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体验 | “WAIC里技能大舞台”展现民生智能图景,具身智能赋能“同球共济”
- 2025-07-27 22:48:03

7月26日至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 展览展示的重要组成——“WAIC里技能大舞台”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展示。
本次“WAIC里技能大舞台”,生动预演了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具身智能在民生服务领域的落地应用图景。通过观众视角,集中展示了我国人形机器人如何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

活动现场精心打造了五大特色展区,生动构建了未来智慧生活的微缩模型,生动诠释了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服务人民生活的“上海实践”。与去年惊艳亮相的“十八金刚”人形机器人先锋阵列相比,今年的展示在三个维度完成了全面升级,标志着中国智造的新高度:
“大脑与小脑”的进化:
大模型深度赋能:大模型技术已全面进入机器人的“大脑”(决策)和“小脑”(控制)。例如,在智造车间区域,青龙机器人正进行自动化物料分拣。其核心是基于600万真机数据和VLA预训练,形成的2.8B操作大模型。更令人瞩目的是,国地中心和浦江实验室团队预计年底前将完成2500万整机数据积累,规模达谷歌同类数据集的10倍。通过扩大数据规模,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泛化能力和涌现能力,使其能够基本满足核电、汽车、3C等复杂工业场景的作业要求。另一个是上核管孔清理机器人,它可以在管板直径达5米,近两万多个管孔中完成清洁工作,高效解决了劳动工人长时间弯腰重复作业的问题。

“高智低价”的突破:
具身智能与核心零部件的创新设计:在邻里文艺站才艺表演区,智元新创远征系列机器人正展示其“听得懂人话,敲得响乐鼓,写得了书法”的多才多艺。这得益于“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的创新设计思想。中国的人形机器人成功实现了用不到美国Atlas、日本Asimo等顶级机器人1/100的成本,达到相当的性能水平。这条既要低成本、又要高智能的道路,充分结合了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和雄厚的具身智能技术基础,展现出独特的“中国路径”。

“一脑多形”的实践:
通用具身大脑照进现实:在威客小吃街(如云百生剥鹌鹑蛋机器人、希夕做饭机器人、擎朗智能服务机器人、复旦抓豆腐机器人)、智慧修理铺(如新松修理机器人)、智慧小卖部(如银河通用销售机器人)等区域,还展示了多种非完全人形的机器人,这体现了“一脑多形”的通用具身大脑正从想象变为现实。这些形态各异的机器人,通过共享先进的VLA具身智能模型,同样能实现高效、精准的作业,让普通观众更直观地理解具身智能的内涵,预示着具身智能赋能的“智造”时代即将全面来临。

此次展示是上海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会客厅”与“核爆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构建贯通“AI能力走廊”在民生端的直观体现。

从去年WAIC里的“十八金刚”到今年的“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舞台“,这不是炫技,是中国人工智能写给世界的答卷——科技向善,产业向上,人民向幸福!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