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数智指挥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07-24 17:55:00
1、项目概况
本项目将新建研发、生产、办公及配套场地,购置先进的研发及生产等设备,推动公司数智指挥系统升级建设项目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项目依托公司现有指挥通信系统和信息指挥系统的业务应用基础,围绕多领域信息化及协同化需求,以“信息+智能”为模型,打造数智化、立体化的指挥系统,推动产品在技术与应用场景上的全面升级。
项目拟开发和生产的两大核心产品分别为数智机场系统和智能信息指挥通信系统。数智机场系统主要应用于各机场综合指挥通信与管理领域,在现有系统基础上提升实时态势感知、自动化指挥控制及智能化辅助决策能力,通过构建机场群全域指挥通信平台、以人工智能驱动相关智慧系统、依托 5G 等技术搭建物联网平台,实现全域指挥、智能应用与信息感知的升级,升级后的系统还可延伸至低空通航等场景。
智能信息指挥通信系统突破有线无线通信
2、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1)顺应行业智能化发展需求,拓展指挥通信系统应用边界
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对全域指挥通信的多元化需求日益凸显。装备向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无人化深度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这对指挥系统的全域态势感知、多域协同指挥和智能决策能力提出了变革性挑战。
在此形势下,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提高指挥通信系统的全域协同调度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成为顺应行业需求、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式。因此,公司拟通过本项目以系统化创新构建多维度技术响应体系,驱动指挥通信产品智能化升级,拓展多领域全域应用新边界。
本项目拟生产数智机场系统,通过整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打造领先、安全、高效、协同、智能的信息系统,既满足特殊机构机场智能化指挥运行,也可延伸至低空通航、边海防智能指挥等场景,构建全域协同的指挥架构;拟生产智能信息指挥通信系统,通过融合多链路通信手段,依托认知计算实现复杂环境下通信链路自主切换,提供立体化、抗毁性通信保障,适配试验训练、装备后勤以及低空通航等领域的协同调度需求。
这些创新推动了指挥系统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跨越,通过技术迭代与场景延伸,将现有产品优势向更多领域拓展,形成多领域覆盖的生态布局,显著提升指挥通信产品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覆盖广度与深度。
2)构建专业化生产场地体系,满足公司新一代产品生产需求
在指挥通信系统智能化转型与多领域协同需求升级的背景下,本项目数智机场系统与智能信息指挥通信系统的生产制造对场地环境提出专业化要求。公司现有场地规模已难以满足批量化生产需求,新建专业化生产场地成为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举措。
新建生产场地以满足本项目产品生产特性为核心,重点构建专业化环境体系。一方面,针对数智机场系统与通信系统的精密电子部件集成需求,建设具备无尘净化、恒温恒湿控制的生产车间,确保硬件组装精度符合项目技术要求;另一方面,依据行业需要,建设电磁屏蔽区域并配置安全管控系统。
从制造层面来看,本项目场地通过专业化环境建设,有效保障项目产品的技术性能与质量稳定性,满足智能化指挥通信系统的生产要求,为拓展产品应用边界奠定硬件基础;生产布局能够适应项目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的批量生产需求,形成支撑项目实施的生产保障体系。
3)巩固在位优势,增强研发实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拓宽应用领域和场景,开辟新的盈利增长点
未来通过实施新一代智能调度系统建设项目和数智指挥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公司可依托现有电力、国防指挥调度通信系统应用基础上,逐步围绕下游应用领域向信息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的需求,迭代现有产品、开发新产品并拓展铁路、石油石化等新应用领域和场景,开辟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同时,通过实施调度指挥系统智能化核心技术研究项目,公司将提升技术创新的物理环境及研发设备,搭建人工智能行业创新实验室、通信研究实验室、媒体研究实验室,围绕语音交互调度智能体、低代码技术、终端通信、网络传输、音视频性能优化等方向开展研发,推动技术成果向智能调度、融合通信、数智机场、低空通航、人防等业务场景转化,提升产品的智能化、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推动公司长期稳健发展。
(2)可行性
1)宏观政策为指挥通信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指挥通信作为高效协同的信息传输与调度支撑,可广泛应用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国防等多个领域,其稳定运行直接保障各领域指令精准传达、多场景协同调度及战略意图有效贯彻,对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和促进指挥通信行业在多领域的融合发展。
在新兴领域发展方面,国务院《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两办《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提出“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要求扩大空域供给并实施精细化管理。这些政策为指挥通信在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明确导向和广阔空间,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在国家战略布局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部署实施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这一规划为指挥通信行业引入前沿技术、实现技术突破指明方向,推动行业向智能化、科技化升级,也为其在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产业融合与应用拓展方面,《“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强调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渗透,重点推动智能产品在国防科工等关键行业的场景化应用。该政策为指挥通信系统与先进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撑,助力行业打造更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这些宏观政策从战略规划、技术融合、新兴产业发展等多个维度,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不仅为指挥通信行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更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2)我国指挥通信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现阶段我国指挥通信系统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数字化技术使得指挥通信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各种信息,提高了信息传输和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网络化技术使得指挥通信系统能够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协作和联动,提高了指挥通信的整体效率和协同能力。在我国指挥通信技术日益成熟的推动下,指挥通信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根据思瀚数据显示,中国应急指挥通信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33.9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98.4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2.57%。2024 年中国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市场规模为 98.43 亿元,其中,公安消防领域市场规模为 75.68 亿元,占比 76.89%;人防及其他领域市场规模为22.75 亿元,占比 23.11%。
未来,随着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的加速发展,指挥通信系统的新兴应用需求将进一步释放,行业整体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为本项目的落地与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3)良好的技术基础为项目开展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公司自 1996 年起便开启了技术平台的革新之路,深耕指挥通信领域,历经3 代 5 次突破性技术变革,构建了从电话指挥、语音指挥到信息指挥的完整技术体系,成功实现了产品结构的“融合音视频指挥+对空指挥+指挥控制+信息调度”四位一体信息指挥平台的战略升级,形成了国防指挥控制系统、综合指挥通信系统、信息化融合指挥通信系统等指挥通信领域专业覆盖面最全的技术布局。
公司自主研发的指挥通信核心产品,集成软件定义通信(SDC)、全双工语音处理、多网融合互联等先进技术,具备“模块化、低功耗、小型化”等核心优势性能,满足多军兵种复杂环境下的指挥通信需求。同时,公司重视人才引进,组建了专业研发团队,为每一代系统的变革提供了强劲动力。
综上,公司优秀的研发团队和良好的技术基础为项目的落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3、项目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广哈通信和广有通信,其中,基建部分投资由广哈通信负责,总金额 11,401.84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10,741.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60.84 万元(不含联合试运转费 15.57 万元);其他投资由广有通信负责,总金额为 16,615.75 万元。实施地点为广州市。
4、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 36 个月。
5、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预计建设投资为 28,017.59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18,261.21 万元,研发费用 5,554.17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4,202.21 万元。
6、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IRR)为 14.70%,该项目投资效益良好。
7、项目涉及报批事项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本项目所涉及备案正在办理中,相关程序的办理不存在实质性障碍。
此为摘取部分,完整版根据发改投资规【2023】304号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要求,可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

- 点赞 (0)
-
分享
微信扫一扫
-
加入群聊
扫码加入群聊