为手表,我的手机日常可以设置为静音模式,而不用担心错过电话和微信消息。

智能手表和手环的消息通知就像手机的电话功能,在各种眼花缭乱的功能前,已经逐渐被用户忽视了。
前面我们说的,都是智能手表自带或者是第三方 App 的功能,那么有没有什么是用户自己琢磨出来的功能呢?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功能,用 Apple Watch 的吃药提醒来提醒自己喝水,你可以设置成每小时喝一次水,并标记自己是否喝水,以此监督完成每天喝水目标。

如果大家使用智能手表有什么实用小技巧,可以发在评论区交流讨论,也许你的一段文字,就会给很多人带来更好的体验。
因为时间和篇幅关系,还有更多的功能没有介绍到,比如 Apple Watch 上的经期跟踪,还有检测步伐是否均匀的步伐对称性等等,大家可以自己去探索研究,发挥出设备的最大功能。

总结
智能手表和手环的发展,与健康概念密不可分,也有人批评说这是在贩卖健康焦虑,毕竟佩戴或不佩戴,它就在那里,而佩戴后数据记录增加了我们的焦虑,这是一个消费主义陷阱,用健康理念的外套创造伪需求。

以上观点其实也没有错,无论智能手表测量数据有多精确,健康功能有多全面,在用户下单的那一刻,都不会改变它的身体健康状态,不会因为购买了一双碳板跑鞋,就成为出色的跑者,也不会因为读完了《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就每天睡眠质量满分。

决定身体健康状态的是我们的身体力行的行动,可以坚持跑步、游泳、跳绳,提升自己的最大摄氧量,通过改变作息,提升睡眠时长。
智能手表它只是一个优秀的随身监测工具,它能在我生病感受到不舒服前检测到我心率过高,通过检测每天运动消耗的热量,明确当天有没有热量缺口。
智能手表和手环所谓的健康功能,其实就是让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身体,仅此而已,不要期待它能做的更多。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选购以及使用智能手表或手环有更多的帮助,你也可以把它分享给你身边正在纠结要不要购买这类产品的朋友,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参考资料:小米、华为
编辑:饿羊羊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