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格局日益复杂,特别是中美关税摩擦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速。近期,两家中国制造企业——可降解纸质餐具制造商浙江金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和软包装制造商东莞特瑞——相继宣布在美国设立生产基地或进行业务收购。这不仅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更是在当前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应对挑战、寻求新增长的缩影。





浙江金晟环保:可降解纸餐具巨头落户北卡罗来纳州



中国可降解纸质餐具领域的领军企业——浙江金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将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宾斯维尔建立其首家美国生产工厂。这项耗资巨大的项目预计投入80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76亿元),并计划为当地创造多达515个就业岗位,这无疑将为罗宾斯维尔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金晟环保将工厂设在一栋原家具制造厂内,该厂于2014年停止运营,并于2020年正式空置。此次“旧厂改造”不仅节约了建设成本,也体现了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新工厂将全面生产金晟环保旗下全系列一次性餐具,包括可降解餐具、碗和盘子,并会设立一个展厅。值得一提的是,金晟环保的产品主要使用木浆和再生纸板作为原材料,这些资源与北卡罗来纳州西部长期以来以木材为基础的制造业传统高度契合,为工厂运营提供了天然的资源优势。

资讯配图

浙江金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总部位于被誉为“国家公园”的仙居,是一家以植物纤维生产技术为核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在植物纤维产业化规模方面位居国内前列。旗下拥有广西洁丰、新加坡金晟、环保世界国际有限公司(香港)、笛新工贸等四家控股子公司。

自2016年3月在新三板挂牌以来,金晟环保凭借植物纤维和生物基高分子两大技术研发平台,致力于开发全生物降解环保新材料、新产品,建立了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服务于全球各大领域。公司已通过质量、安全、环保三体系认证,拥有年产4万吨一次性纸浆模塑餐具和6万吨植物纤维材料基地。其产品已广泛出口美国、欧洲、东南亚及澳洲等国家,并针对国内市场特性开发了各类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特瑞包装:软包装业务“入美”,强化本地化服务



在金晟环保宣布设厂之前,中国软包装制造商东莞市特瑞包装有限公司已率先一步,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军美国市场,成立其首家美国子公司,旨在更好地服务美国客户。此次收购对象是Fairview International的包装业务,交易已于2025年7月1日正式生效。特瑞包装将全面接管此前由Fairview International负责的所有软包装业务。Fairview International此前总部位于威斯康星州杰克逊市,服务于美国各地的客户。

资讯配图

特瑞包装的新美国总部将设在威斯康星州波特华盛顿市富兰克林街北211号209室。特瑞包装联合创始人表示,此次收购旨在“为全美50个州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本地化服务”。公司专注于塑料软包装解决方案,并已在中国为美国市场提供服务13年。通过在美国本土建立运营,特瑞包装期望提供更快速的响应时间和更紧密的客户支持,以满足软包装行业日益增长的本地化制造和分销需求。

为确保客户体验不受影响,此次交接保留了现有的客户关系和承诺。所有现有协议、条款和进行中的项目将在特瑞包装的管理下继续进行,不会中断。客户将继续与Fairview International原有的员工合作。Fairview International前负责人文斯·科克伦已于7月2日致信客户宣布此交接。

此次收购体现了特瑞包装扩大全球影响力、利用国际人才资源的战略。作为一家自称为“值得信赖、充满活力且值得信赖的塑料软包装供应商”,特瑞包装此举标志着其在美国市场的首次大规模扩张。公司计划在增加全球业务资源的同时,保持高服务标准。



中美关税大战背景下中国制造的“西进”策略



浙江金晟环保的设厂和特瑞包装的收购,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当前中美关系复杂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化战略调整的一个缩影。在两国贸易摩擦加剧,特别是高额关税可能对中国出口商品造成冲击的当下,将部分生产或服务环节前移至目标市场,成为不少中国企业的现实选择。

1. 规避关税壁垒: 最直接的动因是规避或降低中美关税大战带来的成本压力。通过在美国本土生产或提供服务,金晟环保和TedPack的产品将不再需要缴纳额外关税,从而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也能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2. 贴近市场,提升服务: 设厂和收购使企业能够更贴近美国客户,缩短交付周期,提供更快速、更本地化的响应和定制服务。这对于像包装、餐具这类对响应速度和客户支持要求较高的行业尤为重要。特瑞包装强调的“更快速响应时间和更紧密的客户支持”正是这一点的体现。

3. 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此次举动也反映了中国企业在重新思考并优化其全球供应链布局。过去过度依赖单一生产基地并出口的模式,在当前不确定性增加的环境下风险凸显。通过分散生产基地,企业可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提高供应链的韧性。

4. 提升品牌形象与市场信任: 在美国本土投资建厂或收购当地企业,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本地化形象和品牌信任度。这不仅仅是“中国制造”,更是“美国制造,中国投资”,有助于消除潜在的贸易壁垒和消费者疑虑。对于环保产品如可降解餐具,本地化生产也能更好地宣传其“绿色、本地化”的理念。

5. 利用当地资源与人才: 金晟环保利用北卡罗来纳州丰富的木材资源,特瑞包装保留Fairview International原有员工,都体现了企业对当地资源和人才的有效利用。这有助于企业更快融入当地市场,并借助本地经验和专业知识推动发展。

当然,“西进”策略也伴随着挑战。适应美国的法律法规、劳工政策、文化差异以及更高的运营成本,都将是中国企业需要面对的考验。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战略性布局,特别是投资于高科技含量或符合当地市场需求(如环保产品)的领域,不仅有助于应对当前的贸易挑战,更能帮助中国企业实现真正的全球化,从“产品出海”迈向“资本、技术和品牌出海”,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金晟环保和特瑞包装的案例,为其他有意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预示着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中国制造业将更加积极地寻求多元化发展路径,以更灵活、更深入的方式融入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